自热法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98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在圆柱形炭毡预制体3的两端分别放置高纯石墨圆柱体2,并将它们一起夹持在热梯度CVI炉的两电极1之间,通电加热裂解天然气,经100~360小时沉积,可得密度达1.85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采用热梯度工艺,致密化时间短。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制备出不同尺寸大小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确切地说是利用自热法热梯度CVI工艺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
技术介绍
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是优异的热结构——功能一体化先进复合材料,它综合了炭材料的高温性能和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炭/炭复合材料是目前唯一可以用于2800℃高温的复合材料。并且高温下仍能保持其室温时的强度,甚至还有所提高。近年来炭/炭复合材料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把炭/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列入国防关键技术计划。然而,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所以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研究用快速致密化工艺来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其中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TCVI)工艺是对传统等温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改进,其制备周期为等温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1/4~1/5,但目前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TCVI)工艺还局限于制备环形件和筒形件,而且制件的密度只有1.75g/cm3。对于制备实心的圆柱体零件,现有技术则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能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并可根据需要制备出不同尺寸大小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1)首先用高纯石墨加工直径为30~40mm,高为40~50mm的石墨圆柱体2;2)将直径为60mm~180mm,高为100mm~800mm的炭毡预制体3经1800℃~2000℃高温处理1~2小时;3)将由方法1)加工出的两个石墨圆柱体2分别置于炭毡预制体3的两端中心处,在石墨圆柱体2外包裹厚15~70mm,高40~50mm的石棉布,并将石墨圆柱体2与炭毡预制体3一起夹持在热梯度CVI炉的两电极1之间;4)在炭毡预制体的侧壁沿径向挖一个直径为10mm,深30mm~90mm的圆孔,用来放置热电偶。5)将热梯度CVI炉抽真空,通入天然气,流量控制在2~3m3/hr,炉内压强0.13MPa,炭毡预制体3中心的温度应在4~5小时内由室温升至900~1000℃,以径向0.25~0.30mm/hr的沉积速度沉积100~360小时,当炭毡预制体3的表面温度达到1050~1100℃时,停止升温,并以200~250℃/hr的速度将炭毡预制体3表面温度降至150~200℃,切断电源,关闭天然气,随炉冷却到室温。所述的方法中不使用发热体,依靠炭毡预制体3的炭纤维直接导电产生的焦耳热,裂解天然气,在炭毡预制体3上沉积热解炭。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使用发热体,依靠炭毡预制体中炭纤维本身具有导电性的特点,利用热梯度CVI工艺,就可制备出不同尺寸大小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所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的密度达1.85g/cm3,比现有技术的密度1.75g/cm3提高。采用热梯度工艺,致密化时间短。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制备工艺原理示意图1电极 2石墨圆柱体 3炭毡预制体 4石棉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附图。首先用高纯石墨加工直径40mm,高50mm的石墨圆柱体2两件;将直径为180mm,高为800mm的炭毡预制体3经2000℃高温下处理2小时;将石墨圆柱体2分别置于炭毡预制体3的两端中心处,并将它们一起夹持在热梯度CVI炉的两电极1之间;为了克服边缘效应,在两个石墨圆柱体2外包裹厚70mm,高50mm的石棉布4,使夹持在电极间的炭毡预制体3温度均匀;在炭毡预制体3的侧壁沿径向挖一个直径10mm,深90mm的圆孔,用来放置热电偶;将热梯度CVI炉的炉门关好,抽真空,在确保炉体及管道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通入天然气,流量为2m3/hr,炉内压强0.13MPa,炭毡预制体3中心的温度应在5小时内由室温升至900℃,然后沿径向以0.25mm/hr的沉积速度沉积360小时,当炭毡预制体3的表面温度达到1100℃时,停止升温,并以200℃/hr的速度将炭毡预制体3的表面温度降至200℃,切断电源,关闭天然气,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Φ180mm×800mm,密度达1.85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实施例2首先用高纯石墨加工直径30mm,高40mm的石墨圆柱体2两件;将直径为60mm,高为200mm的炭毡预制体3经1800℃高温下处理1小时;将石墨圆柱体2分别置于炭毡预制体3的两端中心处,并将它们一起夹持在热梯度CVI炉的两电极1之间;为了克服边缘效应,在两个石墨圆柱体2外包裹厚15mm,高40mm的石棉布4,使夹持在电极间的炭毡预制体3温度均匀;在炭毡预制体3的侧壁沿径向挖一个直径10mm,深30mm的圆孔,用来放置热电偶;将热梯度CVI炉的炉门关好,抽真空,在确保炉体及管道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通入天然气,流量为3m3/hr,炉内压强0.13MPa,炭毡预制体3中心的温度应在4小时内由室温升至1000℃,然后沿径向以0.30mm/hr的沉积速度沉积100小时,当炭毡预制体3的表面温度达到1050℃时,停止升温,并以250℃/hr的速度将炭毡预制体3的表面温度降至150℃,切断电源,关闭天然气,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得Φ60mm×200mm,密度达1.85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权利要求1.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1)首先用高纯石墨加工直径为30~40mm,高为40~50mm的石墨圆柱体2;2)将直径为60mm~180mm,高为100mm~800mm的炭毡预制体3经1800℃~2000℃高温处理1~2小时;3)将由方法1)加工出的两个石墨圆柱体2分别置于炭毡预制体3的两端中心处,在石墨圆柱体2外包裹厚15~70mm,高40~50mm的石棉布,并将石墨圆柱体2与炭毡预制体3一起夹持在热梯度CVI炉的两电极1之间;4)在炭毡预制体的侧壁沿径向挖一个直径为10mm,深30mm~90mm的圆孔,用来放置热电偶。5)将热梯度CVI炉抽真空,通入天然气,流量控制在2~3m3/hr,炉内压强0.13MPa,炭毡预制体3中心的温度应在4~5小时内由室温升至900~1000℃,以径向0.25~0.30mm/hr的沉积速度沉积100~360小时,当炭毡预制体3的表面温度达到1050~1100℃时,停止升温,并以200~250℃/hr的速度将炭毡预制体3表面温度降至150~200℃,切断电源,关闭天然气,随炉冷却到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中不使用发热体,依靠炭毡预制体3的炭纤维直接导电产生的焦耳热,裂解天然气,在炭毡预制体3上沉积热解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在圆柱形炭毡预制体3的两端分别放置高纯石墨圆柱体2,并将它们一起夹持在热梯度CVI炉的两电极1之间,通电加热裂解天然气,经100~360小时沉积,可得密度达1.85g/cm文档编号C04B35/83GK1583673SQ20041002616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克智, 赵建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实心圆柱体制件,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1)首先用高纯石墨加工直径为30~40mm,高为40~50mm的石墨圆柱体2;    2)将直径为60mm~180mm,高为100mm~800mm的炭毡预制体3经1800℃~2000℃高温处理1~2小时;    3)将由方法1)加工出的两个石墨圆柱体2分别置于炭毡预制体3的两端中心处,在石墨圆柱体2外包裹厚15~70mm,高40~50mm的石棉布,并将石墨圆柱体2与炭毡预制体3一起夹持在热梯度CVI炉的两电极1之间;    4)在炭毡预制体的侧壁沿径向挖一个直径为10mm,深30mm~90mm的圆孔,用来放置热电偶。    5)将热梯度CVI炉抽真空,通入天然气,流量控制在2~3m↑[3]/hr,炉内压强0.13MPa,炭毡预制体3中心的温度应在4~5小时内由室温升至900~1000℃,以径向0.25~0.30mm/hr的沉积速度沉积100~360小时,当炭毡预制体3的表面温度达到1050~1100℃时,停止升温,并以200~250℃/hr的速度将炭毡预制体3表面温度降至150~200℃,切断电源,关闭天然气,随炉冷却到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智赵建国李贺军张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