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72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盖、支撑杆和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安装在罐体的内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棒、清洗桨和电机,清洗棒的上部安装有电机,清洗棒的内部设有进气通道和进水通道;清洗桨分为第一清洗桨和第二清洗桨,第一清洗桨与清洗棒内的进气通道连通,第二清洗桨与清洗棒内的进水通道连通;第一清洗桨上开有曝气孔,第二清洗桨上开有出水孔;进气通道和进水通道内还设有止逆气阀,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出液口,排污口位于发酵罐底部的正下方,出液口位于排污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清洗装置采用多角度喷水,有效清洗发酵罐内部的边边角角,简化发酵罐内部的结构,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
本技术属于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
技术介绍
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3至数百m3。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发酵罐是微生物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微生物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生长、新陈代谢并且最终产生发酵产物。在发酵生产过程中,对于溶氧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的发酵罐,溶氧搅拌功率是主要的能耗指标。目前提高溶氧的主要途径有三个:一个是增加通气量,这样会提高空气压缩机的能耗;二是提高搅拌转速,这样往往能耗很高;三是根据亨利定律提高罐压,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溶氧,且使能耗降低。但是过高的罐压会影响微生物发酵,并使空气的压力上升,空气增压机能耗增加。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发酵罐由于体积较大,还存在清洗不方便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发酵罐溶氧量增加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酵罐内的采用的搅拌形式主为机械搅拌,但机械搅拌存在设备简单,安装形式较多,功能单一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发酵过程中必须有冷却装置来控制罐体内的温度,但现有冷却装置在菌种在发酵过程中存在无法灵活控温的问题,冷却效果不灵活、不彻底且不均匀的问题,无法高效控制发酵罐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在清洗桨上开设了曝气孔和出水孔,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发酵罐溶氧量,还可以采用多角度喷水,有效清洗发酵罐内部的边边角角,非常方便,简化了发酵罐内部的结构,简单易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盖、支撑杆和清洗装置,罐体盖安装在罐体的上部,支撑杆安装在罐体的下部,清洗装置安装在罐体的内部,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棒、清洗桨和电机,所述清洗棒的上部安装有电机,清洗棒的内部设有进气通道和进水通道;所述清洗桨分为第一清洗桨和第二清洗桨,所述第一清洗桨安装在清洗棒上并与清洗棒内的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清洗桨安装在清洗棒上并与清洗棒内的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清洗桨上开有曝气孔,所述第二清洗桨上开有出水孔;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口端内还设有止逆气阀,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口端内还设有止逆水阀,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1-2cm,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0.3-1.6mm;所述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出液口,所述排污口位于发酵罐底部的正下方,所述出液口位于排污口的上方,所述出液口和排污口之间的高度差为发酵罐罐体总高度的1/9-1/11。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在清洗桨上增加曝气孔,在清洗桨的搅拌过程中,不断曝气,有效提高发酵罐内溶氧量和发酵液内氧含量的均匀程度,有效提高芽孢杆菌(枯草、地衣、解淀粉、胶冻)和酵母菌等好氧菌的发酵效果。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在清洗桨上增加出水孔,在发酵结束后,清洗发酵罐时,在清洗桨的搅拌作用下,不断通水,清洗桨的出水孔从各个角度不断喷水,可以有效清洗发酵罐内部的边边角角,提高清洗效果。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与电机相连,还可以作为搅拌装置使用,在清洗的时候,在搅拌作用下,清洗阀上的出水孔从各个角度不断旋转出水,可以非常有效地清洗发酵罐;同时,在发酵过程中,该清洗装置还可以作为搅拌器用,一棒多用,非常方便。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出液口,其中,排污口位于最底部,方便培养基等固体物质沉积在发酵罐最底部,并从最底部排出,同时,在高出排污口一部分的地方的设置出液口,由于此时,培养基等沉积在下部,上部主要是发酵清液,此时从出液口排出更有力于下下一步的过滤等操作,非常的方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清洗桨的整体形状为扇形环,扇形环内设有与清洗棒垂直的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和扇形环的弧边上开有曝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清洗桨的整体形状为扇形环,扇形环内设有与清洗棒垂直的第二横管;所述扇形环的弧边和半径边上开有出水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横管的一端与清洗棒连通,另一端与扇形环的弧边连通,所述第一横管靠近扇形环的弧边的一端开有曝气孔,所述扇形环的弧边的外侧(即远离清洗棒的一侧)开有曝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横管的一端与清洗棒连通,另一端与扇形环的弧边连通,第二清洗桨的扇形环的弧边和半径边的外侧(即远离清洗棒的一侧)均开有出水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横管开有曝气孔的长度占第一横管总长的1/3-1/4。选择第一横管开有曝气孔的合适长度,既能提高曝气效果,也能保证第一横管的强度。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对应的清洗棒的底部部分也开有曝气孔,所述进水通道对应的清洗棒的底部部分也开有出水孔。清洗棒的底部部分分别开有曝气孔和出水孔可以进一步加强溶氧效果和发酵罐清洗效果。优选的,所述止逆气阀包括第一止逆瓣膜、第一承载台和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止逆瓣膜的形状为圆片状,其倾斜安装在进气通道内,其中第一承载台和第一固定台分别固定在进气通道内且位于止逆瓣膜的两侧,所述第一承载台包括第一上承载台和第一下承载台,其中,第一上承载台和第一下承载台之间具有孔隙,第一上承载台固定在第一止逆瓣膜的上侧,第一下承载台固定在第一止逆瓣膜的下侧。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与进气通道的进气装置向进气通道通入气体,在气压作用下,止逆气阀打开,气体通过清洗棒并从曝气孔排出;反正,若进气通道的压力降低,止逆气阀会自动关闭,发酵液进入清洗棒内时受到止逆气阀的阻止,无法进入进气装置内。优选的,所述止逆水阀包括第二止逆瓣膜、第二承载台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止逆瓣膜的形状为圆片状,其倾斜安装在进气通道内,其中第二承载台和第二固定台分别固定在进气通道内且位于止逆瓣膜的两侧,所述第二承载台包括第二上承载台和第二下承载台,其中,第二上承载台和第二下承载台之间具有孔隙,第二上承载台固定在第二止逆瓣膜的上侧,第二下承载台固定在第二止逆瓣膜的下侧;所述止逆瓣膜的材料为橡胶材料。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与进水通道的进水装置向进水通道通入气体,在水压作用下,止逆水阀打开,气体通过清洗棒并从出水孔排出;反正,若进水通道的压力降低,止逆水阀会自动关闭,发酵液进入清洗棒内时受到止逆水阀的阻止,无法进入进水装置内。优选的,所述止逆气阀和止逆水阀的倾斜安装方向相反。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止逆气阀和止逆水阀可以有效防止发酵液通过清洗棒进入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装置或通过清洗棒进入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装置内;有效保证气源和水源的清洁。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在清洗桨上增加曝气孔,在清洗桨的搅拌过程中,不断曝气,有效提高发酵罐内溶氧量和发酵液内氧含量的均匀程度,有效提高芽孢杆菌(枯草、地衣、解淀粉、胶冻)和酵母菌等好氧菌的发酵效果。本技术的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内的清洗装置,在清洗桨上增加出水孔,在发酵结束后,清洗发酵罐时,在清洗桨的搅拌作用下,不断通水,清洗桨的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其特征是: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盖、支撑杆和清洗装置,罐体盖安装在罐体的上部,支撑杆安装在罐体的下部,清洗装置安装在罐体的内部,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棒、清洗桨和电机,所述清洗棒的上部安装有电机,清洗棒的内部设有进气通道和进水通道;所述清洗桨分为第一清洗桨和第二清洗桨,所述第一清洗桨安装在清洗棒上并与清洗棒内的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清洗桨安装在清洗棒上并与清洗棒内的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清洗桨上开有曝气孔,所述第二清洗桨上开有出水孔;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口端内还设有止逆气阀,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口端内还设有止逆水阀,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1‑2cm,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0.3‑1.6mm;所述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出液口,所述排污口位于发酵罐底部的正下方,所述出液口位于排污口的上方,所述出液口和排污口之间的高度差为发酵罐罐体总高度的1/9‑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其特征是: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盖、支撑杆和清洗装置,罐体盖安装在罐体的上部,支撑杆安装在罐体的下部,清洗装置安装在罐体的内部,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棒、清洗桨和电机,所述清洗棒的上部安装有电机,清洗棒的内部设有进气通道和进水通道;所述清洗桨分为第一清洗桨和第二清洗桨,所述第一清洗桨安装在清洗棒上并与清洗棒内的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清洗桨安装在清洗棒上并与清洗棒内的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清洗桨上开有曝气孔,所述第二清洗桨上开有出水孔;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口端内还设有止逆气阀,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口端内还设有止逆水阀,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1-2cm,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0.3-1.6mm;所述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出液口,所述排污口位于发酵罐底部的正下方,所述出液口位于排污口的上方,所述出液口和排污口之间的高度差为发酵罐罐体总高度的1/9-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桨的整体形状为扇形环,扇形环内设有与清洗棒垂直的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和扇形环的弧边上开有曝气孔,所述排污口上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出液口上也安装有控制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洗桨的整体形状为扇形环,扇形环内设有与清洗棒垂直的第二横管;所述扇形环的弧边和半径边上开有出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微生物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一端与清洗棒连通,另一端与扇形环的弧边连通,所述第一横管靠近扇形环的弧边的一端开有曝气孔,所述扇形环的弧边的外侧开有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钢勇顾欣燕刘亚利陈洪希田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坤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