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6641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第一原材料和第二原材料,加工所述第一原材料成LOGO部件,加工所述第二原材料成具有槽孔的LOGO载体,所述槽孔与所述LOGO部件适配;步骤S2、将所述LOGO部件组装至所述LOGO载体上的槽孔内形成第一组装体;步骤S3、CNC加工所述第一组装体的端面成弧面;步骤S4、顶出所述第一组装体上的LOGO部件,使LOGO部件凸出于所述弧面;步骤S5、切割所述第一组装体,得到LOGO成品件。上述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可制造出LOGO部件表面及所述LOGO载体表面形成多层次一致的立体弧面的LOGO,且制造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LOGO制作
,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无不在飞速的发展壮大,并且在不断的推行着自己的产品,特别是自己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通过LOGO可以让消费者记住产品主体和品牌文化。大量的平面式LOGO给人带来一定的审美疲劳,为使品牌产品LOGO具有高档大气的立体感效果,立体弧面式LOGO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且难以将LOGO部件表面及LOGO载体表面加工成多层次一致的立体弧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且难以将LOGO部件表面及LOGO载体表面加工成多层次一致的立体弧面的问题,提供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第一原材料和第二原材料,加工所述第一原材料成LOGO部件,加工所述第二原材料成具有槽孔的LOGO载体,所述槽孔与所述LOGO部件适配;步骤S2、将所述LOGO部件组装至所述LOGO载体上的槽孔内形成第一组装体;步骤S3、CNC加工所述第一组装体的端面成弧面;步骤S4、顶出所述第一组装体上的LOGO部件,使LOGO部件凸出于所述弧面;步骤S5、切割所述第一组装体,得到LOGO成品件。上述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通过分开加工LOGO部件和LOGO载体,加工LOGO部件和LOGO载体组装在一起后的端面成弧面,然后将LOGO部件顶出使LOGO部件凸出弧面,切割后即可得到LOGO部件表面及所述LOGO载体表面形成多层次一致的立体弧面的LOGO,且该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OGO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槽孔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槽孔分别与所述LOGO部件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OGO成品件上的多个所述LOGO部件所隔间距极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OGO成品件上的LOGO部件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值为0.2mm-0.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还包括:在所述LOGO载体上的槽孔端部加工成圆孔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组装体进行打磨的步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第一组装体进行打磨的步骤包括:对所述弧面进行磨光;检测弧面的光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原材料在切割机上通过线割方式加工成LOGO部件;所述第二原材料在切割机上通过线割方式加工成具有槽孔的LOGO载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之前还包括:对所述LOGO部件与所述LOGO载体之间进行加固连接步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原材料和所述第二原材料均为金属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第一原材料10,第二原材料20,LOGO部件30,槽孔40,LOGO载体50,第一组装体60,弧面61,成品件7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请参考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第一原材料10和第二原材料20,加工第一原材料10成LOGO部件30,加工第二原材料20成具有槽孔40的LOGO载体50,槽孔40与LOGO部件30适配。第一原材料10和第二原材料20均为金属材料,具体地,第一原材料10和第二原材料20可以为铝、合金钢及铁等。在切割机上通过线割方式加工第一原材料10成LOGO部件30,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LOGO部件的精度。同样,在切割机上通过线割方式加工第二原材料20成具有槽孔40的LOGO载体50,可加工出各种适配LOGO部件30形状的槽孔40;LOGO部件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槽孔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槽孔40分别与LOGO部件30适配;在本实施例中,LOGO部件30的数量为两个,槽孔40的数量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还包括加工LOGO载体50上的槽孔40端部成圆孔状的步骤,该步骤有利于在将LOGO部件30组装在LOGO载体50时,减轻对LOGO部件30尖角部位的损伤。步骤S2、将LOGO部件30组装至LOGO载体50上的槽孔40内形成第一组装体60;步骤S2通过自动化工序进行组装,具体地,通过机器人对LOGO部件30和LOGO载体50进行自动化组装,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且LOGO部件30远离加工端的一端延伸出LOGO载体50,便于步骤S4的进行,即便于顶出经过弧面加工后的LOGO部件30;步骤S3、CNC加工第一组装体60的端面成弧面61;步骤S3还包括:磨削第一组装体60成所需尺寸大小的步骤。步骤S4、顶出第一组装体60上的LOGO部件30,使LOGO部件30凸出于弧面61,从而使LOGO部件30表面及LOGO载体50表面形成多层次一致的立体弧面;在步骤S3之后和步骤S4之前还包括:打磨第一组装体60的步骤,打磨第一组装体60的步骤包括对弧面61进行磨光及检测弧面61的光泽度,对弧面61进行磨光有利于提高弧面61的高亮、磨砂及哑光等效果。步骤S5、切割第一组装体60,得到LOGO成品件70。在步骤S4之后和步骤S5之前还包括:加固LOGO部件30与LOGO载体50之间连接的步骤;具体地,通过焊接方式加固LOGO部件30与LOGO载体50之间连接。LOGO成品件70上的多个LOGO部件30所隔间距极小,具体地,LOGO成品件70上的LOGO部件30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值为0.2mm-0.5mm,进一步地,成品件70上的LOGO部件30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值为0.2mm。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通过分开加工LOGO部件和LOGO载体,加工LOGO部件和LOGO载体组装在一起后的端面成弧面,然后将LOGO部件顶出使LOGO部件凸出弧面,切割后即可得到LOGO部件表面及所述LOGO载体表面形成多层次一致的立体弧面的LOGO,且该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提供第一原材料和第二原材料,加工所述第一原材料成LOGO部件,加工所述第二原材料成具有槽孔的LOGO载体,所述槽孔与所述LOGO部件适配;步骤S2、将所述LOGO部件组装至所述LOGO载体上的槽孔内形成第一组装体;步骤S3、CNC加工所述第一组装体的端面成弧面;步骤S4、顶出所述第一组装体上的LOGO部件,使LOGO部件凸出于所述弧面;步骤S5、切割所述第一组装体,得到LOGO成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提供第一原材料和第二原材料,加工所述第一原材料成LOGO部件,加工所述第二原材料成具有槽孔的LOGO载体,所述槽孔与所述LOGO部件适配;步骤S2、将所述LOGO部件组装至所述LOGO载体上的槽孔内形成第一组装体;步骤S3、CNC加工所述第一组装体的端面成弧面;步骤S4、顶出所述第一组装体上的LOGO部件,使LOGO部件凸出于所述弧面;步骤S5、切割所述第一组装体,得到LOGO成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OGO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槽孔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槽孔分别与所述LOGO部件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加工所述LOGO载体上的槽孔端部成圆孔状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OGO成品件上的LOGO部件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值为0.2mm-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春伍新城凤海涛周华蒋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