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装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5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装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本转向结构设置安装在直段输送带和拐向输送带的交汇处,所述转向结构由台面、滚珠、盛放滚珠的盅和支座构成,所述台面上呈排分别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座,所述每个支座的中间是一个仅有上部开口的能盛放滚珠的盅,每个支座的两端面通过螺钉与工作台面紧固。所述盛放滚珠的盅里的滚珠二者之间是间隙配合并能自由转动。所述支座中间宽,以盛放滚珠的盅的圆底面积为准对称向两侧延伸并逐渐收缩端面构成圆弧状。本技术方案在输送带的拐弯处安装有转向结构,电机由输送带输送至下一节带面上不费力,轻松一人便能完成,不仅减少了劳动成本,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装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特别适用于电机装配好后输送时使用。
技术介绍
现有电机通过工作台装配好后通过流水线输送到下游,由于空间有限,流水线中间需要拐向才能完成输送,由于电机重量重,在拐向时必须由两人才能挪位到下一节的流水线上,其缺点是,一是浪费人力,不安全,二是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省力,用工减半,降低成本的电机装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其特征在于:本转向结构设置安装在直段输送带和拐向输送带的交汇处,所述转向结构由台面、滚珠、盛放滚珠的盅和支座构成,所述台面上呈排分别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座,所述每个支座的中间是一个仅有上部开口的能盛放滚珠的盅,每个支座的两端面通过螺钉与工作台面紧固。所述盛放滚珠的盅里的滚珠二者之间是间隙配合并能自由转动。所述支座中间宽,以盛放滚珠的盅的圆底面积为准对称向两侧延伸并逐渐收缩端面构成圆弧状。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在输送带的拐弯处安装有转向结构,电机由输送带输送至下一节带面上不费力,轻松一人便能完成,不仅减少了劳动成本,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面说明:1、直段流水线,2、拐向流水线,3、转向结构,4、台面,5、滚珠,6、盛放滚珠的盅,7、支座,8、端面,9、螺钉。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本转向结构设置安装在直段流水线1和拐向流水线2的交汇处,所述转向结构3由台面4、滚珠5、盛放滚珠的盅6和支座7构成,所述台面上呈排分别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座7,所述每个支座的中间是一个仅有上部开口的能盛放滚珠的盅6,每个支座的两端面通过螺钉9与工作台面紧固,所述盛放滚珠的盅里的滚珠二者之间是间隙配合能自由转动。所述支座7中间宽,以盛放滚珠的盅圆底面积为准对称向两侧延伸并逐渐收缩端面构成圆弧状,所述两端面8的圆弧状上用螺钉施压紧固在工作台面上,这种支座形状构造的设计,优点是节约材料,减小支座面积,从而能在工作台面上固定的支座数量多,支座数量多故承载电机面积增大,电机组装好从上游流水线输送到转向机构后,不用担心承载面积不够而影响电机的过渡转向,这种大面积的转向结构能更好的减轻电机的摩擦,滚珠的转动能轻松将电机转向,只要一人就能将电机转向到拐向流水线上,既轻松又不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装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

【技术保护点】
电机装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本转向结构设置安装在直段输送带和拐向输送带的交汇处,所述转向结构由台面、滚珠、盛放滚珠的盅和支座构成,所述台面上呈排分别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座,所述每个支座的中间是一个仅有上部开口的能盛放滚珠的盅,每个支座的两端面通过螺钉与工作台面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装配流水线上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本转向结构设置安装在直段输送带和拐向输送带的交汇处,所述转向结构由台面、滚珠、盛放滚珠的盅和支座构成,所述台面上呈排分别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座,所述每个支座的中间是一个仅有上部开口的能盛放滚珠的盅,每个支座的两端面通过螺钉与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久魁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通用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