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中转流水线、电芯中转系统、电芯OCV测试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4139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电芯中转系统、电芯OCV测试设备。其中,电芯中转流水线包括:第一中转流水线、第二中转流水线、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中转流水线流动,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中转流水线流动,第一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与第二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相互平行,第一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一治具,第二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二治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通过设置第一中转流水线、第二中转流水线、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芯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电芯进行运输,进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机械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中转流水线、电芯中转系统、电芯OCV测试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机械自动化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电芯中转系统、电芯OCV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机械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渐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因此,电池生产制造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的“智造”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电芯进行OCV测试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流水线的形式,实现将电芯由一个工位运输至另一个工位,进行对应工艺的加工制造。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型号的电芯,而不同型号的电芯其尺寸大小不一。因此,如何设计一套可以兼容不同型号电芯的电芯中转流水线,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芯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电芯进行运输,进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这是企业的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电芯中转系统、电芯OCV测试设备,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芯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电芯进行运输,进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机械自动化水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包括:第一中转流水线、第二中转流水线、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流动,所述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流动,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一治具,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二治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中转流水线还包括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及所述第二感应器相互间可调节距离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器固定设于第一中转流水线及第二中转流水线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感应器活动设于第一中转流水线及第二中转流水线的一侧。一种电芯中转系统,包括上述的电芯中转流水线,还包括电芯移送机构。一种电芯OCV测试设备,包括上述的电芯中转系统,还包括电芯OCV测试系统,所述电芯OCV测试系统用于对电芯的电压进行测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通过设置第一中转流水线、第二中转流水线、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特别是设置了第一中转流水线和第二中转流水线,可以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芯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电芯进行运输,进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机械自动化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芯OCV测试设备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芯OCV测试设备的电芯上料系统的结构图;图3为图2所示的电芯上料系统的局部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芯OCV测试设备的电芯调整定位系统的结构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芯OCV测试设备的电芯中转系统的结构图;图6为图5所示的电芯中转系统的局部图;图7为图1所示的电芯OCV测试设备的电芯极耳整形系统的结构图;图8为图1所示的电芯OCV测试设备的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的结构图;图9为图1所示的电芯OCV测试设备的工件厚度检测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电芯OCV测试设备10,用于对电芯进行OCV测试,包括:电芯上料系统1000、电芯调整定位系统2000、电芯中转系统3000、电芯极耳整形系统4000、电芯扫码系统5000、电芯OCV测试系统6000、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7000、工件厚度检测系统8000、电芯分档收料系统9000。电芯依次经过电芯上料系统1000、电芯调整定位系统2000、电芯极耳整形系统4000、电芯扫码系统5000、电芯OCV测试系统6000、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7000、工件厚度检测系统8000、电芯分档收料系统9000,电芯中转系统3000用于对电芯调整定位系统2000中的电芯进行转移,并依次经过电芯极耳整形系统4000、电芯扫码系统5000、电芯OCV测试系统6000、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7000、工件厚度检测系统8000。电芯上料系统1000用于将待测试的电芯上料于电芯调整定位系统2000中;电芯调整定位系统2000用于对待测试的电芯进行调整定位,保证电芯的一致性,提高后续测试工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电芯中转系统3000用于对电芯调整定位系统2000中的电芯进行转移,并依次经过电芯极耳整形系统4000、电芯扫码系统5000、电芯OCV测试系统6000、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7000、工件厚度检测系统8000,进行相应工序的加工;电芯极耳整形系统4000用于对待测试的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形,将极耳捋平整,保证后续测试工位的可靠性;电芯扫码系统5000用于对电芯表面的条码进行扫描,记录当前电芯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控制中心;电芯OCV测试系统6000用于对电芯的电压进行测试;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7000用于对电芯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工件厚度检测系统8000用于对电芯的厚度进行检测;电芯分档收料系统9000用于对完成相关测试的电芯进行分类式收料。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芯OCV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芯上料系统将电芯上料于电芯调整定位系统中;电芯调整定位系统对电芯进行调整定位;电芯中转系统对电芯调整定位系统中的电芯进行转移,并依次经过电芯极耳整形系统、电芯扫码系统、电芯OCV测试系统、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工件厚度检测系统;电芯极耳整形系统对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形,将极耳捋平整;电芯扫码系统对电芯表面的条码进行扫描,记录当前电芯的信息;电芯OCV测试系统对电芯的电压进行测试;电芯外形尺寸检测系统对电芯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工件厚度检测系统对电芯的厚度进行检测;电芯分档收料系统对完成测试的电芯进行分类式收料。如图2及图3所示,下面,对电芯上料系统10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电芯上料系统1000包括:电芯料盘移送机械手1100、储料装置1200;电芯料盘移送机械手1100包括:电芯料盘移送抓手1110及驱动电芯料盘移送抓手1110运动的电芯料盘移送模块1120;电芯料盘移送抓手1110包括:电芯料盘移送基座1111、设于电芯料盘移送基座1111上的电芯移送吸嘴1112、设于电芯料盘移送基座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芯中转流水线、电芯中转系统、电芯OCV测试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转流水线、第二中转流水线、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流动,所述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流动,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一治具,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二治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中转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转流水线、第二中转流水线、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流动,所述第二流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流动,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的流动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一治具,所述第二中转流水线上设有第二治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中转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中转流水线还包括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及所述第二感应器相互间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国黄皓李斌王世峰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