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双层储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497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SF双层储油罐,包括内罐体、外罐体、罐体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夹层设置在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罐体夹层中间设置渗漏感应器,渗漏感应器设置在内罐体下方的罐体夹层中;所述储油罐内设有渗漏感应管,渗漏感应管穿过内罐体连接到渗漏感应器上,渗漏感应管上端伸出外罐体,渗漏感应管上端安装油气浓度报警器和检测阀;所述内罐体下方的设有渗漏检测增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渗漏感应管和渗漏感应器,可实现24小时监控油罐泄漏,油罐寿命大大提高,真正做到了安全环保,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经济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F双层储油罐
本技术涉及水锤吸纳器的
,特别是SF双层储油罐的

技术介绍
储油罐是储存油品的容器,它是油库的主要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石油的易燃易爆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双层油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单层储油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避免土壤以及水气对罐体的腐蚀作用。单层储油罐长期在地下埋设,在该环境中其使用寿命是极其有限的。使用过程中又有着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我们并不能准确得知罐体将会发生泄漏的具体时机。对单层罐体的定期维修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使得罐的后期投入加大。放任罐体被腐蚀也同样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如果一旦内层有油罐出现泄漏,由于填充物的阻碍,人眼不易观察,储油罐的安全性将会变得很差。SF双层油罐全称钢制强化塑料制双层油罐,双层结构,内有0.1mm的空隙,外层FRP玻璃钢保证了泄漏物不会直接渗漏污染土壤和水源。外层FRP玻璃钢不会与地下水、汽油、柴油等物质产生电解腐蚀现象。加油站的地下多配备双层储油罐,用于存放燃油,油罐内安装有泄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内层油罐的油泄漏。专利号为CN201020686208.0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双层玻璃钢制储油罐。其主要结构由玻璃钢外壳、微小间隙层、玻璃钢内壳、泄漏检测管口、泄漏检测管、泄漏检测仪、加强圈组成。其微小间隙层的夹层结构较小,液体流通性差,并且泄漏检测响应速度慢,在油罐发生泄漏事故时无法及时报警。现有的SF储油罐存在以下缺点,对泄露情况的检测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安装比较困难,不便于施工及人员后期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SF双层储油罐,利用渗漏感应管和渗漏感应器,可实现24小时监控油罐泄漏,油罐寿命大大提高,真正做到了安全环保,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经济适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SF双层储油罐,包括内罐体、外罐体、罐体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夹层设置在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罐体夹层中间设置渗漏感应器,渗漏感应器设置在内罐体下方的罐体夹层中;所述储油罐内设有渗漏感应管,渗漏感应管穿过内罐体连接到渗漏感应器上,渗漏感应管上端伸出外罐体,渗漏感应管上端安装油气浓度报警器和检测阀;所述内罐体下方的设有渗漏检测增强板。作为优选,所述渗漏检测增强板位于内罐体下方的罐体夹层中,渗漏检测增强板覆盖整个内罐体底部。作为优选,所述渗漏感应器位于渗漏检测增强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内罐体内设有多个舱室。作为优选,所述内罐体的外表面为纵向的槽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内罐体外侧5cm~10cm处设有外罐体。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夹层设置进口PE制的覆盖膜,PE覆盖膜厚度控制在0.1mm~0.5mm。作为优选,所述内罐体材质为碳钢,内罐体厚度为0.6~2cm;外罐体材质为玻璃钢,外罐体厚度为0.4~1cm。作为优选,所述外罐体顶部设有人孔,外罐体顶部还对称设有吊耳。作为优选,所述外罐体的外侧缠绕布置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渗漏感应管和渗漏感应器,可实现24小时监控油罐泄漏,确保泄漏油液及时被渗漏感应器检测到并及时报警,油罐寿命大大提高,真正做到了安全环保。2、解决了设置双层碳钢材质油罐,外罐体材质为玻璃钢,可以有效延长储油罐的使用寿命,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经济适用。3、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简单,且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稳定;节省安装时间,人工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良好。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SF双层储油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罐体;2-外罐体;3-罐体夹层;4-渗漏感应管;5-油气浓度报警器;6-检测阀;7-人孔;8-吊耳;9-渗漏感应器;10-渗漏检测增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本技术,包括内罐体1、外罐体2、罐体夹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夹层3设置在内罐体1与外罐体2之间,罐体夹层3中间设置渗漏感应器9,渗漏感应器9设置在内罐体1下方的罐体夹层3中;所述储油罐内设有渗漏感应管4,渗漏感应管4穿过内罐体1连接到渗漏感应器9上,渗漏感应管4上端伸出外罐体2,渗漏感应管4上端安装油气浓度报警器5和检测阀6。所述内罐体1的外表面为纵向的槽结构。这样如果是内罐体1上部、中部的燃油泄露,就能很快沿着纵向的槽结构流到内罐体1底部,就能够及时被渗漏感应器9检测到,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所述内罐体1下方的设有渗漏检测增强板10。所述渗漏检测增强板10位于内罐体1下方的罐体夹层3中,渗漏检测增强板10覆盖整个内罐体1底部。所述渗漏感应器9位于渗漏检测增强板10上。渗漏检测增强板10可以增强油液的流动性,从内罐体1上部流下来的油液可以很快在渗漏检测增强板10上扩散,更快的被渗漏感应器9检测到。所述内罐体1内设有多个舱室。可以放置防爆隔网,将每个舱室分成更多更小的区域,可以遏制火焰的传递,同时具有导热导静电的性能,达到防爆的目的。所述内罐体1外侧5cm~10cm处设有外罐体2。所述罐体夹层3设置进口PE制的覆盖膜,PE覆盖膜厚度控制在0.1mm~0.5mm。内外罐体之间的空间足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铝制覆盖膜来控制内外罐体之间的间隙。所述内罐体1材质为碳钢,内罐体1厚度为0.6~2cm;外罐体2材质为玻璃钢,外罐体2厚度为0.4~1cm。所述外罐体2顶部设有人孔7,外罐体2顶部还对称设有吊耳8。所述外罐体2的外侧缠绕布置加强筋。使整个储油罐外罐体2的结构强度增加,有效抵御油罐外部载荷,而且避免了在外罐体2内壁设置加强筋结构,解决了储油罐应力集中的问题。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SF双层储油罐在工作过程中,内罐体1材质玻璃钢,玻璃钢为绝缘物体,不会产生电解腐蚀,能够有效的确保储油罐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同时2个吊耳8可以方便的安装调试储油罐,整个储油罐整体结构轻便、简单,能有效减小预算,便于维护;渗漏感应管4和渗漏感应器9,可实现24小时监控油罐泄漏,可以提醒检修人员迅速排除故障,恢复生产。所述内罐体1的外表面为纵向的槽结构。这样如果是内罐体1上部、中部的燃油泄露,就能很快沿着纵向的槽结构流到内罐体1底部,就能够及时被渗漏感应器9检测到,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渗漏检测增强板10可以增强油液的流动性,从内罐体1上部流下来的油液可以很快在渗漏检测增强板10上扩散,更快的被渗漏感应器9检测到。本技术,设置渗漏感应管和渗漏感应器,可实现24小时监控油罐泄漏,确保泄漏油液及时被渗漏感应器检测到并及时报警,油罐寿命大大提高,真正做到了安全环保。解决了设置双层碳钢材质油罐,外罐体材质为玻璃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SF双层储油罐

【技术保护点】
SF双层储油罐,包括内罐体(1)、外罐体(2)、罐体夹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夹层(3)设置在内罐体(1)与外罐体(2)之间,罐体夹层(3)中间设置渗漏感应器(9),渗漏感应器(9)设置在内罐体(1)下方的罐体夹层(3)中;所述储油罐内设有渗漏感应管(4),渗漏感应管(4)穿过内罐体(1)连接到渗漏感应器(9)上,渗漏感应管(4)上端伸出外罐体(2),渗漏感应管(4)上端安装油气浓度报警器(5)和检测阀(6);所述内罐体(1)下方的设有渗漏检测增强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SF双层储油罐,包括内罐体(1)、外罐体(2)、罐体夹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夹层(3)设置在内罐体(1)与外罐体(2)之间,罐体夹层(3)中间设置渗漏感应器(9),渗漏感应器(9)设置在内罐体(1)下方的罐体夹层(3)中;所述储油罐内设有渗漏感应管(4),渗漏感应管(4)穿过内罐体(1)连接到渗漏感应器(9)上,渗漏感应管(4)上端伸出外罐体(2),渗漏感应管(4)上端安装油气浓度报警器(5)和检测阀(6);所述内罐体(1)下方的设有渗漏检测增强板(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F双层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检测增强板(10)位于内罐体(1)下方的罐体夹层(3)中,渗漏检测增强板(10)覆盖整个内罐体(1)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F双层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感应器(9)位于渗漏检测增强板(10)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F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效忠盛达油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