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312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该电路的电源的正极的输出端和mos管连接,mos管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mos管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阻,充电支路和检测支路并联设置,充电支路的一端和检测支路的一端均和第一电阻连接,充电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充电电容上,充电电容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检测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上;mos管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控制支路和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瞬时大电流的产生,增加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路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车用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是将车载动力电池或超级电容等储能器件的直流电转换为驱动电机所用三相交流电的关键部件。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不足:当电源与电机控制器接通时,电流会发生阶跃响应,导致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上产生瞬时大电流。长期瞬时大电流的冲击,会降低主接触器、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快速熔断器以及滤波电容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以增加主接触器、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快速熔断器以及滤波电容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源、mos管、检测支路、控制支路、充电支路及充电电容,所述电源的正极的输出端和所述mos管连接,所述mos管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充电支路和所述检测支路并联设置,所述充电支路的一端和所述检测支路的一端均和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充电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容上,所述充电电容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检测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上,所述检测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测接口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电阻;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控制支路和所述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控制接口依次连接的第十电阻、第二电阻、光电开关、开关三极管及第三电阻,所述开关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开关三极管的一个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另一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光电开关、所述第二电阻、第十电阻和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测接口方向依次连接的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支路还包括分压支路,所述分压支路包括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六电阻及所述第七电阻之间的检测支路上,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支路还包括保护支路,所述保护支路包括晶体二极管,所述晶体二极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之间的检测支路上,所述晶体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额定电压上。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支路还包括滤波支路,所述滤波支路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保护支路和所述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之间的检测支路上,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支路还包括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DSP芯片的控制接口之间的控制支路上,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额定电压上。进一步地,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九电阻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由于其中的检测支路和充电支路相互并联,DSP芯片的检测接口可以通过测试检测支路的电压得知充电支路上的电压,且由于检测支路上设置有多个电阻,可以保证在小电流的情况下,DSP芯片测试得出充电电压,DSP芯片根据测试出的充电电压值是否到达动力电池电压后,向控制电路作出继续充电还是预充电完成的指令,以打开或关断预充电,进而防止瞬时大电流的产生,增加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参见图1,该电路包括电源U、mos管Q1、检测支路1、控制支路2、充电支路3及充电电容C,电源U的正极的输出端和mos管Q1连接,mos管Q1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mos管Q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阻R1,充电支路3和检测支路1并联设置,充电支路3的一端和检测支路1的一端均和第一电阻R1连接,充电支路3的另一端连接在充电电容C上,充电电容C与电源U的负极连接,检测支路1的另一端连接在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上。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支路包括从mos管Q1的第一输出端向DSP芯片的检测接口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电阻。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mos管Q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控制支路2和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支路2包括从mos管Q1的第二输出端向DSP芯片的检控制接口依次连接的第十电阻R10、第二电阻R2、光电开关P、开关三极管Q2及第三电阻R3,开关三极管Q2的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开关三极管Q2的一个输出端接地设置,开关三极管Q2的另一输出端依次通过光电开关P、第二电阻R2、第十电阻R10和mos管Q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由于其中的检测支路和充电支路相互并联,DSP芯片的检测接口可以通过测试检测支路的电压得知充电支路上的电压,且由于检测支路上设置有多个电阻,可以保证在小电流的情况下,DSP芯片测试得出充电电压,DSP芯片根据测试出的充电电压值是否到达动力电池电压后,向控制电路作出继续充电还是预充电完成的指令,以打开或关断预充电,进而防止瞬时大电流的产生,增加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支路1可以包括从mos管Q1的第一输出端向DSP芯片的检测接口方向依次连接的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7及第七电阻R7,通过设置多个电阻,以保证流入到DSP芯片的检测接口的电流处于一个较小范围。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支路1还包括分压支路4,该分压支路4包括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在第六电阻R6及第七电阻R7之间的检测支路1上,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以调整检测支路1上的电压。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支路1还可以包括保护支路5,该保护支路5包括晶体二极管D,晶体二极管D的一端连接在第七电阻R7和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之间的检测支路上,晶体二极管D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额定电压C1上,以防止检测支路1的电流超出预设值。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支路1还包括滤波支路6,该滤波支路6包括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保护支路5和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之间的检测支路1上,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这样可以只允许符合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成分正常通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电源、mos管、检测支路、控制支路、充电支路及充电电容,所述电源的正极的输出端和所述mos管连接,所述mos管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充电支路和所述检测支路并联设置,所述充电支路的一端和所述检测支路的一端均和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充电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容上,所述充电电容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检测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上,所述检测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测接口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电阻;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控制支路和所述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控制接口依次连接的第十电阻、第二电阻、光电开关、开关三极管及第三电阻,所述开关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开关三极管的一个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另一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光电开关、所述第二电阻、第十电阻和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电源、mos管、检测支路、控制支路、充电支路及充电电容,所述电源的正极的输出端和所述mos管连接,所述mos管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充电支路和所述检测支路并联设置,所述充电支路的一端和所述检测支路的一端均和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充电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容上,所述充电电容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检测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DSP芯片的检测接口上,所述检测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测接口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电阻;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控制支路和所述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控制接口依次连接的第十电阻、第二电阻、光电开关、开关三极管及第三电阻,所述开关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DSP芯片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开关三极管的一个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另一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光电开关、所述第二电阻、第十电阻和所述mos管的第二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路包括从所述mos管的第一输出端向所述DSP芯片的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汉强李红江丁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伯海电驱动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