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575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包括进料部、加热部及出料部;进料部上设置有润滑油进口和压缩空气进口;加热部上设置有与润滑油进口的出口端对接的润滑油通路、与压缩空气进口的出口端对接的压缩空气通路及加热棒,加热棒设置在润滑油通路和压缩空气通路旁,加热部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同时连通润滑油通路和压缩空气通路的上混合型腔,上混合型腔与喷油口连通;出料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上混合型腔匹配的下混合型腔,下混合型腔与喷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通过内部腔体引导将压缩空气和润滑油充分加热混合后喷出,达到雾化喷涂的效果,从而使涂油更加均匀,润滑效果更好,也降低了油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
本技术涉及天窗制造
,具体地指一种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
技术介绍
汽车天窗作为很多汽车的标准配置,其安装在汽车车顶上,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天窗机构在制造完成后进行组装前需对零件进行润滑,以保证天窗机构在使用运行过程中平稳降噪。然而,现有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中往往会产生涂油油膜厚度不均匀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中所采用的喷油嘴结构导致润滑油与压缩空气混合不均匀,从而喷射出的润滑油不均匀、润滑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油均匀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从上至下顺次包括进料部、加热部及出料部;所述进料部上设置有润滑油进口和压缩空气进口;所述加热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进口的出口端对接的润滑油通路、与所述压缩空气进口的出口端对接的压缩空气通路及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所述润滑油通路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旁,所述加热部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同时连通所述润滑油通路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的上混合型腔,所述上混合型腔与喷油口连通;所述出料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混合型腔匹配的下混合型腔,所述下混合型腔与所述喷油口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润滑油进口与所述压缩空气进口分别位于所述进料部的轴线的两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料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加热部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润滑油进口和所述压缩空气进口的出口端的外侧、所述润滑油通路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的入口端的外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所述加热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润滑油通路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分别置于所述加热棒的两侧且临近所述加热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混合型腔具有与加热部的下端的外壁上的所述喷油口连通的通道,所述下混合型腔具有与所述出料部的上端的外壁上的所述喷油口连通的通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热部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供与所述加热棒连接的电缆伸入的电缆引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达到了雾化喷涂的效果,同时涂油更加均匀,润滑效果更好,也降低了油料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的进料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的加热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的出料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进料部10(其中,润滑油进口11、压缩空气进口12);加热部20(其中,润滑油通路21、压缩空气通路22、加热棒23、上混合型腔24、电缆引出口25);出料部30(其中,下混合型腔31);密封圈40;喷油口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从上至下顺次包括进料部10、加热部20及出料部30,润滑油和压缩空气从进料部10进入后,经过加热部20加热,然后在加热部20与出料部30之间的混合型腔内混合,最后从设置的喷油口50中喷出。进料部10上设置有润滑油进口11和压缩空气进口12,润滑油进口11与压缩空气进口12分别位于进料部10的轴线的两侧。加热部20上设置有润滑油通路21和压缩空气通路22,润滑油通路21和压缩空气通路22分别与进料部10上设置的润滑油进口11和压缩空气进口12的出口端相对应。即,从润滑油进口11进入的润滑油经过进料部10后从润滑油通路21进入加热部20,从压缩空气进口12进入的压缩空气经过进料部10后从压缩空气通路22进入加热部20。为保证进料部10与加热部20之间配合紧密,进料部10的下端面与加热部20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位于润滑油进口11和压缩空气进口12的出口端的外侧、润滑油通路21和压缩空气通路22的入口端的外侧,防止润滑油和压缩空气泄露或溢出。润滑油通路21和压缩空气通路22分别位于加热部20的轴线两侧。加热部20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加热棒23,润滑油通路21和压缩空气通路22分别置于加热棒23的两侧且临近加热棒23,加热棒23将润滑油通路21和压缩空气通路22内的润滑油和压缩空气加热。加热部2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同时连通润滑油通路21和压缩空气通路22的上混合型腔24,上混合型腔24具有与加热部20的下端的外壁连通的通道。加热部20侧壁上端设有电缆引出口25,电缆引出口25供与加热棒24连接并为其供电的电缆伸入。出料部30的上端面上开设对应于上混合型腔24的下混合型腔31,下混合型腔31与上混合型腔24对接形成润滑油和压缩空气混合腔,同样地,下混合型腔31具有与出料部30的上端的外壁连通的通道。上混合型腔24与加热部20的下端的外壁连通的通道和下混合型腔31与出料部30的上端的外壁连通的通道形成喷油口,从加热部20经过加热棒23加热后的润滑油和压缩空气在下混合型腔31与上混合型腔24对接形成的混合腔充分混合后,最后从喷油口50中喷出。综上,采用本技术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后,润滑油和压缩空气分别通过进料部10上端部的润滑油进口11和压缩空气进口12进入加热部20。润滑油和压缩空气在进入混合型腔的过程中加热棒23对其进行加热,然后被加热的润滑油被高速的压缩空气打散同时混合在一起,最后通过喷油口50雾化喷到零件的表面。本技术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通过内部的腔体引导将压缩空气和润滑油充分加热混合后喷出,达到雾化喷涂的效果,从而使涂油更加均匀,润滑效果更好,也降低了油料的浪费。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从上至下顺次包括进料部(10)、加热部(20)及出料部(30);所述进料部(10)上设置有润滑油进口(11)和压缩空气进口(12);所述加热部(20)上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进口(11)的出口端对接的润滑油通路(21)、与所述压缩空气进口(12)的出口端对接的压缩空气通路(22)及加热棒(23),所述加热棒(23)设置在所述润滑油通路(21)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22)旁,所述加热部(2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同时连通所述润滑油通路(21)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22)的上混合型腔(24),所述上混合型腔(24)与喷油口(50)连通;所述出料部(30)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混合型腔(24)匹配的下混合型腔(31),所述下混合型腔(31)与所述喷油口(5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从上至下顺次包括进料部(10)、加热部(20)及出料部(30);所述进料部(10)上设置有润滑油进口(11)和压缩空气进口(12);所述加热部(20)上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进口(11)的出口端对接的润滑油通路(21)、与所述压缩空气进口(12)的出口端对接的压缩空气通路(22)及加热棒(23),所述加热棒(23)设置在所述润滑油通路(21)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22)旁,所述加热部(2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同时连通所述润滑油通路(21)和所述压缩空气通路(22)的上混合型腔(24),所述上混合型腔(24)与喷油口(50)连通;所述出料部(30)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混合型腔(24)匹配的下混合型腔(31),所述下混合型腔(31)与所述喷油口(5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润滑油自动喷油系统用喷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进口(11)与所述压缩空气进口(12)分别位于所述进料部(10)的轴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智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凯沃森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