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02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柔性电路板FPC、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盖板玻璃与上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柔性电路板FPC安装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屏的发射层和接收层的距离非常近,触控精度非常高,电容屏贴合工序简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屏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屏。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是一种非常适合人机交互的绝对定位系统,能够实现手指的简单动作即可完成显示界面的复杂操作。传统电容屏的基本结构为发射层、粘贴层、接收层、粘贴层和盖板玻璃。但是随着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教育黑板等产品的发展,对触摸屏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同时对触摸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尺寸触摸屏的要求和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方式制作电容屏的工序复杂,设备较多且昂贵,所用药水较多、工序步骤繁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及环境均会造成伤害或破坏。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及其触触摸屏的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屏,电容屏的发射层和接收层的距离非常近,触控精度非常高。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柔性电路板FPC、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盖板玻璃与上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柔性电路板FPC安装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本技术由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构成的发射层、接收层之间利用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发射层和接收层的距离非常近,触控精度非常高。由于本技术采用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OCA光学胶粘贴来说,贴合工序简化,将原来的几十道工序大大压缩,从而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都非常简单,投资成本低,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环境均没有任何伤害或者破坏。本技术所述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涂布在基底的两面,盖板玻璃与透明导电膜,和/或,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基底粘接。通过预先将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涂布在基底上,在制作电容屏时用基底进行粘贴,简单方便。为减少电容屏厚度,用于粘接盖板玻璃与上层透明导电膜的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预先涂布在盖板玻璃的背面,或者,预先涂布在上层透明导电膜的正面,盖板玻璃或透明导电膜成为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的基底,减少了一层基底的使用。也可以将用于粘贴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的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预先涂布在上层透明导电膜的背面,或预先涂布在下层透明导电膜的正面,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也就减少了一层基底的使用,使得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的距离非常小,提高触控精度。为进一步减少电容屏厚度,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预先涂布位于盖板玻璃与下层透明导电膜之间的上层透明导电膜的正面及背面,利用位于上层透明导电膜正反两面的胶体实现盖板玻璃、两层透明导电膜的粘接。本技术所述水性光学胶体为水凝胶。非水性光学胶体成分包含丙烯酸基团树脂;醚基团或醇基团的化合物;脂肪族官能基;甲基聚丁二烯树脂;醇酸树脂;氰基丙烯酸酯等。本技术的透明导电膜为纳米银导电膜、石墨烯导电膜、金属网格导电膜或ITO导电膜。透明导电膜表面印刷有导电银浆。透明导电膜表面涂布有透明绝缘油墨,所述透明绝缘油墨为UV固化油墨或热固化油墨。本技术采用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盖板玻璃及透明导电膜,电容屏因发射层和接收层的距离非常近,所以触控精度非常高,特别是将胶体直接涂布在上层透明导电膜的正反两面,使得电容屏厚度大大减小。基于对电容屏结构的改进,电容屏制作的贴合工序简化,将原来的几十道工序大大压缩,从而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环境均没有任何伤害或者破坏,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都非常简单,投资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四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五示意图;图中:1-盖板玻璃;2-双面涂布胶体的基底;3-透明导电膜;4-FPC;5-ACF;6-透明导电膜(正面涂布胶体);7-盖板玻璃(背面涂布胶体);8-透明导电膜(双面涂布胶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3、柔性电路板FPC4,盖板玻璃1与上层透明导电膜之间,以及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双面涂布胶体的基底2粘接,基底的正反两面都涂布有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基底可以采用PET膜、PI膜等。柔性电路板FPC4设置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ACF5安装。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背面涂布胶体)7、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3、柔性电路板FPC4,盖板玻璃(背面涂布胶体)7的背面涂布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盖板玻璃(背面涂布胶体)7与上层透明导电膜之间可以直接粘贴,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双面涂布胶体的基底2粘接,基底的正反两面都涂布有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柔性电路板FPC4设置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ACF5安装。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透明导电膜(正面涂布胶体)6、透明导电膜3、柔性电路板FPC4,透明导电膜(正面涂布胶体)6的正面涂布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盖板玻璃1与透明导电膜(正面涂布胶体)6之间直接粘接,透明导电膜(正面涂布胶体)6与透明导电膜3之间通过双面涂布胶体的基底2粘接,基底的正反两面都涂布有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柔性电路板FPC4设置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ACF5安装。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正面涂布胶体)6、柔性电路板FPC4,由于透明导电膜(正面涂布胶体)6的正面涂布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盖板玻璃与上层透明导电膜、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都可以直接粘接。柔性电路板FPC4设置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ACF5安装。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透明导电膜(双面涂布胶体)8、透明导电膜3、柔性电路板FPC4,由于透明导电膜(双面涂布胶体)8的正反两面都涂布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使得盖板玻璃1、透明导电膜3与透明导电膜(双面涂布胶体)8之间可以直接粘接。柔性电路板FPC4设置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ACF5安装。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屏,贴合过程大为简化,提高贴合良率,且能够更为简单的实现产品返修,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1、平铺好带胶体的透明导电膜,在透明导电膜上喷洒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使得胶体的粘度下降或暂时性失去。透明导电膜包括纳米银导电膜、石墨烯导电膜、金属网格导电膜以及ITO导电膜。2、稍微烘干胶体,但不完全烘干,使得水或者有机溶剂挥发但胶体的粘度还未完全恢复。3、将透明导电膜的带胶面移动到玻璃需要贴合的位置并进行对位。4、使用丝印机的刮刀或者覆膜机的滚轮挤压贴附透明导电膜和玻璃使得透明导电膜中残存的水分或溶剂被挤出并恢复胶体的部分粘性。5、使用烘箱烤干剩余的水分或者溶剂并完全恢复胶体的粘性。本技术使用的贴合工艺适用于软对软的贴合、软对硬的贴合以及硬对硬的贴合。本技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触摸屏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在PET、PI或者玻璃等透明基材上涂布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透明导电薄膜的方阻范围包括5-100Ω/sq。2、在透明导电薄膜的产品表面印刷导电银浆。导电银浆的涂布方式包括印刷银浆、喷墨打印银浆或超声喷涂银浆。3、使用激光或者化学的方法制作电容式触摸屏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容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柔性电路板FPC、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盖板玻璃与上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柔性电路板FPC安装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柔性电路板FPC、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盖板玻璃与上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粘接;所述柔性电路板FPC安装在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涂布在基底的两面,盖板玻璃与透明导电膜,和/或,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通过基底粘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用于粘接盖板玻璃与上层透明导电膜的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预先涂布在盖板玻璃的背面,或者,预先涂布在上层透明导电膜的正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用于粘贴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的水性或非水性光学胶体预先涂布在上层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宛昌李俊周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