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导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00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2:29
一种门导槽,该门导槽设置在形成于车门的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空间中,该门导槽包括:框架,该框架一体地具有:在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框架部分、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框架部分、和连接水平框架部分与垂直框架部分的弯折的弯曲部分,其中,弯曲部分中的曲线部和直线部存在于外周壁部的外缘中,向弯曲部分的内角部开口的切口设置在侧壁部中,并且切口的两端延伸到超过弯曲部分中的曲线部与直线部之间的边界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导槽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在2016年11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20602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在形成于车门的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空间中的门导槽(doorchannel)。
技术介绍
在JP-A-2002-321530中公开了一种门导槽。该门导槽设置在形成于车门的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空间中。门导槽引导车门玻璃自由地上升和下降。门导槽包括在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框架部分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框架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试图通过对单个金属部件进行弯曲而形成门导槽。然而,在形成于垂直框架部分与水平框架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分中由于塑性变形而产生折皱。当产生折皱时,门的气密性等恶化。就此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中在弯曲期间抑制折皱的门导槽。一种门导槽,该门导槽设置在形成于车门的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在其中引导车门玻璃自由地上升和下降,该门导槽包括:框架,该框架一体地(monolithically)具有面对所述内面板和所述外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部、以及在与所述内面板或所述外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外周壁部。所述框架一体地具有:垂直框架部分,该垂直框架部分在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水平框架部分,该水平框架部分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和弯折的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将所述水平框架部分与所述垂直框架部分连接,并且通过弯曲而形成。所述弯曲部分中的曲线部和直线部存在于所述外周壁部的外缘中。向所述弯曲部分的内角部开口的切口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中。所述切口的两端延伸到超过所述弯曲部分中的曲线部与直线部之间的边界的位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导槽中,切口的两端延伸到超过曲线部与直线部之间的边界(称为R端)的位置,并从而在弯曲期间在弯曲部分中几乎不产生折皱。在弯曲期间,塑性变形的多余厚部朝着弯曲部分的内角部移动。多余厚部能够通过向弯曲部分的内角部开口的切口释放,并从而几乎不产生折皱。另外,多余厚部在R端的附近的切口的端部中聚集,并且多余厚部容易地从侧壁部垂直地突出。然而,切口的端部延伸到超过R端的位置,并从而多余厚部几乎不向外突出。在上述门导槽中,所述切口形成为使得作为所述侧壁部的一部分并且未通过所述切口被去除的剩余侧壁部的宽度是均匀宽度。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导槽中,在弯曲期间,应力均匀地施加于作为剩余侧壁的一部分的弯曲部分的外部,剩余侧壁是侧壁部的一部分并且未通过切口被去除。由于该原因,几乎不在弯曲部分的外部中产生折皱或扭曲。在上述门导槽中,所述切口具有:垂直部分,该垂直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框架部分延伸;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沿着所述水平框架部分延伸;和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朝着所述弯曲部分的内角部延伸。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导槽中,从弯曲部分的外部移动而来的多余厚部由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吸收。从而,在弯曲部分的外部中几乎不产生折皱或扭曲。另外,朝着弯曲部分的内角部移动的多余厚部由倾斜部分吸收。从而,在弯曲部分的内部中几乎不产生折皱或扭曲。在上述门导槽中,所述框架具有其中嵌合弹性支承所述门玻璃的玻璃滑槽的阶梯部,所述阶梯部形成在所述侧壁中,以从所述垂直框架部分通过所述弯曲部分到所述水平框架部分具有均匀的截面形状,并且所述切口设置在所述阶梯部的内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导槽中,切口设置在避开阶梯部的位置。从而,不需要从现有的玻璃滑槽改变要嵌合于阶梯部的玻璃滑槽的形状,使得能够移用现有的玻璃滑槽。在上述门导槽中,所述侧壁部具有:面对所述内面板的内壁;和面对所述外面板的外壁,并且其中,所述切口设置在所述内壁中。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导槽中,切口可以设置在外壁中,并从而能够将门导槽与外面板之间的密封性能维持得高。在上述门导槽中,所述外壁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未通过所述切口被去除的剩余内壁的宽度。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导槽中,当弯曲基材时,能够将相同程度的应力施加于外壁和内壁,并且能够得到尺寸精度极好的门导槽。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弯曲期间抑制折皱的门导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并且参考附图,本公开的前述和额外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车门的一个实例的前视图;图2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门导槽的整体图;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门面板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门导槽的角部附近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门导槽的外周壁部的在角部附近的截面侧视图;图6是图示出用于说明门导槽的加工方法的门导槽的整体的平面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视图,并且对应于图3。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下文中,简称为实施例)。对于与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已经描述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的部件,为了描述方便起见,将省略其描述。另外,为了描述方便起见,在图中示出的部件的尺寸可以与实际尺寸不同。图1是车门1(在下文中,简称为门1)的一个实例的前视图。如图1所示,门1包括门玻璃2和构造成引导门玻璃2的垂直移动的门面板4。图2是图示出门导槽3的整体图。如图2所示,门导槽3具有金属框架10。框架10一体地包括:在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框架部分10a、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框架部分10b、和连接垂直框架部分10a与水平框架部分10b的角部C(弯曲部分)。角部C设置在水平框架部分10b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个位置处。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门面板4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门面板4包括其中安装门1的面对车辆的外侧的外面板6和面对车辆的内侧(车室内侧)的内面板7。玻璃滑槽9和门导槽3设置在形成于内面板7与外面板6之间的空间S中。树脂玻璃滑槽9构造成引导门玻璃2的垂直移动并且密封车门玻璃2的外周部。门导槽3构造成保持玻璃滑槽9,并且由例如金属材料形成。门导槽3的截面形成为大致U形。门导槽3具有面对外面板6的外壁(侧壁部)31、面对内面板7的内壁(侧壁部)32、和连接外壁31与内壁32的外周壁部33。框架10一体地包括内壁32、外壁31、和外周壁部33。外壁31与内壁32互相面对,并且在其间具有预定空间。外壁31的一端与外周壁部33的一端互相连接,并且内壁32的一端与外周壁部33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外壁31可以固定在外面板6中,并且内壁32可以固定在内面板7中。另外,外壁31的另一端由外面板6的弯曲部分6a保持。图4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门导槽3的角部C的附近的立体图。图4图示出设置在水平框架部分10b的后端中的角部C。如图4所示,切口K0形成在根据实施例的门导槽3的角部C(弯曲部分)中。在图4中,为了图示出切口K0,视觉隐藏了外壁31的一部分。在角部C中,切口K0形成在内壁32中。切口K0在角部C中的内壁32的内角部中开口。此外,切口K0形成为使得未通过切口K0被去除的剩余内壁32的宽度Win是均匀宽度F。另外,外壁31的宽度Wout等于或小于未通过切口K0被去除的剩余内壁32的宽度Win。顺便提及,宽度F表示切口K0的外缘与外周壁部33的外缘之间的尺寸。在宽度F中,优选地,从切口K0的外缘的直线部通过弯曲部分到达另一个直线部的区域(不包括切口K0的具有R状的两端部)与外周壁部33的外缘之间的尺寸是恒定的。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门导槽3的外周壁部33的在角部C的附近的截面侧视图。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导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导槽,该门导槽设置在形成于车门的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在所述门导槽中引导门玻璃自由地上升和下降,所述门导槽包括:框架,该框架一体地具有:侧壁部,该侧壁部面对所述内面板和所述外面板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外周壁部,该外周壁部在与所述内面板和所述外面板中的至少一者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框架一体地具有:垂直框架部分,该垂直框架部分在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水平框架部分,该水平框架部分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弯折的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将所述水平框架部分与所述垂直框架部分连接,并且通过弯曲而形成,其中,所述弯曲部分中的曲线部和直线部存在于所述外周壁部的外缘中,其中,向所述弯曲部分的内角部开口的切口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中,并且其中,所述切口的两端延伸到超过所述弯曲部分中的所述曲线部与所述直线部之间的边界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1 JP 2016-2206021.一种门导槽,该门导槽设置在形成于车门的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在所述门导槽中引导门玻璃自由地上升和下降,所述门导槽包括:框架,该框架一体地具有:侧壁部,该侧壁部面对所述内面板和所述外面板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外周壁部,该外周壁部在与所述内面板和所述外面板中的至少一者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框架一体地具有:垂直框架部分,该垂直框架部分在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水平框架部分,该水平框架部分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弯折的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将所述水平框架部分与所述垂直框架部分连接,并且通过弯曲而形成,其中,所述弯曲部分中的曲线部和直线部存在于所述外周壁部的外缘中,其中,向所述弯曲部分的内角部开口的切口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中,并且其中,所述切口的两端延伸到超过所述弯曲部分中的所述曲线部与所述直线部之间的边界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和幸野田敦郎
申请(专利权)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