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支撑座及安装有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613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支撑座及具有其的安装有轴的装置。轴支撑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活动座,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至少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卡扣结构扣合时,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配合形成适于容置轴的轴孔;所述卡扣结构脱扣时,所述活动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向使所述第二安装槽从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脱离的方向移动。这样的轴支撑座和具有其的安装有轴的装置,不仅能够对轴稳定支撑,而且便于对轴的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支撑座及安装有轴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轴支撑座及安装有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塔扇是风扇的一种,通常包括机体和安装于机体中的风轮组件,风轮组件连通风道一起固定在机体内部,这样的结构虽然稳固,但是风轮组件无法从机体上拆卸下来,不易于对风轮组件进行清洗,当塔扇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机体内部的风轮组件上就会堆积很多灰尘,从而使得用久了的塔扇吹出来的风是带有大量灰尘的,使居住环境变差,对人体也有较大的危害。公开号为CN20469212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轮组件方便拆卸清洗的塔式风扇,包括塔扇本体和安装于其内的风轮组件,塔扇本体包括底座、与底座固接的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连接的下联轴器,风轮组件包括风轮、上联轴器和上下联轴器锁紧装置,而上下联轴器锁紧装置通过设置在上联轴器上的螺母,与设置在下联轴器上的外螺纹的配合方式进行锁定或解锁。这样虽然可以通过上联轴器与下联轴器的分离实现将风轮从塔扇本体上拆下来,但是由于拆卸或安装风轮组件时需一圈圈地拧螺母,从而存在对风轮的拆装操作不方便且费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风轮组件从机体上单独拆卸下来的操作不方便且费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将轴从机体上单独拆卸下来清洗的轴支撑座及安装有轴的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支撑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活动座,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至少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卡扣结构扣合时,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配合形成适于容置轴的轴孔;所述卡扣结构脱扣时,所述活动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向使所述第二安装槽从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脱离的方向移动。所述活动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结构为弹性卡扣结构。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座上的弹性卡钩,设置在所述活动座上的按压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具有阻挡部,所述弹性卡钩随所述活动座向所述固定座扣合时,所述弹性卡钩插入所述卡槽内并勾住所述阻挡部,在外力作用下,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性卡钩的柄部弹性变形绕与所述活动座连接点朝远离所述阻挡部方向转动,使所述弹性卡钩的钩部从所述阻挡部处脱出。所述活动座包括成型有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弧形主体,与所述弧形主体一端相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连接板体,以及一端与所述弧形主体另一端相接的第二连接板体,所述弹性卡钩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体的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侧面上,所述按压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体的另一端端部连接,且二者夹角成钝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体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主体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体包括竖直设置的过渡板,设置于所述过渡板一侧的高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渡板另一侧的低阶板,所述高阶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低阶板的一端与所述过渡板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弹性卡扣设置在所述低阶板的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体还包括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低阶板的两侧,且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过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部的端部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安装有轴的装置,至少具有一个上述的轴支撑座。包括两对接件,所述轴支撑座设置在两所述对接件之间,通过两所述对接件可拆卸对接,将扣合后的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压紧。两所述对接件分别为所述安装有轴的装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压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后,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将扣合后的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压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纹方式对接。所述固定座上成型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成型有沿轴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活动座的对应位置上成型有适合所述连接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螺纹孔的对应位置处成型有适合螺纹紧固件的螺纹端穿过的过孔,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过孔、所述螺纹孔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安装有轴的装置为塔扇,其中所述塔扇的风轮组件的风轮轴设置在所述轴孔内。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轴支撑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活动座,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至少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卡扣结构扣合时,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配合形成适于容置轴的轴孔;所述卡扣结构脱扣时,所述活动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向使所述第二安装槽从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脱离的方向移动。当需要将轴安装到轴支撑座上时,只需要使卡扣结构脱扣,使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分离,将轴装入第一安装槽中,然后将卡扣结构扣合,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对接,即可使轴稳固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配合形成的轴孔中;当需要将轴从轴支撑座上拆卸下来时,只需要使卡扣结构脱扣,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分离,即可将轴从第二安装槽中取出。这样的轴支撑座,不仅能够对轴稳定支撑,而且便于对轴的拆装。2.本技术提供的轴支撑座,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座上的弹性卡钩,设置在所述活动座上的按压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具有阻挡部,所述弹性卡钩随所述活动座向所述固定座扣合时,所述弹性卡钩插入所述卡槽内并勾住所述阻挡部,在外力作用下,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性卡钩的柄部弹性变形绕与所述活动座连接点朝远离所述阻挡部方向转动,使所述弹性卡钩的钩部从所述阻挡部处脱出。这样只需要按压所述按压部,即可实现卡扣结构的脱扣,脱扣操作便捷。3.本技术提供的轴支撑座,所述第二连接板体包括竖直设置的过渡板,设置于所述过渡板一侧的高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渡板另一侧的低阶板,所述高阶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低阶板的一端与所述过渡板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弹性卡扣设置在所述低阶板的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面上。当按压按压部时,由于过渡板的设置,低阶板低于高阶板,低阶板与过渡板连接的一端更易于带动过渡板处向上翘起,从而使弹性卡钩易于从卡槽中脱出,以便绕活动座与固定座的铰接点旋转活动座,实现卡扣结构的脱扣。4.本技术提供的安装有轴的装置,两所述对接件分别为所述安装有轴的装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压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后,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将扣合后的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压紧。所述压块的设置,可以使活动座与固定座之间的配合更不易松动,从而使轴在轴孔中的安装更稳固。5.本技术提供的安装有轴的装置,所述安装有轴的装置为塔扇,其中所述塔扇的风轮组件的风轮轴设置在所述轴孔内。这样可以便于将塔扇的风轮组件从塔扇的机体上单独拆卸下来,从而便于对风轮组件进行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轴支撑座及安装有轴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活动座(2),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至少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固定座(1)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卡扣结构扣合时,所述第二安装槽(2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配合形成适于容置轴的轴孔;所述卡扣结构脱扣时,所述活动座(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向使所述第二安装槽(21)从所述第一安装槽(11)上脱离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活动座(2),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至少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固定座(1)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卡扣结构扣合时,所述第二安装槽(2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配合形成适于容置轴的轴孔;所述卡扣结构脱扣时,所述活动座(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向使所述第二安装槽(21)从所述第一安装槽(11)上脱离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固定座(1)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为弹性卡扣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座(2)上的弹性卡钩(31),设置在所述活动座(2)上的按压部(3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卡槽(33),所述卡槽(33)上具有阻挡部(34),所述弹性卡钩(31)随所述活动座(2)向所述固定座(1)扣合时,所述弹性卡钩(31)插入所述卡槽(33)内并勾住所述阻挡部(34),在外力作用下,按压所述按压部(32)时,所述弹性卡钩(31)的柄部弹性变形绕与所述活动座(2)连接点朝远离所述阻挡部(34)方向转动,使所述弹性卡钩(31)的钩部从所述阻挡部(34)处脱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包括成型有所述第二安装槽(21)的弧形主体(22),与所述弧形主体(22)一端相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第一连接板体(23),以及一端与所述弧形主体(22)另一端相接的第二连接板体(24),所述弹性卡钩(3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体(24)的朝向所述固定座(1)的侧面上,所述按压部(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体(24)的另一端端部连接,且二者夹角成钝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体(23)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主体(2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固定座(1)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体(24)包括竖直设置的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平符星珂张培德陈正超麦焕徐余良陈志聪罗汉兵凌业生郭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