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35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所把手、盖子、装料瓶、锥形漏管、手柄、固定座、连接座、传送带、检测装置、支撑脚,把手固定设于盖子顶部中央与盖子固定连接,盖子安装在装料瓶顶部与装料瓶活动连接,装料瓶底部设有锥形漏管,锥形漏管与装料瓶相通,连接座设于锥形漏管底部,固定座下方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传送带贯穿检测装置底部连接座相连接,支撑脚设有四个以上并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传送带所在的架子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警报灯、感应面板、警报模块、外壳、麦克风,可以检测灌装瓶是否干净,不干净时警报模块运行,响起警报,避免灌装完成之后检验出来造成产品浪费,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属于饮料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液体灌装机的流程一般为:装有空瓶的箱子堆放在托盘上,由输送带送到卸托盘机,将托盘逐个卸下,箱子随输送带送到卸箱机中,将空瓶从箱子中取出,空箱经输送带送到洗箱机,经清洗干净,再输送到装箱机旁,以便将盛有饮料的瓶子装入其中,从卸箱机取出的空瓶,由另一条输送带送入洗瓶机消毒和清洗,经瓶子检验机检验,符合清洁标准后进入灌装机和封盖机,饮料由灌装机装入瓶中,装好饮料的瓶子经封盖机加盖封住并输送到贴标机贴标,贴好标签后送至装箱机装入箱中再送到堆托盘机堆放在托盘上送入仓库,饮料灌装厂对自身饮料灌装液位的误差务求最小,这样给饮料灌装机供应商提出更高的要求。饮料灌装机需要安装灌装阀对饮料的流速和流向进行调节,同时便于液体快速、安全地灌入饮料瓶中。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738164的液体灌装设备,包括机架、灌液缸和灌装阀,采用立式结构,灌液缸安装在机架上,灌液缸下连通有若干个出料管,每个出料管端头上安装灌装阀;灌液缸外侧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电路同时与红外测距仪连、灌装阀和报警装置连接;红外测距仪垂直设置在灌液缸下出料管旁,与出料管一一对应,现有技术饮料加工灌装设备不能确灌装瓶的卫生是否符合标准,灌装完成之后检验出来容易造成产品浪费,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以解决饮料加工灌装设备不能确灌装瓶的卫生是否符合标准,灌装完成之后检验出来容易造成产品浪费,实用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所把手、盖子、装料瓶、锥形漏管、手柄、固定座、连接座、传送带、检测装置、支撑脚,所述的把手固定设于盖子顶部中央与盖子固定连接,所述的盖子安装在装料瓶顶部与装料瓶活动连接,所述的装料瓶底部设有锥形漏管,所述的锥形漏管与装料瓶相通,所述的连接座设于锥形漏管底部,所述的固定座下方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传送带贯穿检测装置底部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的支撑脚设有四个以上并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传送带所在的架子底部;所述的检测装置由警报灯、感应面板、警报模块、外壳、麦克风组成,所述的警报灯底部设有麦克风,所述的麦克风与警报灯相连接,所述的感应面板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于外壳内两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的警报模块安装在与两个感应面板互相垂直的面板上,所述的警报模块所在的面板与传送带互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脚由支撑柱、环形面板、加固块、底座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与传送带所在的架子底部互相垂直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面板设于加固块顶部与环形面板呈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固块安装在底座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固块与底座机械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螺纹,增大摩擦。有益效果本技术设有警报灯、感应面板、警报模块、外壳、麦克风,可以检测灌装瓶是否干净,不干净时警报模块运行,响起警报,避免灌装完成之后检验出来造成产品浪费,实用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支撑脚结构示意图。图中:把手-1、盖子-2、装料瓶-3、锥形漏管-4、手柄-5、固定座-6、连接座-7、传送带-8、检测装置-9、支撑脚-10、警报灯-901、感应面板-902、警报模块-903、外壳-904、麦克风-905、支撑柱-1001、环形面板-1002、加固块-1003、底座-10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所把手1、盖子2、装料瓶3、锥形漏管4、手柄5、固定座6、连接座7、传送带8、检测装置9、支撑脚10,所述的把手1固定设于盖子2顶部中央与盖子2固定连接,所述的盖子2安装在装料瓶3顶部与装料瓶3活动连接,所述的装料瓶3底部设有锥形漏管4,所述的锥形漏管4与装料瓶3相通,所述的连接座7设于锥形漏管4底部,所述的固定座6下方设有固定座6,所述的固定座6与固定座6固定连接,所述的传送带8贯穿检测装置9底部连接座7相连接,所述的支撑脚10设有四个以上并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传送带8所在的架子底部,所述的检测装置9由警报灯901、感应面板902、警报模块903、外壳904、麦克风905组成,所述的警报灯901底部设有麦克风905,所述的麦克风905与警报灯901相连接,所述的感应面板902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于外壳904内两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的警报模块903安装在与两个感应面板902互相垂直的面板上,所述的警报模块903所在的面板与传送带8互相平行,所述的支撑脚10由支撑柱1001、环形面板1002、加固块1003、底座1004组成,所述的支撑柱1001与传送带8所在的架子底部互相垂直焊接,所述的环形面板1002设于加固块1003顶部与环形面板100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加固块1003安装在底座1004上方,所述的加固块1003与底座1004机械焊接,所述的底座1004底部设有螺纹,增大摩擦。本技术所述的锥形漏管4是一种用于将灌装液体传输到灌装管中的锥形结构。把手1、盖子2、装料瓶3、锥形漏管4、手柄5、固定座6、连接座7、传送带8、检测装置9、支撑脚10构成该设备的整体构架,当设备运行时,灌装瓶通过传送带8传输到检测装置9内部,感应面板902感应灌装瓶是否干净,当灌装瓶卫生不达标时,警报模块903运行,麦克风905响起警报,工作人员重新清洗消毒,避免灌装完成之后检验出来造成产品浪费,实用性高。本技术把手1、盖子2、装料瓶3、锥形漏管4、手柄5、固定座6、连接座7、传送带8、检测装置9、支撑脚10、警报灯901、感应面板902、警报模块903、外壳904、麦克风905、支撑柱1001、环形面板1002、加固块1003、底座10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饮料加工灌装设备不能确灌装瓶的卫生是否符合标准,灌装完成之后检验出来容易造成产品浪费,实用性低,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警报灯901、感应面板902、警报模块903、外壳904、麦克风905,可以检测灌装瓶是否干净,不干净时警报模块903运行,响起警报,避免灌装完成之后检验出来造成产品浪费,实用性高,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警报灯901底部设有麦克风905,所述的麦克风905与警报灯901相连接,所述的感应面板902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于外壳904内两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的警报模块903安装在与两个感应面板902互相垂直的面板上,所述的警报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所把手(1)、盖子(2)、装料瓶(3)、锥形漏管(4)、手柄(5)、固定座(6)、连接座(7)、传送带(8)、检测装置(9)、支撑脚(10),所述的把手(1)固定设于盖子(2)顶部中央与盖子(2)固定连接,所述的盖子(2)安装在装料瓶(3)顶部与装料瓶(3)活动连接,所述的装料瓶(3)底部设有锥形漏管(4),所述的锥形漏管(4)与装料瓶(3)相通,所述的连接座(7)设于锥形漏管(4)底部,所述的固定座(6)下方设有固定座(6),所述的固定座(6)与固定座(6)固定连接,所述的传送带(8)贯穿检测装置(9)底部连接座(7)相连接,所述的支撑脚(10)设有四个以上并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传送带(8)所在的架子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9)由警报灯(901)、感应面板(902)、警报模块(903)、外壳(904)、麦克风(905)组成,所述的警报灯(901)底部设有麦克风(905),所述的麦克风(905)与警报灯(901)相连接,所述的感应面板(902)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于外壳(904)内两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的警报模块(903)安装在与两个感应面板(902)互相垂直的面板上,所述的警报模块(903)所在的面板与传送带(8)互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加工灌装设备,其结构包括所把手(1)、盖子(2)、装料瓶(3)、锥形漏管(4)、手柄(5)、固定座(6)、连接座(7)、传送带(8)、检测装置(9)、支撑脚(10),所述的把手(1)固定设于盖子(2)顶部中央与盖子(2)固定连接,所述的盖子(2)安装在装料瓶(3)顶部与装料瓶(3)活动连接,所述的装料瓶(3)底部设有锥形漏管(4),所述的锥形漏管(4)与装料瓶(3)相通,所述的连接座(7)设于锥形漏管(4)底部,所述的固定座(6)下方设有固定座(6),所述的固定座(6)与固定座(6)固定连接,所述的传送带(8)贯穿检测装置(9)底部连接座(7)相连接,所述的支撑脚(10)设有四个以上并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传送带(8)所在的架子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9)由警报灯(901)、感应面板(902)、警报模块(903)、外壳(904)、麦克风(905)组成,所述的警报灯(901)底部设有麦克风(905),所述的麦克风(905)与警报灯(90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亦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鸿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