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1472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将煤气化、发电与化学产品生产耦合起来,耦合过程中将各过程物流、能量进行整合,即:从持续排放的CO2中取一定量输入发电系统循环利用,发电产生的水或蒸汽作流化气参与气化反应,其余CO2作为化工原料生产1,3,5‑均三嗪三醇,将1,3,5‑均三嗪三醇化学产品的化工生产和发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CO2循环使用和C原子的充分利用,实现CO2的零排放。解决了现有多联产工艺中大量排放CO2温室气体的关键技术,实现了CO2资源化利用、绿色能源和化学工业的目的。实现CO2和氢气高效有机利用,该方法可以同时实现SO2、NOX、颗粒物及CO2近零排放,而且降低H2发电风险并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属于煤燃烧环保

技术介绍
化石能源占据我国一次能源的85%,其中以煤炭占比最高,约为66%。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SO2、NOX、颗粒物及CO2的过度排放,大气环境质量急剧恶化。虽然通过燃烧后脱除各种污染物可以减少污染;但需要大量设备的投入,而且产生了大量CO2。CO2的排放不仅加剧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同时也导致了碳资源的浪费。氢能因具有能量密度高、热转化效率高、燃烧产物只有水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气或焦炉气由于经济性好,而且氢气提取率与纯度均有很高的水平(参见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现代化工》,2013,33(5):31-35),常被作为适用于工业大规模制氢的化石燃料;如: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清洁、高效,可以实现CO2近零排放(参见IGCC多联产系统工艺路线选择研究,《东北电力技术》,2014,35(8):22-25);但并没有解决纯氢发电风险高及CO2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纯氢气燃烧容易出现燃爆,同时产生较高NOx排放等情况,目前主要参杂碳氢燃料或氮气燃烧。目前CO2资源化利用研究主要是合成甲烷、甲醇、二甲醚或液体燃料等,其主要问题是H2的用量大,过程能耗高且产物生命周期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方法将煤气化、发电与化学产品生产耦合起来,耦合过程中将各过程物流、能量进行整合,即:从持续排放的CO2中取一定量输入发电系统循环利用,发电产生的水或蒸汽作流化气参与气化反应,其余CO2作为化工原料生产1,3,5-均三嗪三醇,将1,3,5-均三嗪三醇化学产品的化工生产和发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CO2循环使用和C原子的充分利用,实现CO2的零排放。解决了现有多联产工艺中大量排放CO2温室气体的关键技术,实现了CO2资源化利用、绿色能源和化学工业的目的。实现CO2和氢气高效有机利用,该方法可以同时实现SO2、NOX、颗粒物及CO2近零排放,而且降低H2发电风险并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工艺中产生的CO2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同时一定量的CO2输回发电系统循环使用,全过程无CO2对外排放;包括步骤如下:(1)化石燃料以水蒸汽作为流化气,在1~10Mpa的压强、1200~160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获得粗转化气,粗转化气在1~10Mpa的压强、180~46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变换反应得到粗变换气;(2)粗变换气经过脱硫、脱碳得到得到高纯氢气,之后经过CO2解析获得高纯度CO2;(3)步骤(2)获得的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取占总氢总量20~50%的氢气及CO2做稀释气输入发电系统中,同时输入氧气混合进行燃烧发电同时产生水,CO2输入量使氢气浓度稀释至20~60%;(4)步骤(2)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剩余所有持续产生的CO2和50~80%的氢气,与空分得到的N2合成固体产品1,3,5-均三嗪三醇;(5)发电剩余的CO2全部输回发电系统循环利用,产生的水或蒸汽作为步骤(1)的流化气参与气化反应。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气化反应在气化炉中进行,气化炉为固定床/移动床气化炉、沸腾床/流化床气化炉或气流床气化炉,所述固定床/移动床气化炉为UGI炉、鲁奇(Lurgi)炉或液态排渣鲁奇(BGL)炉,沸腾床/流化床气化炉为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或鼓泡流化床气化炉,气流床气化炉为Texaco、shell或GSP气化炉。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变换反应在变换炉中进行,变换炉为轴经向变换或列管式温变换炉。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按现有技术进行,参见文献煤气化工艺的比较,《中氮肥》,2001,(1):30-3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脱硫脱碳工序为低温甲醇洗工序、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工序、MEDA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的脱硫脱碳按现有技术进行,参见文献煤气化净化技术选择与比较,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108-11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燃烧发电时CO2、H2、O2流量比为0.1~2.3:1:0.5~0.6,燃空当量比φ=0.8~1.4。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燃烧发电时输入部分空分得到的N2,CO2、N2、H2、O2流量比为0.2~1.3:0.1~1:1:0.5~0.6,燃空当量比φ=0.8~1.4。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发电系统为电站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4)中,合成固体产品1,3,5-均三嗪三醇的CO2、H2、N2体积比为1:1.5~1.7:3.0~3.4。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4)中,合成固体产品1,3,5-均三嗪三醇的具体条件如下:N2和H2首先在15~20MPa,400℃~520℃条件下合成NH3,之后NH3与CO2在10~30MPa、185~190℃条件下首先合成脲液,最后脲液在150~350℃,1~10Mpa合成固体产品1,3,5-均三嗪三醇,同时释放出的NH3返回继续利用,反应器可以为微波反应器、螺旋管反应器,催化剂为氯化铵。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化石能源制氢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实现了SO2、NOX、颗粒物与CO2的近零排放;产生的CO2只需较少量的氢气与易得的N2,合成了CO2含量最高的稳定固体产品;氢气在CO2稀释下进行发电降低了燃烧风险,CO2循环利用无需补充;H2燃烧产生的水可重新返回制氢过程,降低了整个过程的能耗和水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气体排放,同时实现碳资源的高值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简易、高效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工艺中产生的CO2合成化学品,一定量CO2输回发电系统环使用,全过程无CO2对外排放;包括步骤如下:(1)1000吨褐煤(硫分2.03%)以水蒸汽作为流化气,在9.3Mpa的压强和135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获得粗转化气,粗转化气在6.5Mpa的压强和23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变换反应得到粗变换气;(2)粗变换气经过低温甲醇洗工序,首先得到约165吨99.5%浓度的高纯氢气,之后减压解析获得约1076吨99.1%浓度的高纯CO2;(3)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取92吨氢气和1吨CO2,维持进气处氢气与CO2流量比约1:1.5的条件下进入solar土星人20燃气轮机进行燃烧发电,产生220MWh电同时产生约820吨水汽;(4)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剩余全部的1075吨CO2和73吨的氢气,与空分得到的N2合成纯度92.3%的白色固体产品1,3,5-均三嗪三醇约1040吨;(5)发电过程中CO2未消耗,全部在发电系统中循环利用,燃烧产生的水或蒸汽作为步骤(1)的流化气参与气化反应。实施例2一种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工艺中产生的CO2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同时一定量的CO2输回发电系统循环使用,全过程无CO2对外排放;包括步骤如下:(1)化石燃料以水蒸汽作为流化气,在1~10Mpa的压强、1200~160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获得粗转化气,粗转化气在1~10Mpa的压强、180~46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变换反应得到粗变换气;(2)粗变换气经过脱硫、脱碳得到得到高纯氢气,之后经过CO2解析获得高纯度CO2;(3)步骤(2)获得的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取占总氢总量20~50%的氢气及CO2做稀释气输入发电系统中,同时输入氧气混合进行燃烧发电同时产生水,CO2输入量使氢气浓度稀释至20~60%;(4)步骤(2)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剩余所有持续产生的CO2和50~80%的氢气,与空分得到的N2合成固体产品1,3,5‑均三嗪三醇;(5)发电剩余的CO2全部输回发电系统循环利用,产生的水或蒸汽作为步骤(1)的流化气参与气化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工艺中产生的CO2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同时一定量的CO2输回发电系统循环使用,全过程无CO2对外排放;包括步骤如下:(1)化石燃料以水蒸汽作为流化气,在1~10Mpa的压强、1200~160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获得粗转化气,粗转化气在1~10Mpa的压强、180~460℃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变换反应得到粗变换气;(2)粗变换气经过脱硫、脱碳得到得到高纯氢气,之后经过CO2解析获得高纯度CO2;(3)步骤(2)获得的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取占总氢总量20~50%的氢气及CO2做稀释气输入发电系统中,同时输入氧气混合进行燃烧发电同时产生水,CO2输入量使氢气浓度稀释至20~60%;(4)步骤(2)高纯CO2和高纯氢气中,剩余所有持续产生的CO2和50~80%的氢气,与空分得到的N2合成固体产品1,3,5-均三嗪三醇;(5)发电剩余的CO2全部输回发电系统循环利用,产生的水或蒸汽作为步骤(1)的流化气参与气化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气化反应在气化炉中进行,气化炉为固定床/移动床气化炉、沸腾床/流化床气化炉或气流床气化炉,所述固定床/移动床气化炉为UGI炉、鲁奇(Lurgi)炉或液态排渣鲁奇(BGL)炉,沸腾床/流化床气化炉为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或鼓泡流化床气化炉,气流床气化炉为Texaco、shell或GSP气化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零排放、CO2资源化利用的化石能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群柴树王倩孟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