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43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58
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属于扭杆簧试验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扭杆簧检测装置结构复杂且造价昂贵,且只能检测固定规格型号的扭杆簧的问题。可调支柱管的上端与上法兰盘固定连接,扭转端盖通过轴位紧固螺钉安装在上法兰盘上,轴位紧固螺钉位于扭转端盖上的弧形槽内;可调支柱管的下端套在下固定支柱管上,且通过轴销螺钉与下固定支柱管固定,轴销螺钉位于可调支柱管上的长圆孔内,轴销螺钉与可调支柱管的外壁之间设有弧形垫块;下固定支柱管的下端与下法兰盘固定连接,下法兰盘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制造成本低,且能对不同型号规格的扭杆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属于扭杆簧试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提供的的扭杆簧变形角测量装置(机)-扭矩试验机均是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精确控制扭力,测试的旋转角度、旋转速度,目标测定数及暂停时间等功能,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采样快等优点,现有扭矩试验机(测量机)对不同扭臂的扭杆簧装卡不方便,长度伸缩调整范围受设备型号规格的限制,最主要一点是一台测试设备只能测试一件扭杆簧,针对工厂需要同时批量测试的实际需要,如购置多台测试机投资大,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多套同时用于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适于不同形状扭臂不同长度扭杆簧残余变形角的简易测试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扭杆簧检测装置结构复杂且造价昂贵,且只能检测固定规格型号的扭杆簧的问题。所述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包括扭转端盖、可调支柱管、下固定支柱管、固定底座、轴位紧固螺钉、扭臂装夹镶块、弧形垫块和轴销螺钉;所述扭转端盖的上端开有方形孔,扭转端盖的下端面上设有上沉槽孔和沉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端盖(1)、可调支柱管(2)、下固定支柱管(3)、固定底座(4)、轴位紧固螺钉(5)、扭臂装夹镶块(6)、弧形垫块(7)和轴销螺钉(8);所述扭转端盖(1)的上端开有方形孔(11),扭转端盖(1)的下端面上设有上沉槽孔(13)和沉台(14),上沉槽孔(13)位于沉台(14)内;所述扭转端盖(1)的下端面上还开有通透的弧形槽;所述固定底座(4)的上端面上设有下沉槽孔(41);所述可调支柱管(2)的侧壁上开有长圆孔(22);所述下固定支柱管(3)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口(31);所述可调支柱管(2)的上端与上法兰盘(17)固定连接,扭转端盖(1)通过轴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杆簧残余变形角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端盖(1)、可调支柱管(2)、下固定支柱管(3)、固定底座(4)、轴位紧固螺钉(5)、扭臂装夹镶块(6)、弧形垫块(7)和轴销螺钉(8);所述扭转端盖(1)的上端开有方形孔(11),扭转端盖(1)的下端面上设有上沉槽孔(13)和沉台(14),上沉槽孔(13)位于沉台(14)内;所述扭转端盖(1)的下端面上还开有通透的弧形槽;所述固定底座(4)的上端面上设有下沉槽孔(41);所述可调支柱管(2)的侧壁上开有长圆孔(22);所述下固定支柱管(3)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口(31);所述可调支柱管(2)的上端与上法兰盘(17)固定连接,扭转端盖(1)通过轴位紧固螺钉(5)安装在上法兰盘(17)上,轴位紧固螺钉(5)位于扭转端盖(1)上的弧形槽内;所述可调支柱管(2)的下端套在下固定支柱管(3)上,且通过轴销螺钉(8)与下固定支柱管(3)固定,轴销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理金守荣刘明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