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忠胜专利>正文

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307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25
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包括一个壳体(1),内置在壳体(1)上的偏心套(2),套设在偏心套(2)内的内啮合摆线转子副(3)以及通过螺栓(6)分别连接在壳体(1)两侧的上端盖(4)、下端盖(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压缩频率高、流量脉动小、运行稳定、功能多的显著优点,对于卸荷油口与增压油口之间的分流挡位置既定的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调换卸荷油口与增压油口可实现不同的增压或降压倍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在液压回路中可将输入的压力油压力变高或变低,并具备保压功能,属于机械制造液压变换器技术。技术背景工业设备中的液压系统常常各种压力工况并存,在升压回路中,常用两种方法,一是使用双(多)联泵,低压大流量,需要高压时切换到小流量,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液压泵的最高压力较低,限制了液压系统的设计应用。另外一种是用液压增压器,此种液压增压器是多种液压元件的集成,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流量脉动大,价格昂贵。因此,开发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流量脉动小、运行稳定、价格低廉的液体压力变换器能进一步简化液压系统结构,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通过摆线齿轮外转子径向开孔配流,将输入的压力油压力变高或变低,并具有保压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包括一个壳体,内置在壳体上的偏心套,套设在偏心套内的内啮合摆线转子副以及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壳体两侧的上端盖、下端盖;其中: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上端盖台阶、下端盖台阶,在两个台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1),内置在壳体(1)上的偏心套(2),套设在偏心套(2)内的内啮合摆线转子副(3)以及通过螺栓(6)分别连接在壳体(1)两侧的上端盖(4)、下端盖(5);其中:壳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上端盖台阶(1.1)、下端盖台阶(1.2),在两个台阶上均布开设有相互贯通的螺栓孔(1.3),在所述台阶正中心开设有一套孔(1.4);在壳体(1)的一个侧面开设有进油口(1.5)和增压油口(1.6),在其对侧开设有卸荷油口(1.7),该三个油口均与套孔(1.4)贯通,三个油口均设连接螺纹用于与外设设备相连接;在套孔(1.4)位于进油口(1.5)右侧一个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液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1),内置在壳体(1)上的偏心套(2),套设在偏心套(2)内的内啮合摆线转子副(3)以及通过螺栓(6)分别连接在壳体(1)两侧的上端盖(4)、下端盖(5);其中:壳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上端盖台阶(1.1)、下端盖台阶(1.2),在两个台阶上均布开设有相互贯通的螺栓孔(1.3),在所述台阶正中心开设有一套孔(1.4);在壳体(1)的一个侧面开设有进油口(1.5)和增压油口(1.6),在其对侧开设有卸荷油口(1.7),该三个油口均与套孔(1.4)贯通,三个油口均设连接螺纹用于与外设设备相连接;在套孔(1.4)位于进油口(1.5)右侧一个偏角开设有一个外定位半孔(1.8);偏心套(2)在侧面环圆周开设有三个径向分流槽(2.1),三个分流槽(2.1)之间采用三个限流档(2.2)、(2.3)、(2.4)进行连接并分隔,其中两个限流挡(2.3、2.2)分别位于内外转子退出啮合点和进入啮合点的正外侧位置,另一个限流挡(2.4)位于内外转子进入啮合点与退出啮合点之间的外侧位置;三个分流槽(2.1)分别与进油口、卸荷油口和增压油口相通,三个限流挡将进油口、卸荷油口和增压油口分隔成三个相互独立区域;在偏心套最宽处限流档(2.3)的左侧圆周上开设有一个内定位半孔(2.5),该内定位半孔(2.5)与外壳套孔弧面外定位半孔(1.8)组合成一个圆,采用定位销(7)使偏心套与壳体相对位置固定;内啮合摆线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胜
申请(专利权)人:胡忠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