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5698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更加稳定的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在泵体左侧的左内盖板和左外盖板,设置在泵体右侧的右内盖板和右外盖板,所述的泵体、左内盖板、左外盖板、右内盖板和右外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螺栓穿过泵体上的螺栓孔,在所述泵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内齿圈,在所述内齿圈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内齿轮,所述的内齿轮与内齿圈的一侧内壁啮合中心互相互偏离,在所述转轴与所述左内盖板和右内盖板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在所述转轴与所述左外盖板之间设置有骨架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栗,尤其涉及一种内啮合齿轮栗。
技术介绍
内啮合齿轮栗用于输送粘性较大的液体,如润滑油和燃烧油,不宜输送粘性较低的液体,例如:水和汽油等,不宜输送含有颗粒杂质的液体,影响栗的使用寿命,可作为润滑系统油栗和液压系统油栗,广泛用于发动机、汽轮机、离心压缩机、机床以及其他设备。现有的内啮合齿轮栗,内齿轮与齿槽的重合度仅为1.1,一般内齿轮与齿槽的重合度需要高于1.0方能正常啮合,如果将内齿轮与齿槽的重合度设计为1.1,就需要保证绝对的加工精度,对加工精度要求过高,提高了加工成本,否则在啮合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栗体整体噪音过大,栗体的容积率偏低,甚至导致整个栗体的损坏。同时,现有的内啮合齿轮栗栗体结构的导流效果不好,栗体内部的压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更加稳定的内啮合齿轮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啮合齿轮栗,包括:栗体,设置在栗体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在栗体左侧的左内盖板和左外盖板,设置在栗体右侧的右内盖板和右外盖板,所述的栗体、左内盖板、左外盖板、右内盖板和右外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螺栓穿过栗体上的螺栓孔,在所述栗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内齿圈,在所述内齿圈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内齿轮,所述的内齿轮与内齿圈的一侧内壁啮合中心互相互偏离,在所述转轴与所述左内盖板和右内盖板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在所述转轴与所述左外盖板之间设置有骨架密封,在所述栗体与左内盖板和右侧的右内盖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的内齿圈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内齿轮相互配合的齿槽,在所述的内齿圈的齿圈周围均匀设置有若干齿槽相互连通的进油孔,在所述内齿圈内壁与内齿轮之间设置外弧形限位板、内弧形限位板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孔固定在左内盖板和右内盖板上,在所述内弧形限位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在所述外弧形限位板与内弧形限位板之间的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条和弹簧片,在弹簧片力的作用下内弧形限位板的内表面与内齿轮紧密贴合,外弧形限位板的外表面与内齿圈紧密贴合,所述的外弧形限位板、内弧形限位板将内齿圈内壁与内齿轮之间分为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的高压腔通过内齿圈上进油孔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的低压腔通过内齿圈上进油孔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在所述的内齿圈与左内盖板之间设置有左配流盘,在所述内齿圈与右内盖板之间设置有右配流盘,所述的右配流盘与左配流盘的结构相同,在所述右配流盘上设置有圆形密封补偿进油口和头部带尖密封补偿出油口,在所述右配流盘上设置有与转轴相配合的轴孔和与定位板右端相互配合的安装槽,在所述右配流盘右端的右内盖板上设置有与圆形密封补偿进油口和头部带尖密封补偿出油口相通的回油腔,在所述右配流盘与右内盖板之间回油腔边缘上设置密封圈,在右内盖板上设置有与转轴相互配合的轴孔和与螺栓相互配合螺栓孔,所述出油口处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调压槽,在所述栗体的内腔中的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在所述导向块的上端设置有斜面,在所述导向块的侧面设置有导向侧面,所述两个支撑块之间的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通道;所述内齿轮与齿槽的之间的重合度为1.4。本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内啮合齿轮栗,内齿轮与齿槽的重合度达到1.4,内齿轮变高,齿轮重合线变长,对齿轮的加工精度要求有所下降,降低了加工成本,保证齿轮能够正常啮合,保证在啮合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降低了栗体整体噪音,保证了栗体的容积率,密封效果好,耐磨性能优越,压力高而且稳定、使用寿命长,支撑导流效果好,使栗体内部的压力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啮合齿轮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右内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右配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两支撑块在栗体内部设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栗体,2、进油口,3、出油口,4、左内盖板,5、左外盖板,6、右内盖板,61、轴孔,62、螺栓孔,7、右外盖板,8、固定螺栓,9、螺母,10、内齿圈,11、转轴,111、螺栓孔,12、内齿轮,13、滑动轴承,14、骨架密封,15、密封圈,16、齿槽,17、进油孔,18、外弧形限位板,19、内弧形限位板,20、定位板,21、安装孔,22、安装槽,23、密封条,24、弹簧片,25、高压腔,26、低压腔,27、左配流盘,28、右配流盘,29、圆形密封补偿进油口,30、头部带尖密封补偿出油口,31、轴孔,32、安装槽,33、回油腔,34、密封圈,35、调压槽,36、内腔,37、支撑块,38、导向块,39斜面,40、导向侧面,41、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内啮合齿轮栗,包括:栗体1,设置在栗体1上的进油口 2和出油口 3,设置在栗体1左侧的左内盖板4和左外盖板5,设置在栗体1右侧的右内盖板6和右外盖板7,所述的栗体1、左内盖板4、左外盖板5、右内盖板6和右外盖板7通过固定螺栓8和螺母9固定连接,螺栓8穿过栗体1上的螺栓孔111,在所述栗体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内齿圈10,在所述内齿圈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1,在转轴11上设置有内齿轮12,所述的内齿轮12与内齿圈10的一侧内壁啮合中心互相互偏离,在所述转轴11与所述左内盖板4和右内盖板6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13,在所述转轴11与所述左外盖板5之间设置有骨架密封14,在所述栗体1与左内盖板4和右侧的右内盖板6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5,在所述的内齿圈10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内齿轮12相互配合的齿槽16,在所述的内齿圈10的齿圈周围均匀设置有若干齿槽16相互连通的进油孔17,在所述内齿圈10内壁与内齿轮12之间设置外弧形限位板18、内弧形限位板19和定位板20,所述定位板20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孔21固定在左内盖板4和右内盖板6上,在所述内弧形限位板19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2,在所述外弧形限位板18与内弧形限位板19之间的安装槽22内设置有密封条23和弹簧片24,在弹簧片24力的作用下内弧形限位板19的内表面与内齿轮12紧密贴合,外弧形限位板18的外表面与内齿圈10紧密贴合,所述的外弧形限位板18、内弧形限位板19将内齿圈10内壁与内齿轮12之间分为高压腔25和低压腔26,所述的高压腔25通过内齿圈10上进油孔17与所述进油口 2相连通,所述的低压腔26通过内齿圈10上进油孔17与所述出油口 3相连通,在所述的内齿圈10与左内盖板4之间设置有左配流盘27,在所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1),设置在泵体(1)上的进油口(2)和出油口(3),设置在泵体(1)左侧的左内盖板(4)和左外盖板(5),设置在泵体(1)右侧的右内盖板(6)和右外盖板(7),所述的泵体(1)、左内盖板(4)、左外盖板(5)、右内盖板(6)和右外盖板(7)通过固定螺栓(8)和螺母(9)固定连接,螺栓(8)穿过泵体(1)上的螺栓孔(111),在所述泵体(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内齿圈(10),在所述内齿圈(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1),在转轴(11)上设置有内齿轮(12),所述的内齿轮(12)与内齿圈(10)的一侧内壁啮合中心互相互偏离,在所述转轴(11)与所述左内盖板(4)和右内盖板(6)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13),在所述转轴(11)与所述左外盖板(5)之间设置有骨架密封(14),在所述泵体(1)与左内盖板(4)和右侧的右内盖板(6)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5),在所述的内齿圈(10)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内齿轮(12)相互配合的齿槽(16),在所述的内齿圈(10)的齿圈周围均匀设置有若干齿槽(16)相互连通的进油孔(17),在所述内齿圈(10)内壁与内齿轮(12)之间设置外弧形限位板(18)、内弧形限位板(19)和定位板(20),所述定位板(20)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孔(21)固定在左内盖板(4)和右内盖板(6)上,在所述内弧形限位板(19)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2),在所述外弧形限位板(18)与内弧形限位板(19)之间的安装槽(22)内设置有密封条(23)和弹簧片(24),在弹簧片(24)力的作用下内弧形限位板(19)的内表面与内齿轮(12)紧密贴合,外弧形限位板(18)的外表面与内齿圈(10)紧密贴合,所述的外弧形限位板(18)、内弧形限位板(19)将内齿圈(10)内壁与内齿轮(12)之间分为高压腔(25)和低压腔(26),所述的高压腔(25)通过内齿圈(10)上进油孔(17)与所述进油口(2)相连通,所述的低压腔(26)通过内齿圈(10)上进油孔(17)与所述出油口(3)相连通,在所述的内齿圈(10)与左内盖板(4)之间设置有左配流盘(27),在所述内齿圈(10)与右内盖板(6)之间设置有右配流盘(28),所述的右配流盘(28)与左配流盘(27)的结构相同,在所述右配流盘(28)上设置有圆形密封补偿进油口(29)和头部带尖密封补偿出油口(30),在所述右配流盘(28)上设置有与转轴(11)相配合的轴孔(31)和与定位板(20)右端相互配合的安装槽(32),在所述右配流盘(28)右端的右内盖板(6)上设置有与圆形密封补偿进油口(29)和头部带尖密封补偿出油口(30)相通的回油腔(33),在所述右配流盘(28)与右内盖板(6)之间回油腔(33)边缘上设置密封圈(34),在右内盖板(6)上设置有与转轴(11)相互配合的轴孔(61)和与螺栓(8)相互配合螺栓孔(62),所述出油口(3)处泵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调压槽(3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体(1)的内腔(36)中的泵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块(37),在所述支撑块(37)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38),在所述导向块(38)的上端设置有斜面(39),在所述导向块(38)的侧面设置有导向侧面(40),所述两个支撑块(37)之间的泵体(41)的内壁上设置有通道(41);所述内齿轮(12)与齿槽(16)的之间的重合度为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业刚吴庆标焦磊危志飞郑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驰翔精密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