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铬-钼合金的时效处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803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含12%-19%铬和18%-23%钼的Ni-Cr-Mo合金进行单步骤热处理的工艺,与根据现有技术时效硬化后的类似合金相比,该工艺能使处理的合金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高的抗拉强度和其它可比的机械性能,整个处理工艺在至少4小时,且优选小于50小时内完成。但是,该工艺只适用于那些其中的合金元素的存在量满足本申请中公开的公式的合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铬含量为12-19重量%的镍-铬-钼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时效硬化是冶金工业中使用的一种工艺,可以使合金成分具有更高的强度,这可用本领域常用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缺口应力断裂试验测定。许多应用领域需要高抗拉强度和低热膨胀性能的结合。其中的一个领域是航空航天工业。另一个领域是固定式燃汽轮机中使用的密封环。高抗拉强度和延展性的结合对于螺栓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这些领域中要求金属制品多种操作条件和性能参数,所以使用了各种时效硬化方法。一种常用的技术是将合金加热到选择的高温,使合金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将合金冷却到室温。对于某些合金组合物,可以将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冷却,再加热到第二个温度,再冷却。美国专利3871928中公开了这些工艺的一些例子。合金时效硬化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合金的组成。对于所有可时效硬化的工业合金,工业上已经将时效硬化的温度和时间标准化,因为大家已经知道,这样的温度和时间能够使其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对于高铬含量,即铬含量大于12%的Ni-Cr-Mo合金,本领域中一般的观点是除初次退火外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机械性能是不实际的,因为需要的时间长(几百至几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铬-钼合金,由下述元素构成: 12%-19%的铬; 18%-23%的钼; 最高3%的铁; 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元素的合金元素:铝、硼、碳、钴、铜、铪、铁、锰、铌、硅、钽、钨、钒和锆;和 余量的镍及杂质; 其中,合金的P值为31.2-35.9,P值定义为: P=2.46Al+0.19Co+0.83Cr-0.16Cu+0.39Fe+0.59Mn+1.0Mo+0.81Zr+2.15Si+1.06V+0.39W+0.68Nb+0.52Hf+0.45Ta+1.35Ti 将合金在约593℃至约718℃下时效硬化至少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M小派克DL克拉斯卓姆
申请(专利权)人:海恩斯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