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镍钴氧化物与非晶合金的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世界范围内的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气候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各国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然而,储能装置对于能源的储存和利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合适的储能装置如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装置是电化学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的重要基础。随着整个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我们使用的储能载体向着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等方向发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对具有充放电迅速、高比功率、使用寿命长、环境无污染等优点的电化学电容器展开研究,目前电化学电容器已成为电化学能源领域开发的热点之一。电极材料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电容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氧化钌是性能最为优异的电容器电极材料,但由于其高昂的成本严重制约了它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发展与应用。因此,开发成本低廉且电容特性良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成为趋势所向,氧化镍、氧化钴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大的功率密度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极包括非晶合金基体和镍钴氧化物表层;其由非晶合金条带经过电化学腐蚀制备而成,在非晶合金基体上形成多孔结构的镍钴氧化物表层;所述非晶合金条带的化学成分为Al80‑xNi10Co4CuxY6,并且满足1≤x≤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极包括非晶合金基体和镍钴氧化物表层;其由非晶合金条带经过电化学腐蚀制备而成,在非晶合金基体上形成多孔结构的镍钴氧化物表层;所述非晶合金条带的化学成分为Al80-xNi10Co4CuxY6,并且满足1≤x≤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条带的厚度为20~50μm;所述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其孔的尺寸范围为30~70nm。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晶合金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纯度不低于99.5%的原材料,将纯元素按照该合金成分进行配比;把配好的原材料利用真空电弧炉熔炼,反复熔炼直至合金成分均匀,进而形成母合金锭;(2)将步骤(1)的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杨浩,赵慧,李维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