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构件的热处理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79922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具有主表面的铝合金构件(1)热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a)对铝合金构件(1)进行固溶热处理,(b)对铝合金构件淬火,以及(c)在预时效热处理步骤中再加热铝合金构件。通过将铝合金构件(1)保持紧靠加热板(12)来进行预时效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依照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以及用于执行预时效热处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构件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预时效热处理步骤,以及涉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技术介绍
由可热处理的铝合金制造的铝合金构件用在涉及相对高强度、高韧性和耐蚀性的多种应用中,如飞机机身、车用构件和其他应用中。为了制造铝合金构件,例如,片材或板,铝合金或者直接冷硬铸造为铸锭,或者连续铸造为厚的带材形式,然后将其热轧和/或冷轧成所需厚度。铝合金构件然后经历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涉及将金属加热至适当高温(如450-580℃),从而使所有可溶的合金组分溶解在固溶体中,所述合金组分在热轧和/或冷轧过程中从母金属中析出。为了把这些组分保持在固溶物中,金属被快淬到环境温度,以产生过饱和固溶体。通常,然后通过将金属在室温,或者保持在更高的温度来加速效果,保持一段时间来使金属时效硬化或者沉淀硬化,从而通过原子在过饱和固溶体内的扩散来使细小析出物自发形成,由此它们形成微小晶簇或“区”。还知道,还可通过使铝合金构件在淬火之后再次热处理来进一步改善铝合金构件的特性。在这种所谓的“预时效”热处理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中的一些原子从晶格结构出来,并形成微小晶簇形成所用的晶种。这起到使微结构稳定化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具有主表面的铝合金构件(1)热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a)对铝合金构件(1)进行固溶热处理,b)对铝合金构件(1)淬火,c)在预时效热处理步骤中,再加热淬火后的铝合金构件(1),并且其中,通过将铝合金构件 (1)的主表面联结到加热板(12)的主表面上来执行预时效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G克勒普夫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勒里斯铝业科布伦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