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异紫蒽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114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异紫蒽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结构式:式1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独自为H、‑Cl、‑Br、‑I、‑CN、‑CF3、C1‑C24烷基、C3‑C24环烷基、C1‑C24烷氧基、C1‑C24烷基取代的芳基、卤代的C1‑C24烷基、卤代的C3‑C24环烷基或卤代的C1‑C24烷氧基;R17、R18独自为H、C1‑C24烷基、C3‑C24环烷基、C1‑C24烷基取代的芳基、卤代的C1‑C24烷基或卤代的C3‑C24环烷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化合物具有摩尔消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溶解性好等特点,可应用于染料和光电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四溴苝类衍生物为原料首次合成了该类化合物,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

ISO - anthrac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Alkyl substituted aryl, halogenated C1 C24 alkyl, halogenated C3 C24 ring alkyl or halogenated C1 C24 alkoxy; R17 and R18 alone are H, C1, C24 alkyl, C3 carbonate, alkyl substituent aryl, halogenated alkyl alkyl or halogenated cyclic alkyl alkyl.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mpound. The compound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and good solubility, and can be applied to dyes and photoelectric materials. The compound is synthesized with four brominated perylene derivatives as raw material for the first tim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icity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紫蒽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功能材料,具体涉及一类异紫蒽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功能材料。
技术介绍
有机荧光染料在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有机荧光功能化合物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荧光涂料与颜料、人造纤维和塑料的荧光染料、有机闪烁器等领域。用于电致发光,光学传感器等领域的高效荧光材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些应用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吸引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被认为是新一代显示技术中最具竞争力的技术。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在电压特性、发光效率、发光亮度、响应速度、器件重量以及观赏视角等方面与传统的显示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且应用前景广阔。除此之外,OLED材料与无机发光材料和许多液晶显示材料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良特性,如有机发光材料颜色选择范围更宽,实现了蓝光到红光的全彩显示。基于红、绿、蓝三基色的全彩显示方案,且实用化的材料,应具有均匀致密成膜性、良好的热稳定性、饱和色纯度、高荧光量子效率、窄发射谱带等优良特性,高性能的绿色和蓝色发光材料已经可实用化,但是红色发光材料的进展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异紫蒽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异紫蒽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结构式:

【技术特征摘要】
1.异紫蒽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结构式:式1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独自为H、-Cl、-Br、-I、-CN、-CF3、C1-C24烷基、C3-C24环烷基、C1-C24烷氧基、C1-C24烷基取代的芳基、卤代的C1-C24烷基、卤代的C3-C24环烷基或卤代的C1-C24烷氧基;R17、R18独自为H、C1-C24烷基、C3-C24环烷基、C1-C24烷基取代的芳基、卤代的C1-C24烷基或卤代的C3-C24环烷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紫蒽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4、R5、R12、R13独自为C1-C24烷氧基;R4、R5、R12、R13优选选自相同取代基,进一步优选为丁氧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紫蒽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3、R6、R11、R14独自为C1-C24烷氧基;R3、R6、R11、R14优选选自相同取代基,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紫蒽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2、R10选自相同取代基;R1、R9选自相同取代基;R8、R16选自相同取代基;R7、R15选自相同取代基;R1、R2、R15、R16进一步优选为H。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异紫蒽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17、R18独自选自C1-C24烷基或C7-C24烷基取代的芳基;R17、R18优选选自相同取代基。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异紫蒽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式2化合物与卤代试剂发生反应,制得式3化合物;步骤(2):式6化合物的合成:方式-1:式3化合物与式4-A和式4-B的硼酸类化合物发生铃木-宫浦反应,制得式5-A化合物;式5-A化合物还原,制得式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泽兵陈娴郭靖袁林罗胜联吴继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