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8939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属于起吊运输装置领域,以解决目前回风巷通过人工拖曳方式输送维护件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易损坏新配件等问题。包括上导向滑动轨道、链条、卸扣、上下轨道连接机构、下承载轨道、起吊机构、行走液压缸和两个制动机构,上导向滑动轨道通过链条及卸扣与设置于回风巷中的超前支护支架的吊装孔连接,下承载轨道设置于上导向滑动轨道下面,且上导向滑动轨道与下承载轨道之间通过上下轨道连接机构连接;起吊机构、两个制动机构和行走液压缸设置于下承载轨道下面,且第一制动机构与起吊机构的前端连接,起吊机构的后端与行走液压缸活塞杆的端头连接,行走液压缸的后端与第二制动机构连接。

Lift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maintenance unit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equipment in air return La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fting transport device for the maintenance parts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equipment in the return air la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he lifting transport de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labor intensity, low working efficiency and easy damage to new accessories by transporting maintenance parts by manual towing way in the return air lane. It includes the upper guide sliding track, the chain, the unloading buckle, the upper and lower track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lower bearing track,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walking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two brake mechanisms. The upper guide sliding t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hole of the front support support set in the return air lane through the chain and the unloading button, and the lower bearing track is set on the upper guide slide rail. Under the road, the upper guide sliding track and the lower bearing track are connected by the upper and lower orbit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two brake mechanism and the walking hydraulic cylinder are set under the lower bearing track, and the first brak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walking hydraulic cylinder. The rear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rak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吊运输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采煤工艺的飞速发展,回风巷综采设备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同时也加剧了这些设备易损件的更换频率。当综采设备的配件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新配件通过回风巷安全送至工作面,而旧的配件也需要通过回风巷送出至运输巷。这些新配件或旧配件即为回风巷综采设备的维护件。目前,在回风巷道中,超前支护支架区段由于不能铺设固定的运输轨道,使得维护件的运输在此区段只能通过人工拖曳的方式进行。由于很多维护件的重量达到1t以上,甚至2t,人工拖曳的方式不仅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很容易损坏新配件,经常会出现新配件运到位后已经被磨损或碰坏的情况。另外,由于工作面防爆安全的原因,不宜采用电动葫芦等运输设备。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回风巷的输送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装置,来满足矿井现代化机械高速开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回风巷通过人工拖曳方式输送维护件的方式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容易损坏新配件及不宜使用电动葫芦等运输设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包括上导向滑动轨道、链条、卸扣、上下轨道连接机构、下承载轨道、起吊机构、行走液压缸和两个制动机构,所述上导向滑动轨道通过链条及卸扣与设置于回风巷中的超前支护支架的吊装孔连接,下承载轨道设置于上导向滑动轨道下面,且上导向滑动轨道与下承载轨道之间通过上下轨道连接机构连接;起吊机构、两个制动机构和行走液压缸设置于下承载轨道下面,且第一制动机构与起吊机构的前端连接,起吊机构的后端与行走液压缸活塞杆的端头连接,行走液压缸的后端与第二制动机构连接。可选地,所述上下轨道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车轮组、支撑架、第一承载轴和第一销轴;所述支撑架呈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车轮组设置于支撑架上部的两个角处,且第一车轮组通过第一承载轴与支撑架连接,第一车轮组用于在上导向滑动轨道上行走;第一销轴设置于支撑架下部的角处,支撑架的下端通过第一销轴与下承载轨道连接。可选地,所述起吊机构包括起吊承载结构架、钢丝绳、动滑轮、导向靴、动滑轮承载轴、液压缸杆连接座、钢丝绳合金压头、第一钢丝绳用套环、第二钢丝绳用套环、第二车轮组、第二承载轴、车轮组承载结构架、第二销轴、起重液压缸、吊钩组件、钢丝绳夹、定滑轮承载轴和定滑轮;所述第二车轮组通过第二承载轴固定于车轮组承载结构架上部的两边,且第二车轮组用于在下承载轨道上行走;车轮组承载结构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于起吊承载结构架上边的中部;动滑轮通过动滑轮承载轴设置于起吊承载结构架一边的中部,导向靴通过螺栓固定于动滑轮承载轴端部,且导向靴在起吊承载结构架上的导向槽内滑动;液压缸杆连接座的一端与动滑轮承载轴连接;定滑轮通过定滑轮承载轴固定于起吊承载结构架下边的中部;起重液压缸的尾部固定在起吊承载结构架另一边的中部,起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液压缸杆连接座尾端螺纹连接;第一钢丝绳用套环通过销轴固定于起吊承载结构架上边的中部并位于起重液压缸上方;钢丝绳的绳头套入第一钢丝绳用套环并通过钢丝绳合金压头压紧,钢丝绳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并穿入吊钩组件上部设置的第二钢丝绳用套环后,通过钢丝绳夹固定。可选地,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第三车轮组、第三承载轴、主承载架和两副制动器,每副制动器包括两个制动摩擦块支撑座、两个弹性圆柱销、两个制动摩擦块、两个力臂板、若干个第三销轴、两个弹簧限位挡板、锁紧弹簧和单作用液压缸;所述第三车轮组通过第三承载轴装在主承载架的上部两端,且第三车轮组用于在下承载轨道上行走;每副制动器中,两个力臂板的中部通过第三销轴与主承载架下端设置的支板连接,制动摩擦块支撑座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力臂板的上部连接,制动摩擦块支撑座的另一端嵌入主承载架上部设置的导向孔内,制动摩擦块设在制动摩擦块支撑座的另一端且制动摩擦块与制动摩擦块支撑座之间通过弹性圆柱销连接,单作用液压缸的两端通过第三销轴分别与两个力臂板的下部连接,两个弹簧限位挡板设置于单作用液压缸两边,锁紧弹簧置于单作用液压缸外部并位于两个弹簧限位挡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链条及卸扣将上导向滑动轨道与设置于回风巷中的超前支护支架的吊装孔连接起来,并通过设置下承载轨道、起吊机构、行走液压缸和制动机构,通过起吊机构、行走液压缸和制动机构在下承载轨道上的行走来对维护件进行起吊和运输,从而提供一种在回风巷中对维护件进行起吊和运输的装置,因而无需人工实现维护件的起吊和运输,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新配件损坏的概率。因此,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新配件损坏的概率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下轨道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起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和B-B局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包括上导向滑动轨道1、链条2、卸扣3、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下承载轨道6、起吊机构7、行走液压缸10和两个制动机构8、9,所述上导向滑动轨道1通过链条2及卸扣3与设置于回风巷中的超前支护支架38的吊装孔连接,下承载轨道6设置于上导向滑动轨道1下面,且上导向滑动轨道1与下承载轨道6之间通过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连接;起吊机构7、两个制动机构8、9和行走液压缸10设置于下承载轨道6下面,且第一制动机构8与起吊机构7的前端连接,起吊机构7的后端与行走液压缸10活塞杆的端头连接,行走液压缸10的后端与第二制动机构9连接。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包括第一车轮组19、支撑架28、第一承载轴20和第一销轴5;所述支撑架28呈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车轮组19设置于支撑架28上部的两个角处,且第一车轮组19通过第一承载轴20与支撑架28连接,第一车轮组19用于在上导向滑动轨道1上行走;第一销轴5设置于支撑架28下部的角处,支撑架28的下端通过第一销轴5与下承载轨道6连接。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起吊机构7包括起吊承载结构架11、钢丝绳12、动滑轮13、导向靴14、动滑轮承载轴15、液压缸杆连接座16、钢丝绳合金压头17、第一钢丝绳用套环18、第二钢丝绳用套环18'、第二车轮组39、第二承载轴40、车轮组承载结构架21、第二销轴22、起重液压缸23、吊钩组件24、钢丝绳夹25、定滑轮承载轴26和定滑轮27;所述第二车轮组39通过第二承载轴40固定于车轮组承载结构架21上部的两边,且第二车轮组39用于在下承载轨道6上行走;车轮组承载结构架21通过第二销轴22固定于起吊承载结构架11上边的中部;动滑轮13通过动滑轮承载轴15设置于起吊承载结构架11一边的中部,导向靴14通过螺栓固定于动滑轮承载轴15端部,且导向靴14在起吊承载结构架11上的导向槽内滑动;液压缸杆连接座16的一端与动滑轮承载轴15连接;定滑轮27通过定滑轮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向滑动轨道(1)、链条(2)、卸扣(3)、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下承载轨道(6)、起吊机构(7)、行走液压缸(10)和两个制动机构(8、9),所述上导向滑动轨道(1)通过链条(2)及卸扣(3)与设置于回风巷中的超前支护支架(38)的吊装孔连接,下承载轨道(6)设置于上导向滑动轨道(1)下面,且上导向滑动轨道(1)与下承载轨道(6)之间通过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连接;起吊机构(7)、两个制动机构(8、9)和行走液压缸(10)设置于下承载轨道(6)下面,且第一制动机构(8)与起吊机构(7)的前端连接,起吊机构(7)的后端与行走液压缸(10)活塞杆的端头连接,行走液压缸(10)的后端与第二制动机构(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向滑动轨道(1)、链条(2)、卸扣(3)、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下承载轨道(6)、起吊机构(7)、行走液压缸(10)和两个制动机构(8、9),所述上导向滑动轨道(1)通过链条(2)及卸扣(3)与设置于回风巷中的超前支护支架(38)的吊装孔连接,下承载轨道(6)设置于上导向滑动轨道(1)下面,且上导向滑动轨道(1)与下承载轨道(6)之间通过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连接;起吊机构(7)、两个制动机构(8、9)和行走液压缸(10)设置于下承载轨道(6)下面,且第一制动机构(8)与起吊机构(7)的前端连接,起吊机构(7)的后端与行走液压缸(10)活塞杆的端头连接,行走液压缸(10)的后端与第二制动机构(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轨道连接机构(4)包括第一车轮组(19)、支撑架(28)、第一承载轴(20)和第一销轴(5);所述支撑架(28)呈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车轮组(19)设置于支撑架(28)上部的两个角处,且第一车轮组(19)通过第一承载轴(20)与支撑架(28)连接,第一车轮组(19)用于在上导向滑动轨道(1)上行走;第一销轴(5)设置于支撑架(28)下部的角处,支撑架(28)的下端通过第一销轴(5)与下承载轨道(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风巷综采设备维护件的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构(7)包括起吊承载结构架(11)、钢丝绳(12)、动滑轮(13)、导向靴(14)、动滑轮承载轴(15)、液压缸杆连接座(16)、钢丝绳合金压头(17)、第一钢丝绳用套环(18)、第二钢丝绳用套环(18')、第二车轮组(39)、第二承载轴(40)、车轮组承载结构架(21)、第二销轴(22)、起重液压缸(23)、吊钩组件(24)、钢丝绳夹(25)、定滑轮承载轴(26)和定滑轮(27);所述第二车轮组(39)通过第二承载轴(40)固定于车轮组承载结构架(21)上部的两边,且第二车轮组(39)用于在下承载轨道(6)上行走;车轮组承载结构架(21)通过第二销轴(22)固定于起吊承载结构架(11)上边的中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保福张延军戚其松白峭峰薛爱文武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