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好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83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三轮车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架、底盘架、货箱架和车头支撑杆,所述的车头架位于底盘架的前端,货箱架位于底盘架的尾端,所述的底盘架包括主梁、位于主梁两侧与主梁平行布置的边梁,所述的边梁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前弯部和后弯部;所述的车头架由边梁的前弯部与一体成型的弯梁焊接而成,在所述的前弯部中间焊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的边梁的后弯部与货箱架连接,支撑货箱架,此车头架结构简单、焊接点少、均匀对称、一体成型,制成的车头架、质量轻、抗碰撞强度高;车头架的边梁直接与车头架和底盘架一体连接,能够显著提高三轮车车架的整体抗碰撞强度和牢固度、且由于焊缝较少,焊缝开裂率低。

A new type of tricycl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ree wheel frame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new type of tricycle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headframe, a chassis frame, a cargo box and a head support pole. The headstock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chassis frame, and the container rack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chassis frame. The chassis frame includes the main beam and is parallel to the main beam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eam. The side beam is arranged up to form a front bend and a back bend; the head frame is welded by a front bend of the side beam and a integrated curved beam, and a first beam and a second beam are wel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ront bend. The back bend of the side bea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rgo box to support the container frame. The frame structure is simple, little welding point, uniform symmetry and integrated molding. The head frame of the car is made with light weight and high impact strength; the side beam of the head frame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frame and chassis frame,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verall anti collision strength and firmness of the tricycle frame, and because the weld is less, the weld seam cracking rate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
本技术属于三轮车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
技术介绍
电动三轮车因为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停车方便,并且载人载物方便的特点,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电动三轮车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三轮车的车架由车头架、底盘架和货箱架焊接而成。现有的三轮车车头架,主要采用两根下弯梁对称焊接在主梁的左右两侧,这种结构强度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车头断裂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1)车头架由多根钢板焊接而成、且与底盘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这种类型的车头架焊点多、强度低;(2)三轮车在行进过程中要受到风的阻力,且不断的转弯、变道,在转弯和变道的过程中风施加在主梁两侧下弯梁的阻力不相同,由此产生较大的侧向力,容易造成外侧的下弯梁与主梁的焊缝开裂,严重的会造成与下弯梁连接的其他结构一起撕裂,威胁驾驶人员和路人的行车安全。另外,随着三轮摩托车的承载性能逐步增大,造成车架侧向扭动加剧,使车把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行驶抖动过大。为克服侧向力的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在加强板、下弯梁和前立管之间焊接加强片,或者在前立管和加强板之间的焊口上焊接加强片来解决抗侧向力强度低的问题,虽然强度有所提高,但焊缝杂乱,不够美观,而且不能完全满足抗侧向力的强度需求。因此,如何对车头架结构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头架强度高、车头架抗侧向强度高、底盘架承载能力大、且坚固耐用、外形美观的新型三轮车车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架、底盘架、货箱架和车头支撑杆,所述的车头架位于底盘架的前端,货箱架位于底盘架的尾端,所述的底盘架包括主梁、位于主梁两侧与主梁平行布置的边梁,所述的边梁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前弯部和后弯部;所述的车头架由边梁的前弯部与一体成型的弯梁焊接而成,在所述的前弯部中间焊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的边梁的后弯部与货箱架连接,支撑货箱架。进一步,所述的车头支撑杆一端与主梁的端部焊接,另一端与前立管焊接,所述的前立管置于弯梁和第一横梁的空隙、以伸出车头架。进一步,所述的车头支撑杆与前立管焊接处的正下方焊接加强板。进一步,所述的加强板为三角形板,一侧边连接车头支撑杆、一侧边连接前立管,另一侧边置于第一横梁上。进一步,所述的车头支撑杆与加强板的连接处焊接加固梁,所述的加固梁的一端与加强板焊接,另一端与底盘架焊接。进一步,所述的加强板、加固梁与第一横梁的接触处焊接固定。进一步,所述的主梁后端向上弯曲与货箱架连接,支撑货箱架。进一步,所述的边梁的外侧焊接有侧耳梁。进一步,所述的主梁的后端向上弯曲呈L形。进一步,所述的主梁和边梁通过连接管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三轮车车头架以底盘架的边梁的前弯部为主体,在前弯部上焊接一体成型的弯梁,然后在车头架上焊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制成三轮车车架的车头架的基本结构。此种车头架结构简单、焊接点少、且由于是一体成型结构,制成的车头架的质量轻且抗碰撞强度高,显著地,本技术所述的三轮车车头架整体呈田字形,上、下、左、右均匀对称布置,能够显著增强车头架的抗侧向力性能。通过车头架的边梁直接与车头架和底盘架一体连接,减少了焊接点,能够显著提高三轮车车架的整体抗碰撞强度和牢固度、且由于焊缝较少,焊缝开裂率低。边梁的外侧焊接有侧耳梁,增加了驾驶位空间且如果发生碰撞则可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本新用新型所述的三轮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三轮车车架的侧视图;图中:1、弯梁;2、加强板;3、前立管;4、第一横梁;5、加固梁;6、第二横梁;7、车头支撑杆;8、主梁;9、边梁;901、前弯部;902、后弯部;11、侧耳梁;12、支撑架横梁;14、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可以完全满足在行驶过程中对于抗侧向力强度的需求,而且承载能力大、坚固耐用、外形美观。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架、底盘架、货箱架和车头支撑杆7,所述的车头架位于底盘架的前端,货箱架位于底盘架的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架包括主梁8、位于主梁8两侧与主梁8平行布置的边梁9,所述的边梁9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前弯部901和后弯部902;所述的车头架由边梁9的前弯部901与一体成型的弯梁1焊接而成,在所述的前弯部901中间焊接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6,所述的边梁9的后弯部902与货箱架连接,支撑货箱架。本技术所述的三轮车车头架以底盘架的边梁9的前弯部901为主体,在前弯部901上焊接一体成型的弯梁1,然后在车头架上焊接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6,制成三轮车车架的车头架的基本结构。此种车头架结构简单、焊接点少、且由于是一体成型结构,制成的车头架的质量轻且抗碰撞强度高,显著地,本技术所述的三轮车车头架整体呈田字形,上、下、左、右均匀对称布置,能够显著增强车头架的抗侧向力性能。通过车头架的边梁直接与车头架和底盘架一体连接,减少了焊接点,能够显著提高三轮车车架的整体抗碰撞强度和牢固度、且由于焊缝较少,焊缝开裂率低。本技术的车头支撑杆7直接与底盘架连接,车头在转弯、变道和扭动的过程中,对车头架的作用力较小。进一步,所述的车头支撑杆7一端与主梁8的端部焊接,另一端与前立管3焊接,所述的前立管3置于弯梁1和第一横梁4的空隙、以伸出车头架。具体地,所述的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6垂直于前弯部901。进一步,为了增强车头支撑架7的强度,在所述的车头支撑杆7与前立管3焊接处的正下方焊接加强板3。具体地,所述的加强板3为三角形板,一侧边连接车头支撑杆7、一侧连接加强板3,另一侧边置于第一横梁4上。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车头支撑杆7与加强版3的连接处焊接加固梁5,所述的加固梁5的一端与加强板3焊接,另一端与底盘架焊接。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加强板3、加固梁5与第一横梁4的接触处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进一步,所述的主梁8的后端向上弯曲与货箱架连接,支撑货箱架。进一步,所述的货箱架为框架结构,由平行布置的两条L型的支撑架边梁12通过连接管焊接而成,所述的连接管垂直焊接于支撑架边梁12的长边,支撑架边梁12的短边与边梁9焊接为一体。进一步,所述的边梁9的外侧焊接有侧耳梁11,用于增大驾驶空间且增强底盘架的强度。进一步,所述的主梁8的后端向上弯曲呈L形,所述的L型的短边用于支撑货箱架。进一步,所述的三轮车车架的材质为方钢。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新型三轮车车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架、底盘架、货箱架和车头支撑杆(7),所述的车头架位于底盘架的前端,货箱架位于底盘架的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架包括主梁(8)、位于主梁(8)两侧与主梁(8)平行布置的边梁(9),所述的边梁(9)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前弯部(901)和后弯部(902);所述的车头架由边梁(9)的前弯部(901)与一体成型的弯梁(1)焊接而成,在所述的前弯部(901)中间焊接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6),所述的边梁(9)的后弯部(902)与货箱架连接,支撑货箱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架、底盘架、货箱架和车头支撑杆(7),所述的车头架位于底盘架的前端,货箱架位于底盘架的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架包括主梁(8)、位于主梁(8)两侧与主梁(8)平行布置的边梁(9),所述的边梁(9)两端向上弯折形成前弯部(901)和后弯部(902);所述的车头架由边梁(9)的前弯部(901)与一体成型的弯梁(1)焊接而成,在所述的前弯部(901)中间焊接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6),所述的边梁(9)的后弯部(902)与货箱架连接,支撑货箱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支撑杆(7)一端与主梁(8)的端部焊接,另一端与前立管(3)焊接,所述的前立管(3)置于弯梁(1)和第一横梁(4)的空隙、以伸出车头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支撑杆(7)与前立管(3)焊接处的正下方焊接加强板(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好强
申请(专利权)人:沈好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