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7188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指引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2)获取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公共交通网络拓扑G(V,E);(3)分析获得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全部可能路线;(4)计算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5)比较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6)将所述比较的结果提供给用户,以指引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来说,其涉及用于公交或地铁的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
技术介绍
一方面随着具备GPS的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和在线地图服务已经普及并可用于人的移动跟踪和预测。如一个例子,在许多大城市,人群通常在高峰时段非常巨大(例如数百万通勤者在上午7:00至上午8:30左右旅行)。一旦如地铁站等交通站点过分拥挤,出行的时间成本会急剧增加。而很多时候出行者都是根据经验出行,认为目前某地铁站不拥挤而全部涌向该地铁站换乘而使得附近的地铁站空闲等等。而另一方面,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和在线地图服务却几乎都把注意力放在车辆出行的指引上,例如出行的导航上详细的显示拥堵路段的所在并给出出行的建议路线,很少有人关心使用公共交通系统的拥堵带来的不便,但是大力发展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才是低碳和环保的做法。因此,如何指引人群正确的使用公共交通系统,避开拥堵的人流,使得公共交通系统得到高效的利用而提升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的使用感观,进而使得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指引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所述步骤,(1)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2)获取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公共交通网络拓扑G(V,E);(3)分析获得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全部可能路线;(4)计算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5)比较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6)将所述比较的结果提供给用户,以指引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其中,V为全部可能路线中源站s和目的站d以外的全部站点的集合,E为所述全部站点中全部相邻的站点之间的路径的集合。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具体包括,根据用户的定位信息获取拥挤程度poc低于预设阈值且距离其出发地与目的地最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作为所述源站s和目的站d。进一步的,所述拥挤程度poc通过以下方法获得:a、预设一对应于一公共交通站点拥挤程度poc为100%的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作为满载数量;b、获取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c、判断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满载数量;d、若是,则标记该公共交通站点的拥挤程度poc为100%;若否,则以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除以所述满载数量以作为所述拥挤程度poc。进一步的,所述所有时间成本包括固定时间成本和转站时间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述固定时间成本通过以下方法获取:a、对于所述全部可能路线中的一可能路线,获取其全部路段的距离;b、对所述全部路段的每一个路段,使用其距离乘以加权时间系数w以获取每一路段的路段固定时间成本;c、对全部路段的所述路段固定时间成本求和以得到所述全部可能路线中的一可能路线的固定时间成本;其中,所述加权时间系数w为:其中w0为路段的固定时间系数,其通过统计一般时段时同行所述路段的平均时间获取,τ为高峰加权系数,σ为低谷加权系数,高峰加权系数和低谷加权系数均通过统计获取。进一步的,所述转站时间成本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对于一可能路线,其转站时间成本为其中k为该可能路线的转站次数,0<i≤k,cost(pi)为该可能路线的第i次转站时的公共交通站点i的单站转站时间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单站转站时间成本为cost(pi)=poci*toci,其中poci为公共交通站点i的拥挤度,toci为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i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大于等于其满载数量时,统计得到的平均转站所需时间。进一步的,所述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和/或公交。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指引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所述步骤,(1)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2)获取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公共交通网络拓扑G(V,E);(3)分析获得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全部可能路线;(4)计算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5)比较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6)将所述比较的结果提供给用户,以指引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其中,V为全部可能路线中源站s和目的站d以外的全部站点的集合,E为所述全部站点中全部相邻的站点之间的路径的集合。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具体包括,根据用户的定位信息获取拥挤程度poc低于预设阈值且距离其出发地与目的地最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作为所述源站s和目的站d。进一步的,所述拥挤程度poc通过以下方法获得:a、预设一对应于一公共交通站点拥挤程度poc为100%的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作为满载数量;b、获取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c、判断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满载数量;d、若是,则标记该公共交通站点的拥挤程度poc为100%;若否,则以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除以所述满载数量以作为所述拥挤程度poc。进一步的,所述所有时间成本包括固定时间成本和转站时间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述固定时间成本通过以下方法获取:a、对于所述全部可能路线中的一可能路线,获取其全部路段的距离;b、对所述全部路段的每一个路段,使用其距离乘以加权时间系数w以获取每一路段的路段固定时间成本;c、对全部路段的所述路段固定时间成本求和以得到所述全部可能路线中的一可能路线的固定时间成本;其中,所述加权时间系数w为:其中w0为路段的固定时间系数,其通过统计一般时段时同行所述路段的平均时间获取,τ为高峰加权系数,σ为低谷加权系数,高峰加权系数和低谷加权系数均通过统计获取。进一步的,所述转站时间成本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对于一可能路线,其转站时间成本为其中k为该可能路线的转站次数,0<i≤k,cost(pi)为该可能路线的第i次转站时的公共交通站点i的单站转站时间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单站转站时间成本为cost(pi)=poci*toci,其中poci为公共交通站点i的拥挤度,toci为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i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大于等于其满载数量时,统计得到的平均转站所需时间。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指引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所述步骤,(1)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具体包括,根据用户的定位信息获取拥挤程度poc低于预设阈值且距离其出发地与目的地最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作为所述源站s和目的站d。其中的拥挤程度poc通过以下方法获得:a、预设一对应于一公共交通站点拥挤程度poc为100%的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作为满载数量;b、获取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c、判断当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指引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所述步骤,(1)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2)获取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公共交通网络拓扑G(V,E);(3)分析获得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全部可能路线;(4)计算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5)比较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6)将所述比较的结果提供给用户,以指引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其中,V为全部可能路线中源站s和目的站d以外的全部站点的集合,E为所述全部站点中全部相邻的站点之间的路径的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指引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所述步骤,(1)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2)获取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公共交通网络拓扑G(V,E);(3)分析获得从所述源站s到达所述目的站d的全部可能路线;(4)计算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5)比较所述全部可能路线的所有时间成本;(6)将所述比较的结果提供给用户,以指引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其中,V为全部可能路线中源站s和目的站d以外的全部站点的集合,E为所述全部站点中全部相邻的站点之间的路径的集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出发地与目的地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分别作为源站s和目的站d具体包括,根据用户的定位信息获取拥挤程度poc低于预设阈值且距离其出发地与目的地最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作为所述源站s和目的站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公共交通指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挤程度poc通过以下方法获得:a、预设一对应于一公共交通站点拥挤程度poc为100%的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作为满载数量;b、获取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c、判断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满载数量;d、若是,则标记该公共交通站点的拥挤程度poc为100%;若否,则以当前时刻位置标记在该公共交通站点的移动客户端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顺痣马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