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基合金的
钛合金以其高的比强度而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上,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几种最高使用温度达500℃的耐热钛合金,如英国的IMI677,苏联的BT9和美国的Ti-6242等合金就相继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盘和叶片材料得到实际应用。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设计师们对高于500℃的新型钛合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近二十多年以来,耐热钛合金的研究却进展不大,到目前为止,各种文献中所报导的实用耐热钛合金其最高使用温度仍停留在500℃的水平。研制550℃高温钛合金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合金的热稳定性(即蠕变后室温塑性)同热强性(即高温强度和蠕变强度)的矛盾,而热稳定性所涉及到的钛合金相结构的稳定性和合金表面氧化问题,随着温度的升高显得愈来愈突出。如通常采用提高钛合金中铝、镓、锡和锆含量的方法以期提高钛合金的使用温度,但是,当上述合金元素含量增加的同时,随之便带来了钛合金热稳定性的下降,即钛合金开始析出Ti3X(X=Al,Ga,In,Sn)影响高温钛合金热稳定性的脆性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一种最高使用温度可达550℃的耐热钛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最高使用温度可达550℃的耐热钛合金,其特征在于采用稀土元素钕(Nd)使钛合金强化并改善合金的表面抗氧化性能,合金的成分范围为(以重量百分比计算):铝2.5~7;锡2~11;锆0.5~5;钼0.2~2;硅0.08~0.5;钕0.2~2.5;钛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刘羽寅,万晓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