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高强度高韧性钛基合金有关。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钼和钒、铬和/或铁、铝、锆的钛基合金。作为现代技术使用的钛合金结构材料,除应具有高的强度外,还必须兼有良好的延性和足够高的断裂韧性。强度虽高而断裂韧性差的合金,在应力作用下,往往由于微小裂纹的存在及失稳而导致破坏,使用起来是不安全的。因此,对一种新的优异的结构材料的要求,或者是在给定的强度下具有比其它钛结构材料更高的韧性,或者是在给定韧性值的情况下,具有比其它钛结构材料更高的强度。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及深硬化性,以便即使加工成厚截面制品,经热处理后,整个截面上仍可均匀地获得高强度。在此之前,美国专利US 3 802 877提出了基本成分为含有(重量百分比)6.3-11.0%V、1.75-3.3%Al、0.75-2.25%Fe(Fe与Al含量之比不大于1∶1)、不大于2.25%Sn、不大于2.25%Cr(Cr可取代等量的钒)、不大于1.25%Co(Co可取代等量的Fe)、不大于2.25%Zr(Al加 1/2 Zr量的总和在2.25-3.25%之间)、不大于0.2%O2,余量为钛的高强度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添加合金元素钼、钒、铝、铬的钛基合金,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所述合金元素的含量为3-7%钼,3-7%钒,1.75-4.0%铝,钼含量和钒含量的总和为8-12%,所述的钛基合金中还含有0-6%的铬0-2.5%的锆,0-2.5%的铁,余量为含氧量小于0.2%的钛,铬含量和铁含量的总和为0-6%,均按重量百分比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珊,张,郝瑞欣,郑桂钧,成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