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track of the field robot, introduces the rotational drag coefficient to describe the skidding phenomenon, and designs the estimation algorithm of the heading angle and the coefficient of rotation resistance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ensuring the estimation, which can solve the rotation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to improve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the heading angl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initial method. The steps of the step, the steps of collecting the sensor data, the steps of the terrain detection, the step of the noise envelope matrix of the adjustment process, the state prediction step, the state updating step, the step of the track estim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robot, and the position coordinates of the output robot. The invention introduces terrain detection to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parameters of the estimation algorithm, ensures the smoothness of the estimation of the rotation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 and reduces the convergenc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rajectory calculation method, because of overcoming the effect of skidding effect on track estimation,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field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positioning of mobile robot in complex terrain, which is more accurate and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机器人航迹推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机器人航迹推算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机器人在野外作业时要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其中的重要的功能是能够根据环境来调整定位导航系统,使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相比较于目前不太成熟的腿足式机器人,轮式、履带式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稳定性与通过性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这类机器人大多是基于滑移转向机制的,所以其在转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打滑现象,这就导致运动学模型不够准确。航迹推算作为一种快速、低成本、不易受外界影响的定位方式,深受机器人学家的欢迎。由于航迹推算是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所以运动学模型的准确性势必会对定位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有必要研究针对野外机器人的能够适应地形变换的航迹推算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机器人航迹推算方法,以提高航迹推算的准确度。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野外机器人航迹推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采样点序号k、后验状态估计椭球地形特征向量pk、过程噪声和电子罗盘噪声的包络矩阵Qk和Rk、采样间隔T、车轮半径Φ以及车身宽度B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机器人航迹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采样点序号k、后验状态估计椭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机器人航迹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采样点序号k、后验状态估计椭球地形特征向量pk、过程噪声和电子罗盘噪声的包络矩阵Qk和Rk、采样间隔T、车轮半径Φ以及车身宽度B进行初始化,其中,后验状态估计椭球的椭球中心中的为航向角的后验状态估计椭球的中心和为转动阻力系数的后验状态估计;步骤二:将采样点序号自增k←k+1,采集加速度计关于垂直于地面轴向的加速度数据,在一个采样周期内按照相等时间间隔采集N次,得到加速度数据集合{ak,i},i=1,…,N;利用朝向地面的摄像头拍摄地面照片,得到像素矩阵Mk;采集左右轮编码器数据,获得左右车轮的旋转速度ωL,k与ωR,k;采集电子罗盘数据,获得机器人航向角yk;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获得的地形特征向量以及步骤二中获得的加速度数据集合和地面照片像素矩阵进行地形检测,判断地形是否发生显著变化;步骤四:若判定地形发生显著变化,在接下来五个采样点内将转动阻力系数的过程噪声包络矩阵,乘以设定倍数;若地形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则保持原来的包络矩阵;步骤五:根据步骤一中获得的后验状态估计椭球、采样间隔、车轮半径以及车身宽度,步骤二中获得的左右车轮的旋转速度以及步骤四中调整后的过程噪声包络矩阵,进行状态预测,得到先验状态估计椭球;步骤六:根据步骤一种获得的电子罗盘噪声包络矩阵,步骤二中获得的机器人航向角以及步骤五中获得的先验状态估计椭球,进行状态更新,得到后验状态估计椭球;步骤七:根据步骤一获得的采样间隔、车轮半径以及车身宽度,步骤二中获得的左右车轮的旋转速度以及步骤六中获得的后验状态估计椭球,进行航迹推算定位,输出机器人位置坐标,即东向坐标ek和北向坐标nk;以及步骤八:重复执行步骤二至步骤七,获得每一个采样点的机器人位置坐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机器人航迹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子步骤:2.1)消除加速度数据集合的直流分量:将加速度数据集合的所有元素分别减去该集合所有元素的均值:得到消除了直流分量的加速度数据集合2.2)提取地面照片的主色:从地面照片像素矩阵Mk中随机抽取50个像素并求平均,得到地形主色的红绿蓝分量lR,k,lG,k与lB,k;2.3)求取地形特征向量其中的元素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葆林,贾晓敏,李鲲,郑敏,吕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一一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