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科用铸造合金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齿科用铸造合金已有80多年的历史,用于活动修复体的卡环、支架、大、小连接体及固定修复体等。齿科用铸造合金主要有金合金、不锈钢及钴铬合金三个系列,根据其硬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铸造金合金应用的最早,其基体为金,含量在62-96%,根据添加不同的银、铜、钯、铂、锌等元素使合金硬度不同,而分为四种类型,其硬度范围在布氏硬度HB45-235之间,由于其价格昂贵现在很少应用。不锈钢采用铸造方法应用于口腔修复,常用的牌号为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其抗拉强度偏低、使修复体的卡环易松弛变形,也很少应用。铸造钴铬合金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其成份范围为(重量%)碳0.1-0.4、铬27-30、钼5-7、镍2-4、铁<0.1、硅<1.0、锰<1.0、其余为钴,根据碳含量的高低而分为硬、中硬及软质三种类型,其硬度范围在洛氏硬度Rc28-44之间。用钴铬合金铸造的金属支架强度高、刚性好、耐蚀性好,缺点为修复体的卡环弹性很小,尺寸不合时不易调整修改,此外这一系列合金由于含有大量的钴而使价格昂贵,也不利于资源的节约。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寻求 ...
【技术保护点】
齿科用机械性能可调铸造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的成份为(重量%):铬12. 0~16. 5、镍4. 2~8. 5、钼<=3. 0、铜<=3. 5、钛<=1. 2、铌<=0. 3、铝<=1. 2、其余为铁、其他元素含量为:碳<=0. 07、锰<=1. 0、硅<=1. 5、磷<=0. 04、硫<=0. 03,使用本合金铸造的齿科活动及固定修复体,通过600℃以下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可相应地改变其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修复体的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