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31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化学成分、原材料及生产工艺。其化学成分为: (Tb↓[1-x-y]D↓[yx]R↓[y])Fe↓[1-z-p]Ti↓[z]M↓[p])↓[Q] x=0. 65~0. 80,R为Ho、Er、Sm、Pr等, y=0. 001~0. 1,z=0. 00~0. 1,M为V、Cr、Si、Zr等, P=0. 00~0. 1,Q=1. 75~2. 55; 原材料稀土金属Tb、Dy、Ho、Er、Sm、Pr等为商品纯99%电解Fe和工业纯金属Ti、V、Cr、Co、Si、Zr等。制造工艺为采用真空炉,Ar气保护下冶炼母合金,采用真空定向凝固炉做成以<112>轴向织构为主的定向结晶棒材,再在真空炉内热处理。(*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铁磁性材料放在磁场中磁化时,其形状和尺寸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致伸缩。在本世纪的50年代初,人们已发现Ni和Ni-Fe-Co合金的磁致伸缩应变λS可达到50PPm(1ppm=10-6)。人们曾想利用Ni基合金来制造磁致伸缩器件。但由于它们的磁致伸缩应变量过小,未能推广与应用。后来人们发现一种具有电致伸缩特性的材料,叫做压电陶瓷材料。其中一种称为PZT的压电陶瓷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其伸缩应变量达到250~400PPm。此后人们逐渐地将PZT材料应用来制造声纳信号发射与接收器,超声波换能器,微位移器,快速开关等器件。但这种材料的脆性较大,极化电场较高,能量转换效率不够理想和可靠性较差等,人们一直想寻找新型的磁致伸缩材料。1972年美国克拉克(ClarK)博士,首先发现TbFe2,DyFe2等二元稀土铁化合物在室温下具有很大的磁致伸缩系数。例如在室温下TbFe2的磁致伸缩系数λS=800PPm,DyFe2的λS=810PPm。在低温下它们具有更高的λS。但饱和磁化场过高,没有实用价值。后来进一步发展了三元稀土铁化合物,它们的磁晶各向异性可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为:(Tb↓[1-x-y]Dy↓[x]R↓[y])(Fe↓[1-z-p]Ti↓[z]M↓[p])↓[Q]x=0. 65~0. 80,R为Ho、Er、Sm、Pr等,y=0. 001~0. 1, z=0. 00~0. 1′,M为V、Cr、Si、Zr等,P=0. 00~0. 1,Q=1. 75~2. 55;原材料稀土金属Tb、Dy、Ho、Er、Sm、Pr等为商品纯即99%,电解Fe和工业纯金属Ti、V、Cr、Co、Si、Zr等;制造工 艺为:采用真空炉,Ar气保护下冶炼母合金,浇注成棒状材料,采用真空定向凝固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寿增梅武史振华王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