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796279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利用生物降解霉菌毒素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响应面回归设计,对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的组合条件进行优化,得出体积比达到1:1:1时,AFB1和ZEA的降解率达到最高,分别为45.49%和44.90%。之后再与黑曲霉发酵产生的霉菌毒素降解酶配伍,得到体积比达到3:2时,AFB1和ZEA降解率达到63.95%和73.51%。分别比之前单一复合益生菌降解率提高了40.58%和63.72%。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复合益生菌和黑曲霉发酵产生的霉菌毒素降解酶同时降解AFB1和ZEA两种霉菌毒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A formula for simultaneous degradation of aflatoxin and zearaleno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ormula for simultaneously degrading aflatoxin and zearalenone. Biodegradation of mycotoxins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regression design, the combination conditions of Bacillus licheniformi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were optimized. When the volume ratio reached 1:1:1,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AFB1 and ZEA reached the highest, 45.49% and 44.90% respectively. After that, it was compatible with the mycotoxin degrading enzyme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niger. When the volume ratio reached 3:2,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AFB1 and ZEA reached 63.95% and 73.51% respectively.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single compound probiotics increased by 40.58% and 63.7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mycotoxin degrading enzyme produced by the fermentation of compound probiotics and Aspergillus niger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gradation of two mycotoxins of AFB1 and Z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
技术介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球每年约25%的粮食和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平均2%的粮食不能食用。亚太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饲料和饲料样品霉菌毒素检测呈现阳性。这些粮食和饲料原料主要被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呕吐毒素(DON)和伏马毒素B1(FB1)污染。2003年对中国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8%、84%、77%和60%的玉米中含有T-2毒素、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且所有的玉米中均含有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90%以上的配合饲料中均含有6种以上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污染不仅引发动物的中毒、疾病与死亡,也给粮食工业和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粮食作物与饲料中检出率比较高及对人类与动物健康影响比较大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具有极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动物采食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后,会出现生长速度减缓,饲料利用率降低,肝脏病变、胃肠道损伤、免疫抑制等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可在动物的肝、肾、肌肉、乳汁以及禽蛋等动物产品中残留,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玉米赤霉烯酮则具有很强的生殖毒性,能够与雌激素受体产生竞争结合继而表现出雌激素活性,特别是对于雌性哺乳动物而言,会影响其乳房发育、抑制排卵,生殖周期紊乱,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大多数情况下,真菌毒素对饲料和食物的污染是多种毒素的混合污染。例如,在同一种谷物中,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往往同时并存。因此,一种谷物在自然条件下不大可能只受一种真菌毒素污染。即使每种原料只含有一种真菌毒素,将众多原料配合成一种饲料,那么这种饲料就含有多种不同的真菌毒素。在过去的8年里,所检测的饲料和饲料原料中有72%被检测出至少有一种霉菌毒素的污染,而38%的饲料和饲料原料被检测出被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多种霉菌毒素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报道不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国内外科学家在制订饲料卫生标准的过程中,对霉菌毒素的限量要求往往仅能考虑单一或一类霉菌毒素的危害,而不能顾忌到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带来的联合毒性,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霉菌毒素国内外这样的现状,如何有效地消除和降低多种霉菌毒素的污染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包括复合益生菌和黑曲霉发酵产生的霉菌毒素降解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黑曲霉经固态发酵产生霉菌毒素降解酶;所述霉菌毒素降解酶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霉菌毒素降解酶液。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嗜酸乳杆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嗜酸乳杆菌的体积比为1: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和霉菌毒素降解酶液的比例为1:2~5: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和霉菌毒素降解酶液的比例为3: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嗜酸乳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所述MRS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1)用蒸馏水溶解胰蛋白胨、牛肉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葡萄糖、K2HPO4、乙酸钠、柠檬酸铵、MgSO4、MnSO4;(2)加入Tween80;(3)调节pH,定容,灭菌,静置培养,备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酿酒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所述YPD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1)用蒸馏水溶解酵母提取物、胰蛋白胨、葡萄糖;(2)定容,灭菌,振荡培养,备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所述LB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1)用蒸馏水溶解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2)调pH,定容,灭菌,振荡培养,备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霉菌毒素降解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1)挑取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黑曲霉菌株,将其涂布于PDA固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至大量产生孢子时收获;(2)在平皿中加入灭菌了的生理盐水,所述生理盐水中含Tween80;(3)刮下孢子,过滤以除去菌丝残体,调整孢子;(4)接种黑曲霉孢子悬液于黑曲霉产酶固体发酵培养基,恒温培养后收获固体发酵培养物;(5)将收获的固体发酵培养物与生理盐水混合均匀,振荡,静置,过滤,离心,除菌,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带来的联合毒性的配方。从而,增强粮食、饲料的安全性有效地消除和降低多种霉菌毒素的污染。优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嗜酸乳杆菌。需要理解的是,响应面回归试验设计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可以通过最少的试验来拟合响应模型,每个因素通常设置5个水平。该法能够在有限的试验次数下,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评价,而且还能对各因素进行优化,以获得影响过程的最佳条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响应面设计对三种益生菌的配比进行优化,得到三种菌的最优配比后再与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生的霉菌毒素降解酶进行配伍,得出能够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益生菌与霉菌毒素降解酶组合的最佳配比。从而为多种霉菌毒素的同时生物降解提供依据。本专利技术特殊的构建方法,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附图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酿酒酵母与地衣芽孢杆菌降解AFB1条件优化响应面图;图2为酿酒酵母与嗜酸乳杆菌降解AFB1条件优化响应面图;图3为嗜酸乳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降解AFB1条件优化响应面图;图4地衣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降解ZEA条件优化响应面图;图5嗜酸乳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降解ZEA条件优化响应面图;图6嗜酸乳杆菌与酿酒酵母降解ZEA条件优化响应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申请人声明,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应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专利技术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包括复合益生菌和黑曲霉发酵产生的霉菌毒素降解酶。进一步的,所述黑曲霉经固态发酵产生霉菌毒素降解酶;所述霉菌毒素降解酶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霉菌毒素降解酶液。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嗜酸乳杆菌。进一步的,所述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嗜酸乳杆菌的体积比为1:1:1。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益生菌和霉菌毒素降解酶液的比例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益生菌和黑曲霉发酵产生的霉菌毒素降解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益生菌和黑曲霉发酵产生的霉菌毒素降解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曲霉经固态发酵产生霉菌毒素降解酶;所述霉菌毒素降解酶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霉菌毒素降解酶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嗜酸乳杆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嗜酸乳杆菌的体积比为1:1: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和霉菌毒素降解酶液的比例为1:2~5: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和霉菌毒素降解酶液的比例为3: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同时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乳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所述MRS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1)用蒸馏水溶解胰蛋白胨、牛肉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葡萄糖、K2HPO4、乙酸钠、柠檬酸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清强黄玮玮常娟王平李庆华党晓伟宋安东王国强刘超齐朱群高天增陈志杰卢富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德邻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