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27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河道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其自目标河道的底泥中分离出多株单一菌株并进行复配后对目标河道的河水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河道的生态平衡影响小,基本不造成二次污染。

Cultivation method of highly effective compound bacteria for Microbial Enhanced Remedi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crobial enhanced remediation in urban rivers, in particular,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high efficiency compound bactericide used for microbiological strengthening repair technology. A single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sediment of the target River and the river water in the target river was treated after mixing. The invention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rivers, and basically does not cause two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河道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微生物对环境进行修复,环保经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针对河道的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较佳的高效复合菌剂培育方法,因而直接导致其实施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其自目标河道的底泥中分离出多株单一菌株并进行复配后对目标河道的河水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筛选菌株的来源为目标城市河道的底泥,其更适应于目标河道的温度、流速、污染物浓度等自然环境条件,且筛选出的高效降解菌株为目标河道的土著微生物,对河道的生态平衡影响小,基本不造成二次污染。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集,采集目标河道的底泥作为底泥样品,采集目标河道的河水作为水样;(2)菌株分离,其包含,步骤2-A,取5g底泥样品加入100ml水样中并培养7天;步骤2-B,取经上一步骤处理后的培养液5ml转接入100ml的水样中并培养7天,重复3次,且在最后一次时培养至水样中的污染物被充分降解;步骤2-C,取4只稀释管且均置入经上一步骤处理后的培养液并稀释100~10000倍,之后分别涂布于固体LB培养基处进行培养,之后挑选形态特征差异明显的菌落在MSM培养基上通过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3次以获取多株单一的菌株;步骤2-D,将经步骤2-C获取的多株单一的菌株分别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处进行培养,带细菌长出后,在4℃的条件下保存备用;(3)菌株初筛,将分离出的所有单一的菌株均分别接种至100ml的水样中,并设不接种菌株的空白试验作为对照,之后同时置于25℃、180r/min转速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并每隔24h测定每组培养液中的CODcr、TN和TP指标,进而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的降解率与降解速率,分别初步筛选出CODcr、TN和TP高效降解菌株;(4)菌株复筛,将经菌株初筛获取的所有菌种均分别置于100mL的液体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设不接种菌株的空白试验作为对照,之后同时置于25℃、180r/min转速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并每隔6h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600值,进而通过绘制每株纯菌株的生长曲线以对每株纯菌株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完成CODcr、TN和TP高效降解菌株的复筛;(5)菌剂复配,将复筛出的CODcr、TN和TP高效降解菌株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从而获取高效复合菌剂的复配比例;(6)菌剂放大培养。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多次纯化分离,能够筛选出针对不同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株,对其降解能力及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能够选育出多株具有高降解能力、高活性的降解菌株。通过对多菌株不同复配比例的研究,能够确定可实现多菌株同步快速增殖,高效降解目标水体污染物的复配比例。通过对发酵条件的控制,发酵液中的活菌数可达到2.1×1010CFU/mL,再按照实验所得复配比例对不同降解菌株的发酵液进行复配,能够制得可直接用于城市河道水质提升工程的高效降解复合菌剂。作为优选,步骤2-A和步骤2-B的培养条件均为温度为30℃、转速为180r/min。作为优选,LB培养基配置时,采用10g蛋白胨、5g酵母膏和10gNaCl,并采用超纯水定容至1L。作为优选,MSM培养基配置时,采用1g(NH4)2SO2、0.5gKH2PO4、1.5gK2HPO4、0.2gMgSO4·7H2O、1gNaCl和1mL微量元素溶液,控制pH值约为7.0,并采用超纯水定容至1L。作为优选,微量元素溶液配置时,采用0.13gMnSO4·H2O、0.23gZnCl2、0.03gCuSO4·H2O、0.42gCoCl2·6H2O、0.15gNaMoO4·2H2O和0.05gAlCl3·6H2O,控制pH值约为7.0,并采用超纯水定容至1L。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其自目标河道的底泥中分离出多株单一菌株并进行复配后对目标河道的河水进行处理。其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集,采集目标河道的底泥作为底泥样品,采集目标河道的河水作为水样。本实施例中,底泥样品采用金华市兰溪市扬子江河段底泥,水样采用金华市兰溪市扬子江河段河水。(2)菌株分离,其包含,步骤2-A,取5g底泥样品加入100ml水样中并培养7天。该步骤中,取5g底泥样品加入100mL新鲜水样中,之后装入250mL规格的锥形瓶中,置于30℃、180r/min的恒温振荡摇床中培养7天,所采用的恒温振荡摇床为上海智诚仪器有限公司的产品。步骤2-B,取经上一步骤处理后的培养液5ml转接入100ml的水样中并培养7天,重复3次,且在最后一次时培养至水样中的污染物被充分降解。该步骤中的培养条件与步骤2-A的培养条件相同。步骤2-C,取4只稀释管且均置入经上一步骤处理后的培养液并稀释100~10000倍,之后分别涂布于固体LB培养基处进行培养,之后挑选形态特征差异明显的菌落在MSM培养基上通过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3次以获取多株单一的菌株。该步骤中,在固体LB培养基处的培养,置于数显电热培养箱中进行,且控制培养温度为30℃。本实施例中,LB培养基配置时,采用10g蛋白胨、5g酵母膏和10gNaCl,并采用超纯水定容至1L。本实施例中,MSM培养基配置时,采用1g(NH4)2SO2、0.5gKH2PO4、1.5gK2HPO4、0.2gMgSO4·7H2O、1gNaCl和1mL微量元素溶液,控制pH值约为7.0,并采用超纯水定容至1L。本实施例中,微量元素溶液配置时,采用0.13gMnSO4·H2O、0.23gZnCl2、0.03gCuSO4·H2O、0.42gCoCl2·6H2O、0.15gNaMoO4·2H2O和0.05gAlCl3·6H2O,控制pH值约为7.0,并采用超纯水定容至1L。本实施例中,LB培养基、MSM培养基和微量元素溶液在配置完成后均需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的环境下灭菌25min后方可使用,如需配置成固体培养基,则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2.0%(w/v)比例的琼脂即可。步骤2-D,将经步骤2-C获取的多株单一的菌株分别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处进行培养,带细菌长出后,在4℃的条件下保存备用;(3)菌株初筛,将分离出的所有单一的菌株均分别接种至装有100ml水样的250mL锥形瓶中,并设不接种菌株的空白试验作为对照,之后同时置于25℃、180r/min转速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并每隔24h测定每组培养液中的CODcr、TN和TP指标,进而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的降解率与降解速率,分别初步筛选出CODcr、TN和TP高效降解菌株。该步骤中,25℃、180r/min转速的培养环境由恒温振荡摇床提供。本实施例中,CODcr、TN和TP指标的检测方法如表1所示。表1CODcr、TN和TP指标的检测方法(4)菌株复筛,将经菌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其自目标河道的底泥中分离出多株单一菌株并进行复配后对目标河道的河水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培育方法,其自目标河道的底泥中分离出多株单一菌株并进行复配后对目标河道的河水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集,采集目标河道的底泥作为底泥样品,采集目标河道的河水作为水样;(2)菌株分离,其包含,步骤2-A,取5g底泥样品加入100ml水样中并培养7天;步骤2-B,取经上一步骤处理后的培养液5ml转接入100ml的水样中并培养7天,重复3次,且在最后一次时培养至水样中的污染物被充分降解;步骤2-C,取4只稀释管且均置入经上一步骤处理后的培养液并稀释100~10000倍,之后分别涂布于固体LB培养基处进行培养,之后挑选形态特征差异明显的菌落在MSM培养基上通过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3次以获取多株单一的菌株;步骤2-D,将经步骤2-C获取的多株单一的菌株分别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处进行培养,带细菌长出后,在4℃的条件下保存备用;(3)菌株初筛,将分离出的所有单一的菌株均分别接种至100ml的水样中,并设不接种菌株的空白试验作为对照,之后同时置于25℃、180r/min转速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并每隔24h测定每组培养液中的CODcr、TN和TP指标,进而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的降解率与降解速率,分别初步筛选出CODcr、TN和TP高效降解菌株;(4)菌株复筛,将经菌株初筛获取的所有菌种均分别置于100mL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强陈杭飞洪斌蒋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