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高强度超因瓦合金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16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强度超因瓦合金及其生产方法。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为:C0.03~0.50%,Mn≤0.6%,Ni31.0~32.5%,Co3~5%,Nb0.1~0.5%,余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合金采用真空感应炉和非真空感应炉冶炼,经热加工后,进行轻度冷变形和酸洗。再冷加工成带材或丝材。其平均线膨胀系数α室温~100℃≤1.2×10↑[-6]℃,抗张强度δ↓[b]≥1150MPa。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金适应于微波技术、大地测量等标准量具、液态气体储容器、彩电的阴罩钢带、架空输电线的悬材等应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低膨胀合金主要有FeNi36因瓦合金、Ni32C04Cu超因瓦合金、Ni32Co4Nb超因瓦合金。它们都具有比较低或很低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例如FeNi36因瓦合金α室温~100℃≤1.8×10-6/℃。Ni32Co4Cu超因瓦合金α室温~100℃≤1.2×10-6/℃。但是,不管是带材或丝材,它们的强度都比较低,一般σb在400MPa左右,既便通过90%以上的冷变形,Ni32Co4Nb合金的强度也不过达到900MPa。这主要是它们几乎都是单一的奥氏体组织,热处理对其强度的提高不起作用。这便限制了该合金的应用范围。在微波技术、大地测量等标准量具、液态气体储容器、彩电的阴罩钢带、架空输电线等领域,既要求合金具有低膨胀特性,又要求有较高的高强度。过去,为了提高强度,国内外采用添加Ti、Cr等强化元素,再经过复杂的热处理制度,抗张强度可增加到660MPa,甚至增加到1150MPa,但平均线膨胀系数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均超出因瓦合金或超因瓦合金的平均线膨胀系数范围,例如α室温~100℃达到3.5×10-6/℃。也就是对于低膨胀合金来说,低膨胀系数与高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超因瓦合金采用真空感应炉或非真空感应炉冶炼,经热加工后,进行冷轧或冷拔成为成品带材或丝材。其特征在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为:C0.03~0.50%,Mn≤0.6%,Ni31.0~32.5%,Co3~5%,Nb0.1~0.5%,余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刚周谊军丁伯雄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