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154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15~40份的高强度高熔融指数的共聚聚丙烯、20~30份的碳纤维、30~4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的云母粉、2‑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1‑0.5份的抗氧剂、0.5~1.5份防玻纤外露剂、0.1‑0.5份润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低光泽度无反射、有软触感,低气味、低VOC。

Low gloss non reflective soft touch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w gloss non reflective soft touch automobile interior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weight raw materials: 15~40 parts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melting index copolymerized polypropylene, 20~30 carbon fibers, 30~40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5~10 parts of the mica, 5 portions of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acrylic acid. Alkene, 0.1, 0.5 antioxidants, 0.5 to 1.5 anti glass fiber exposing agents, 0.1 0.1 0.5 lubricants. The invention has low gloss, no reflection, soft touch, low odor and low VO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同时还涉及该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仪表板材料,不仅需要优异的手感、美观的纹理、适宜的光泽度与色调,同时需要优异的性能。而目前按照所用的仪表板的成型结构分为硬质仪表板和软质仪表板。硬质仪表板只要是通过PP、PP/EPDM共聚物混料,ABS等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其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材质价格优廉。由于人们对内饰的美观与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硬质仪表板逐渐被软质仪表板所替代。而软质仪表板是在仪表板骨架覆盖发泡层或表皮,其骨架通常使用的是PP或ABS,其发泡层主要是聚氨酯半硬泡,表皮一般是具有真皮手感的人造皮革。这些使得对仪表板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上升。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254498A公开了一种低光泽聚丙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10份聚丙烯、含矿物粉体的消光母粒1~6份、增韧剂1~5份以及短切玻纤1~2份,该组合物的制件具有低光泽度、强度高的特点,是通过玻璃纤维与矿物粉降低其光泽度,制品不具备软触感,在汽车制品使用中受到限制。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504520A公开了一种软触感、低光泽度聚丙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聚丙烯55-75%,成核剂1-5%,K树脂(丁苯透明抗冲树脂)5-20%,有机硅材料5-20%,助剂1-5%,通过K树脂使得材料光泽度降低和有机硅材料增加流动性使材料有软触感,在有密度要求的汽车制品应用中受到限制。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530573A公开了一种低光泽、低翘曲、软触感车用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聚丙烯20~48%、弹性体30~40%、填料20~30%、相容剂1~10%、加工助剂0.1~1%;通过弹性体、玻璃纤维、硅灰石等材料使用,该组合物的制件具有低光泽、不翘曲、软触感的特点,但是材料的熔融指数过低,使得材料在汽车内饰的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具有低光泽度无反射、有软触感,低气味、低VOC的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15~40份的高强度高熔融指数的共聚聚丙烯、20~30份的碳纤维、30~4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的云母粉、2-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0.1-0.5份的抗氧剂、0.5~1.5份防玻纤外露剂、0.1-0.5份润滑剂;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牌号YH-503,购于中石化);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所述的碳纤维为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热分解温度≥30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玻纤外露剂为TAF,其主要成分为植物油脂,熔点≥135℃;所述的润滑剂为EBS,其主要成分是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上述的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其中:优选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168摩尔比为1:1的复配物。上述的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其中:所述的高强度高熔指的共聚聚丙烯,230℃下,熔体流动速率MFR≥75g/10min。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除碳纤维以外的各原料按上述比例称量,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8分钟,转速为800~1000转/分钟,得到预混料;(2)预混料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在侧喂料口加入,螺杆各区温度为190~230℃,挤出造粒即得。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高强度高熔指的共聚聚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的使用,填充玻璃纤维以及云母粉,可使得材料注塑成型零件表面光泽度下降,使得制品表面无反射,增强可视性,达到材料的美观效果。通过控制使用的各种原料的用料比,使利用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产品有软触感。本专利技术材料具有低气味、低VOC,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汽车内饰制品中,如:汽车仪表板、副仪表板、门板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低光泽度软触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40kg的高强度高熔融指数的共聚聚丙烯材料(牌号K7100)、30kg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牌号YH-503,购于中石化)、5kg的云母粉、3kg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牌号CMG9801,购自南通日之升)、0.25kg的抗氧剂1010即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季戊醇酯(型号为Irganox1010,德国巴斯夫)、0.25kg的抗氧剂168即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型号为Irganox168,德国巴斯夫)、1kg的TAF防碳纤维外露剂、0.5kg的润滑剂(EBS),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转速为800~1000转/分钟,得到预混料。预混料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20kg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牌号TC33-3K,购自台湾台丽,牌号为TC33-3K)在侧喂料口加入,螺杆各区温度为190~230℃,挤出造粒即得。实施例2:一种低光泽度软触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5kg的高强度高熔融指数的共聚聚丙烯材料(牌号K7100)、35kg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kg的云母粉、2kg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牌号CMG9801)、0.2kg的抗氧剂1010即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季戊醇酯(型号为Irganox1010,德国巴斯夫)、0.2kg的抗氧剂168即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型号为Irganox168,德国巴斯夫)、0.5kg的TAF防碳纤维外露剂、0.3kg的润滑剂(EBS)。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8分钟,转速为800~1000转/分钟,得到预混料。预混料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20kg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牌号TC33-3K)在侧喂料口加入,螺杆各区温度为190~230℃,挤出造粒即得。实施例3:一种低光泽度软触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0kg的高强度高熔融指数的共聚聚丙烯材料(牌号K7100)、35kg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kg的云母粉、5kg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牌号CMG9801)、0.05kg的抗氧剂1010即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季戊醇酯(型号为Irganox1010,德国巴斯夫)、0.05kg的抗氧剂168即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型号为Irganox168,德国巴斯夫)、1.5kg的TAF防碳纤维外露剂、0.2kg的润滑剂(EBS)。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6分钟,转速为800~1000转/分钟,得到预混料。预混料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25kg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牌号TC33-3K)在侧喂料口加入,螺杆各区温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15~40份的高强度高熔融指数的共聚聚丙烯、20~30份的碳纤维、30~4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的云母粉、2‑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1‑0.5份的抗氧剂、0.5~1.5份防玻纤外露剂、0.1‑0.5份润滑剂;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的碳纤维为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热分解温度≥300℃) 和抗氧剂168 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15~40份的高强度高熔融指数的共聚聚丙烯、20~30份的碳纤维、30~4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的云母粉、2-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1-0.5份的抗氧剂、0.5~1.5份防玻纤外露剂、0.1-0.5份润滑剂;其中: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的碳纤维为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热分解温度≥30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光泽度无反射软触感汽车内饰材料,其中:所述的防玻纤外露剂为TAF,其主要成分为植物油脂,熔点≥1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刘渝杨荣强粟多文高京杨廷国周志强代银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科特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