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9615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组分:聚丙烯树脂35份‑97份;聚甲醛2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添加具有自润滑特性的聚甲醛,可有效降低材料表面摩擦系数,起到提升耐划伤的效果,且同时保证优良的抗析出发粘特性,制备得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刮伤性能与抗析出发粘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cluding components: 35 portions of polypropylene resin, 97 copies, 2 paraformaldehyde 15 copies, 1 compatibilizer 5 copies;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material surface by adding the self lubricating polyoxymethylene in the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materia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scratch resist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ensure excellent analysis of the starting viscosity, the prepar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has excellent scratch resistance and anti analysis viscosity,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因其来源广泛、力学性能优异和成型加工性良好,其复合材料被大量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汽车门板、立柱、主副仪表板、座椅护板等与乘驾人员直接接触,应具备耐划伤和抗析出发粘特性。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添加小分子润滑剂酰胺类、硅酮类耐划伤剂来提高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如专利CN201110226099采用硅酮粉作为主润滑剂,能起到提升耐划伤效果,但是甲基硅油和和小分子加工助剂的引入则有较大的析出发粘风险。专利CN201210302589采用芥酸酰胺等改善耐划伤,其迁移至材料表面形成润滑分子层能改善耐划伤,但该分子层却会造成严重析出发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该聚丙烯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耐划伤性能,且能同时保持优良的抗析出发粘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树脂35份-97份;聚甲醛2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其熔体流动速率根据ISO1133标准,在230℃,2.16kg载荷条件下为1-90g/10min。所述聚甲醛为共聚聚甲醛或均聚聚甲醛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其熔体流动速率根据ISO1133标准,在230℃,2.16kg载荷条件为8-35g/10min,优选共聚聚甲醛。聚甲醛POM,具有自润滑特性,熔融加工温度与聚丙烯接近,与聚丙烯共混可有效降低材料表面摩擦系数,起到提升耐划伤的效果,同时保证优良的抗析出发粘特性。所述相容剂为极性单体接枝聚合物,其中,聚合物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相容剂的加入可提高聚甲醛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程度,良好的分散可提高材料表面聚甲醛的均匀程度,更好发挥其耐磨耐划伤特点。根据实际性能需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还包括0-15份增韧剂,0-30份无机填料。所述增韧剂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氢化的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三元乙丙胶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熔体流动速率根据ISO1133标准,在190℃,2.16kg载荷条件下为0.3~50g/10min。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硅灰石、云母粉、碳酸钙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各组分原料按配比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5-30分钟;(b)将上述混合物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筒各段温度设置在170-240℃,转速300-500转/分钟,经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汽车内饰件中的应用,如汽车门板、立柱、主副仪表板、座椅护板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添加具有自润滑特性的聚甲醛,可有效降低材料表面摩擦系数,起到提升耐划伤的效果,且同时保证优良的抗析出发粘特性,制备得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刮伤性能与抗析出发粘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但不限于此。现对实施例及对比例所用的原材料做如下说明,但不限于这些材料:聚丙烯树脂:共聚聚丙烯,PPEP548RQ,根据ISO1133标准,熔体流动速率为25g/10min(230℃,2.16kg),购于天津中沙;聚甲醛:共聚聚甲醛,M90-44,根据ISO1133标准,熔体流动速率为16g/10min(230℃,2.16kg),日本聚合塑料公司;均聚聚甲醛,DelrinFG500AL,根据ISO1133标准,熔体流动速率为25g/10min(230℃,2.16kg),美国杜邦增韧剂:POE7467,根据ISO1133标准,熔体流动速率为1.2g/10min,(190℃,2.16kg),陶氏化学;无机填料:3000目滑石粉,TYT-777A,购于辽宁艾海;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CMG9801,佳易容相容剂江苏有限公司;芥酸酰胺:海门众腾化工有限公司;硅酮:HMB-0220,美国道康宁;聚四氟乙烯粉:DyneonPTFETF2053Z,美国3M。各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按表1所示重量份数称取组分,将各组分原料按配比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5-30分钟;将上述混合物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筒各段温度设置在170-240℃,转速300-500转/分钟,经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按标准制成相应的测试样条,并测定其性能,具体数值列于表1。表1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组成及性能由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加入聚甲醛,可有效降低材料表面摩擦系数,起到提升耐划伤的效果,且同时保证优良的抗析出发粘特性;相对于不添加任何润滑剂或耐划伤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对比例1-3采用小分子润滑剂,虽然耐刮擦性能有所提高,但会造成析出发粘的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树脂        35份‑97份;聚甲醛            2份‑15份;相容剂            1份‑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树脂35份-97份;聚甲醛2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其熔体流动速率根据ISO1133标准,在230℃,2.16kg载荷条件下为1-90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醛为共聚聚甲醛或均聚聚甲醛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其熔体流动速率根据ISO1133标准,在230℃,2.16kg载荷条件为8-35g/10min,优选为共聚聚甲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极性单体接枝聚合物,其中,聚合物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禹函周英辉程文超陈瑶余启生陈胜杰熊值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