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铍的镁合金和该合金的半固态制造方法及该合金的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179612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铍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它包含1~99%(重量)铍,余量为镁组份,上述合金不含MgBe↓[13]金属互化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铍镁合金。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制造含铍的镁合金及将其成形为有用结构产品的方法。目前,还没有报道过已知的实用铍镁结构合金。该
中可得到的情报报导了MgB13的生产。它是一种脆性的金属互化物,因此,不能以任何已知的实用方式使用(Stonehouse,Distribution ofImpurity Phases,Beryllium Science.& Tech.,1979,Vol.1,Pages 182—185)。市售的铍一般含有低于1000重量ppm的镁,它是在常规提炼过程中用作还原BeF2的组分残留的,而且这种痕量的镁也是以金属互化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MgB13的形式存在(Walsh,Production of Metallic Beryllium,Beryllium Science &Tech.,1979,Vol2,Page8)。F.H.Ellinger等人的研究小组在the Los Alamas科学实验室进行的早期工作表明,用熔融镁还原BeF2,结果产生了金属互化物MgBe13,而用镁稀释铝铍预合金产生的整体材料中主要为MgB13枝晶,这种枝晶含有34.4%铍(Elliott,Pr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of MgBe13,Metallurgy and Ceramics,13th Ed.,1958,Pages 1—10)。英国人证实了用熔融镁浸渗多孔铍粉制得的金属互化物MgB13的缺点是脆性(Jones,Preparation of Beryllium—Magnessium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s,United Kingdom Atom-ic Energy Authority Memorandum,1961,AERE M828)。Jones观察到这种合金具有围绕着铍晶粒的MgBe13网状结构,正是这种结构导致了其脆性和很大的硬度。铍在制造富镁母合金时作为保护性氧化物,这个用途是众所周知的。这种铍可用于防止在向下流加工装置远送和加入镁时镁的氧化。例如,俄亥俄州埃尔莫市的Brush Wellman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含5%或更少量铍的富镁球团,这种球团是将镁合金粉未和铍粉热压制成的。在下流加工装置的最终镁产品中,残余铍的含量少于0.01%。金属的常规半固态制造即触变成形是一种利用热熔化的金属在其冷却过程中对其连续而激烈地搅拌时所表现的低表观粘度的制造方法(Brown,Net—Shape Forming Via Semi—Solid Processing,Advanced Material & Processes,Jan.1993.,pages 327—338)。目前用了各种术语用来描述半固态加工金属制造有用产品,包括流变铸造、料浆铸造、触变锻造和半固态锻造等术语。每一个术语都与半固态加工步骤的不同特点或使用设备类型的差异有关。一般地说,半固定加工的首先步骤是加热一种或多种金属,使其温度超过它们的液相线温度形成熔融金属或合金。在慢慢冷却过程中,可使用该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方法在液化的金属中引入剪切力,以便在原处(in situ)形成分散在熔体中的等轴(equiaxed)晶粒。在这种条件下,该金属称为处于“触变”性料浆状态或半固态料浆状态。触变料浆是以非树枝状显微结构为特征的,它可以在能自动操作和精确控制,而又能提高铸造材料产率的大型生产设备中相当容易地加以处理(Kenny,Semisolid Metal Casting and Forging,Metals Hand-book,9 the ed.,1988,Vol.15,pages 327—338)。半固态金属料浆的非树枝状显微结构在Flemings所拥有的专利3,902,544中有所描述。该专利中公开的方法堪称这一
的代表,该专利着重于在熔体慢慢冷却过程中产生激烈的对流现象,使得产生的是具有非树枝状显微结构的等轴晶粒分散体。(Flem-ings,Behavior of Metal Alloys in the Semisolid State,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1991,Vol.22A,pages 957—981)。在本申请前公开的研究,是集中在设法了解用高温剪切使树枝状生长结构变形和分裂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力的大小。现已发现,半固态合金显示了高达几百,甚至几千泊的粘度,具体视剪切速率而异(Kenny,Semisolid Metal Casting and Forging,Metal Hardbook,9th Ed.,1988,Vol.15 pages 327)。还发现,在连续冷却过程中测量的半固态料浆的粘度与施加的剪切力有很强的函数关系,测得的这种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Flemings,Behavior of MetalAlloys in the Semisolid State,A&M News,Spet.1991,pages 4—5)因此,随后的商业性研究集中于开发在模具中成形之前或几乎同时搅拌液化金属的种种方法,以便在半固态料浆中获得近似球状或细小晶粒的显微结构。两种已开发的通用成形方法是,(1)流变铸造,它是在专用的混合器中先产生料浆,然后输入模具中,(2)半固态锻造,它是用装有混合器以便直接产生球状显微结构的模具中的浇铸成球团。例如,Winter所拥有的专利4,229,210揭示了一种使用分离的混合器用电动力在逐渐冷却的金属中引起湍动的方法,而Winter所拥有的专利4,434,837和4,457,355揭示一种装有磁流体动力搅拌器的模具。现已开发了各种在冷却的金属中产生剪切力形成半固态料浆的搅拌方法,例如,Young所拥有的专利4,482,012、Dantzig的专利4,607,682和Ashok的专利4,642,146都描述了用于在液化金属中产生必需剪切力的电磁搅拌装置。产生必需剪切速率的机械搅拌是在Kenney的专利4,771,818、Gabathuler的专利5,186,236和Col-lot的专利4,510,987中揭示的。将目前已知的半固态制造技术应用于含铍镁合金是行不通的,因为铍的熔点超过1280℃。在这个温度和标准大气压力条件下,镁在1100℃沸点的温度汽化(Elliott,Pr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of MgB13,Metallurgy and Ceramics,13 th Ed.,1958,pages 1—10)。目前已知的触变成形方法是需要铍在超过1200℃的高温起始液化的,而这时镁会蒸发掉。事实上,这恰是目前从铍中除去镁杂质的铍提纯工业方法(Stonehouse,Distribution of Impurity Phase,Beryllium Science & Tech,1979 Vol.1,pages 184)。本申请描述了解决上述的制造含铍镁合金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介绍金属合金半固态制造方法的一种新的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M·玛德尔W·J·海斯
申请(专利权)人:勃勒许·威尔曼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