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98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使用浅版化的凹版,也可获得高印刷浓度及优异的亮度适性的凹版印刷方法。该凹版印刷方法使用水性油墨将1ml/m

Intaglio prin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aglio printing method which can obtain high printing density and excellent brightness adaptability even using shallow plate intaglio. The gravure printing method uses water-based ink to make 1m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凹版印刷方法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水性油墨的凹版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在作为版母材的滚筒上形成对应制版信息的凹版版槽以制作版面,向版槽充填凹版油墨从而对被印刷物进行转印。近年,伴随环保意识产品的开发,减少VOC的水性凹版油墨业已被实用化。然而,水性凹版油墨的干燥性比油性凹版油墨差,因此为了减少油墨的载体量以进行干燥,必须将凹版版槽深度从油性凹版油墨的20μm左右减至14μm左右,以减少油墨转印量。为了解决这些课题,提出了制版辊件的制造方法及水性凹版油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无毒性且毫无公害发生担忧的表面强化包覆层的凹版制版辊件。专利文献2中则公开通过含有1~10重量%的有机溶剂的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组成物,可兼具良好的干燥性及印刷适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57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880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虽有规定凹版版槽深度为5~150μm且详述具体的水性油墨,却未提及其油墨组成。在专利文献2的油墨组成物中虽有油墨的规定,却未明示凹版线数,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版槽深度为较深的20μm。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使用高精细(例如,150~350线/英寸)且浅版化(例如3~15μm)的凹版,也可获得高印刷浓度及优异的亮度(highlight)适性(网点面积率较低的印刷部的重现性)的凹版印刷方法。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经本专利技术人等深入研讨发现,通过使用水性油墨将1ml/m2以上且7ml/m2以下的油墨转印至印刷介质的凹版印刷方法,可解决上述课题,该水性油墨在20℃下蔡恩杯(Zahncup)#3的粘度为11.0秒以上且20.0秒以下,且在干燥试验(使1g油墨在温度40℃且气流1400L/分钟下干燥30分钟)中的蒸发率为30质量%以下。具体地,推测通过使用20℃下蔡恩杯#3的粘度为11秒以上且18秒以下且于干燥试验(使1g油墨在温度40℃且气流1400L/分钟下干燥30分钟)中蒸发率为30质量%以下的水性油墨,可抑制高精细且浅版化的凹版的版槽内的干燥,即使以体积小的版槽内的油墨也可高度维持油墨对于印刷基材的转印率,即便是比公知更小的点也能转印,并具良好的亮度适性。而以20℃下蔡恩杯#3的粘度为11.0秒以上且20.0秒以下且于干燥试验(使1g油墨在温度40℃且气流1400L/分钟下干燥30分钟)中的蒸发率超过30质量%的水性油墨而言,在版槽内就会干燥,令油墨转印率下降,所以亮度适性很差。在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方法,油墨从凹版版槽至印刷介质的转印率优选50%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方法,凹版版槽的体积优选2ml/m2以上且8ml/m2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方法,凹版版槽的深度优选3μm以上且15μm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方法,凹版版数优选150线/英寸以上且350线/英寸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水性油墨将1ml/m2以上且7ml/m2以下的油墨转印至印刷介质的凹版印刷方法,即使使用高精细且浅版化的凹版也可获得高印刷浓度及优异的亮度适性,该水性油墨在20℃下蔡恩杯#3的粘度为11.0秒以上且20.0秒以下,且于干燥试验(使1g油墨在温度40℃且气流1400L/分钟下干燥30分钟)中的蒸发率为30质量%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凹版]就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方法进行印刷的凹版而言,只要是以公知的制版方法制作的凹版均适用。例如,可使用利用传统印刷法、网目凹版法、电子雕刻法等制版方法所制版的凹版。传统印刷法及网目凹版法可利用感光膜涂布―曝光―显影―蚀刻(蚀刻法)来形成版槽。电子雕刻法是使用雕刻针机械性地直接于滚筒上雕刻版槽的方法。利用电子雕刻法的版槽形成方法由于版槽形成为四角锥,所以亮部的油墨转印良好。而蚀刻法因为版槽形成为浅皿状的凹部,所以在版槽非常小的亮部油墨会阻塞于版槽内,因而造成油墨的转印比电子雕刻法差,不过具有下列优势:使最暗部的网线(screenline)交错部不完整以利油墨流动,使油墨可确实地转印到交错部,并且可让文字轮廓成为无凹凸不平的外形,此外由于最暗部的版槽也很浅,所以很适合使用水性凹版油墨的印刷。此外,就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方法而言尤其适合利用激光束对滚筒进行曝光的激光制版法所制作的凹版。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方法可获得高印刷浓度及优异的亮度适性,因此适于利用可获得高精细的凹版的激光制版法进行制版。从印刷浓度及干燥性的观点来看,凹版版槽的体积优选2ml/m2以上且8ml/m2以下,更优选2.5ml/m2以上且7ml/m2以下,进一步优选3ml/m2以上且6.5ml/m2以下。从印刷浓度及干燥性的观点来看,凹版版槽的深度优选3μm以上且15μm以下,更优选4μm以上且1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5μm以上且10μm以下。从印刷浓度及干燥性的观点来看,凹版版数优选150线/英寸以上且350线/英寸以下,更优选175线/英寸以上且300线/英寸以下,进一步优选200线/英寸以上且250线/英寸以下。低于150线/英寸时,干燥性可能降低;超过350线/英寸时,则印刷浓度可能降低。版槽形状无特别限定,直线、曲线、圆弧、锯齿状、螺旋状、格状、蜂巢状、菱形、三角形、四角形或几何图形等的任意图案均适合使用。颜色分级的表现可就分布个数使这些版槽由100%~0%连续变化或以某幅度(例如以10%刻度)连续变化来进行。[印刷方法]凹版印刷在使表面形成有版槽的凹版滚筒旋转的同时对凹版滚筒表面供给油墨,并以固定在预定位置的刮刀刮落油墨使油墨仅残留于版槽内,使连续供给的印刷介质通过表面以橡胶形成的压筒压附于凹版滚筒,使得只有凹版滚筒的版槽内的油墨转印于印刷介质上来印刷图案。从印刷浓度及干燥性的观点来看,转印至印刷介质的油墨量优选1ml/m2以上且7ml/m2以下,更优选1.5ml/m2以上且6ml/m2以下,进一步优选2ml/m2以上且5.6ml/m2以下。特别是,在100%网点印刷部测定时、转印至印刷介质的油墨量优选在上述范围内。从亮度适性的观点来看,油墨从凹版版槽至印刷介质的转印率优选5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55%以上,进一步优选60%以上。转印率可以通过转印至印刷介质的油墨转印量相对于凹版版槽体积来求算。特别是,在100%网点印刷部的版槽测定时的转印率优选在上述范围内。刮刀可在可正常刮取油墨且不会产生模糊(fogging)现象的范围内调整压力,刮刀材质除了一般的不锈钢材质以外,也可使用磨耗性少的陶瓷制品。油墨的干燥可在不至损害印刷基材的温度及风量下进行调整。印刷速度可在不会弄脏导辊且卷取后不会发生油墨背印(setoff)的范围内高速化。对食品包装用树脂薄膜施行印刷时,有表面印刷方式及背面印刷方式,该表面印刷方式仅对相当于树脂膜的袋表面的面施行印刷,该背面印刷方式对相当于与树脂膜的袋表面的相反侧面的面施行印刷,并进一步对该印刷面层叠其他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水性油墨不论表面印刷方式或背面印刷方式均可适用。[水性油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水性油墨优选含有颜料、聚合物、水溶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此外,在未特别注记的前提下,“质量份”及“质量%”为以固态成分计的值。水性油墨在蔡恩杯#3中的20℃下的粘度为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版印刷方法,其使用水性油墨将1ml/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8 JP 2015-1849421.一种凹版印刷方法,其使用水性油墨将1ml/m2以上且7ml/m2以下的油墨转印至印刷介质,所述水性油墨在20℃的蔡恩杯#3的粘度为11.0秒以上且20.0秒以下,且在干燥试验中的蒸发率为30质量%以下,所述干燥试验是使1g油墨在温度40℃且气流1400L/分钟下干燥30分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重田龙男水岛龙马松本雄大植田泰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新克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