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945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1:43
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工序抑制折弯壁的产生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具备:挤出工序,从模芯与包围该模芯的模壳之间的环状缝隙挤出包含发泡剂的熔融混炼树脂,形成圆筒状发泡型坯,向一对分割模具之间挤出;下夹紧工序,在配置于所述分割模具的下侧的下夹紧部夹住所述发泡型坯;以及成型工序,在所述下夹紧工序之后,进行所述分割模具的闭模而进行所述发泡型坯的成型,使所述模芯的直径为D,所述模芯的下表面与所述分割模具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分割模具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紧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H/D为1.33~3.33,L/D为0.33~2.00。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oamed forming bod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oaming molding body capable of restraining the generation of a bending wall by a simpl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oaming molding body is provided. The extrusion process is made of a melt mixing resin containing a foaming agent from the core and the annular gap that surrounds the mold core of the mold core, forming a cylindrical foam billet and extruding from a pair of split moulds; the lower clamping process is configured in the division. The lower clamping part of the lower side of the mold is clamped with the foamed billet; and after the clamping procedure, the molding of the foamed blank is carried out after the clamping procedure is described, the diameter of the mold core is 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old cor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plit mold is 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old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clamping part is L, H/D is 1.33 to 3.33, and L/D is 0.33 to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例如汽车等空调装置中,使用用于通风的管状的空调用管。作为空调用管,已知有利用使热塑性树脂由发泡剂发泡的发泡树脂的发泡成型体。发泡成型体时由于高绝热性和轻量化而被广泛需求。作为这样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将熔融状态的发泡树脂利用分割模具闭模,在内部吹入空气使其膨胀的发泡吹塑成型被广泛知晓。近年,从轻量化的需求,发泡成型体的发泡倍率有提高的趋势,但若提高发泡倍率,则发泡型坯的外表面彼此融合而在发泡成型体的外表面形成条纹,容易出现所谓“折弯壁”的现象。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抑制折弯壁的发生,关闭筒状的发泡型坯的下部,将发泡型坯夹在模具之前或/和夹着,通过在型坯内部吹入气体,从而使型坯扩张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2002-1926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方法由于模具的闭模之前需要在型坯内部吹入气体,因此制造工序变得复杂。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工序抑制折弯壁的发生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为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具备:挤出工序,从模芯与包围该模芯的模壳之间的环状缝隙挤出包含发泡剂的熔融混炼树脂,形成圆筒状发泡型坯,向一对分割模具之间挤出;下夹紧工序,在配置于所述分割模具的下侧的下夹紧部夹住所述发泡型坯;以及成型工序,在所述下夹紧工序之后,进行所述分割模具的闭模而进行所述发泡型坯的成型,使所述模芯的直径为D,所述模芯的下表面与所述分割模具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分割模具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紧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H/D为1.33~3.33,L/D为0.33~2.00。根据专利技术人的实验,发现使模芯的直径为D、模芯的下表面与所述分割模具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分割模具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紧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时,以H/D为1.33~3.33,L/D为0.33~2.00的方式配置模芯、分割模具、下夹紧部,能够抑制折弯壁的产生,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例示。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优选所述发泡成型体的发泡倍率为2.5倍以上。优选所述发泡成型体为具备主通路和连接于该主通路的副通路的管状体,所述主通路与副通路之间的角度为45~90度。优选所述发泡成型体的,在与所述发泡型坯的挤出方向的角度为0~45度的剖面的吹胀比为0.5~0.8。优选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具备对各所述分割模具进行减压而使所述发泡型坯吸附于各所述分割模具的工序,所述分割模具的一方的减压开始时机比所述分割模具的另一方的减压开始时机延迟1秒以上。优选在所述挤出工序中,控制所述发泡型坯的厚度,使在容易产生折弯壁的部位的所述发泡型坯的壁厚小于在其他部位的所述发泡型坯的壁厚。优选在所述挤出工序中,以相对于挤出所述熔融混炼树脂的方向为45度以上135度以下的方向,向所述发泡型坯的内表面喷射空气而进行预吹塑。优选利用位于所述分割模具之间的上方或下方的预吹喷嘴进行所述预吹塑。优选使所述发泡型坯位于大致整个所述分割模具之间,接着进行将所述发泡型坯夹住而密封的下夹紧,接着进行所述预吹塑。【附图说明】图1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2是图1中的模头12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模头12、分割模具14以及下夹紧部15近旁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从图3的状态用下夹紧部15夹住发泡型坯13的状态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进行分割模具14的闭模的状态的剖面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适用的发泡成型体16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B表示图6A中的A-A剖面或B-B剖面。图7A是表示型坯形状的萎缩的图。图7B是表示图7A中的C-C剖面中折弯壁不良(窗帘现象)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形成有发泡型坯13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以下夹紧部15夹住发泡型坯13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进行了向型坯外周方向的预吹的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从图10的状态进行了分割模具14的闭模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图13是表示从图12的状态以下夹紧部15夹住发泡型坯13的状态的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图15是表示从图14的状态以上夹紧部15a夹住发泡型坯13的状态的图。图1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种特征事项可互相结合。并且,对于各特征事项独立地使专利技术成立。应予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具备:挤出工序,从模芯与包围该模芯的模壳之间的环状缝隙将包含发泡剂的熔融混炼树脂挤出而形成圆筒状的发泡型坯,从而在一对分割模具之间进行挤出;下夹紧工序,在配置于所述分割模具的下侧的下夹紧部夹住所述发泡型坯;以及,成型工序,在所述下夹紧工序之后,进行所述分割模具的闭模,进行所述发泡型坯。若使所述模芯的直径为D、所述模芯的下表面与所述分割模具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分割模具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紧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则H/D为1.33~3.33,L/D为0.33~2.00。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提供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具备:型坯形成工序,环状缝隙将包含发泡剂的熔融混炼树脂,通过朝夹在一对分割模具之间的成型区域的挤出方向挤出,形成发泡型坯;以及成型工序,对于位于所述成型区域的所述发泡型坯进行所述分割模具的闭模,从而进行发泡成型体的成型,其中,在所述型坯形成工序,以相对于所述挤出方向为45度以上135度以下的方向,向所述发泡型坯的内面喷射空气而进行预吹塑。1.第1实施方式首先对适合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接着对第1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1.1发泡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具备发泡挤出机1、分割模具14、以及下夹紧部15。发泡挤出机1具备柱体3、树脂投入口5、螺旋7、发泡剂注入口P、温度控制部9、树脂挤出口11、模头12。以下详细说明各个组成要素。<树脂投入口5>树脂投入口5是所谓料斗,由此投入原料树脂。原料树脂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颗粒状。原料树脂为例如聚烯烃等热塑性树脂,作为聚烯烃,可列举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其混合物等。将原料树脂由树脂投入口5投入到柱体3内之后,通过在柱体3内加热而被熔融,成为熔融树脂。并且,通过配置于柱体3内的螺旋7的旋转,搬运到设置于柱体3的一端的树脂挤出口11。<螺旋7>螺旋7配置于柱体3内,边使其旋转混炼熔融树脂边向树脂挤出口11搬运。螺旋7的一端设有齿轮装置30,螺旋7通过齿轮装置30来旋转驱动。配置于柱体3内的螺旋7的个数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发泡剂注入口P>柱体3设有用于在柱体3内注入发泡剂的发泡剂注入口P。设置发泡剂注入口P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使柱体3的树脂投入口5侧的端部的位置为0、树脂挤出口11侧的端部的位置为L时,优选将发泡剂注入口P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具备:挤出工序,从模芯与包围该模芯的模壳之间的环状缝隙挤出包含发泡剂的熔融混炼树脂,形成圆筒状发泡型坯,向一对分割模具之间挤出;下夹紧工序,在配置于所述分割模具的下侧的下夹紧部夹住所述发泡型坯;以及成型工序,在所述下夹紧工序之后,进行所述分割模具的闭模而进行所述发泡型坯的成型,当使所述模芯的直径为D,所述模芯的下表面与所述分割模具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分割模具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紧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时,H/D为1.33~3.33,L/D为0.33~2.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8 JP 2015-189801;2015.11.27 JP 2015-231461.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具备:挤出工序,从模芯与包围该模芯的模壳之间的环状缝隙挤出包含发泡剂的熔融混炼树脂,形成圆筒状发泡型坯,向一对分割模具之间挤出;下夹紧工序,在配置于所述分割模具的下侧的下夹紧部夹住所述发泡型坯;以及成型工序,在所述下夹紧工序之后,进行所述分割模具的闭模而进行所述发泡型坯的成型,当使所述模芯的直径为D,所述模芯的下表面与所述分割模具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分割模具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紧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时,H/D为1.33~3.33,L/D为0.33~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泡成型体的发泡倍率为2.5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泡成型体为具备主通路和连接于该主通路的副通路的管状体,所述主通路与副通路之间的角度为45~90度。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寺正明大野庆词五十岚优
申请(专利权)人:京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