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481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属于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箱体Ⅰ、箱体Ⅱ、烘箱、电磁搅拌机、转子Ⅰ、转子Ⅱ、反应器Ⅰ、反应器Ⅱ、硝酸注入管、ph值测试仪、氨水注入管、粘度处理器、LCD触摸屏、水位控制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处理器、烘干皿、电子天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有效的控制反应的酸碱度、粘度,更可保证反应的均匀性和准确性、能够快速烘干、防止相互污染,节约时间与人力,能够大批量的制备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

Preparation device of bismuth strontium calcium copper oxide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preparing bismuth strontium calcium copper oxide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The preparation device of the bismuth, strontium calcium copper oxygen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box I, box II, oven, electromagnetic mixer, rotor I, rotor II, reactor I, reactor II, nitric acid injecting tube, pH value tester, ammonia water injection tube, viscosity processor, LCD touch screen, water level controller, heat collector constant temperature. Magnetic stirrer, processor, drying pan, electronic balan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cidity and the viscosity of the reaction, ensure the uniformity and accuracy of the reaction, quickly dry, prevent each other from pollution, save time and manpower, and can produce a large batch of bismuth, strontium, calcium and copper oxygen system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属于实验室设备

技术介绍
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被称为第三代高温超导材料。因此种材料不含稀土元素,有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零电阻温度以及稳定的超导性,给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高潮。随着研究的大量进行和深入开展,在这一高温超导研究领域,新现象、新效应、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极大的推动力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迅猛发展。目前对于超导体系(特别是Bi-Sr-Ca-Cu超导体系)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固相烧结法,即将氧化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充分研磨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合成相。对于Bi-Sr-Ca-Cu超导体系,目前主要采用的制备步骤是:把粉末按一定的名义成分比配料,经各种化学工艺合成后成为预制粉,把预制粉装入银或银合金管中并密封好形成一个短坯,首先将短坯制成单芯线,该工艺过程所使用设备和我们在普通的金属线制造业中使用的拔丝机类似;然后把多跟单芯线束集在一起,再装入中经一系列的拉拔,最终形成多芯线;最后把多芯线材进行轧制变形为带材,把制备好的多芯带材放入热处理炉进行一次或多次热处理,加热温度为800~900℃,通过热处理可使银管内的预制粉体转变为高温超导体。使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超导复合材料弥补了原有工艺成相温度高,烧结时间长的缺点,并有超导复合材料致密,化学成分均匀,烧结性能良好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铋锶钙铜氧系超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溶胶-凝胶法制备样品的烘干只是将烧杯至于烘箱中,烘箱一般同时烘干多种样品,且速度慢。使用特定的大面积烘干皿可以避免样品相互污染并且效率高。针对生产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装置,经对现有的技术文献、公开专利及现状调研检索可知,由于目前世界上没有专门的企业在生产制备溶胶-凝胶制备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装置,现今国内外的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多为分步操作,多个仪器装置共同作业。它们大多都存在制备过程繁琐,工艺过程不稳定,生产制备效率极低及产品质量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箱体Ⅰ1、箱体Ⅱ2、烘箱3、电磁搅拌机4、转子Ⅰ5、转子Ⅱ6、反应器Ⅰ7、反应器Ⅱ8、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粘度处理器12、LCD触摸屏13、水位控制器15、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处理器17、烘干皿18、电子天平19,箱体Ⅰ1、箱体Ⅱ2的前部均设置有可开式箱门,箱体Ⅱ2设置在箱体Ⅰ1一侧,电磁搅拌机4设置在箱体Ⅰ1内,反应器Ⅰ7设置在电磁搅拌机4顶端,转子Ⅰ5放置在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均设置在箱体Ⅰ1顶壁上且底端均插入到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氨水注入管11上均设置有计量模块,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设置在箱体Ⅱ2内,反应器Ⅱ8设置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内,反应器Ⅰ7的底部通过单向连通管与反应器Ⅱ8的底部连通,转子Ⅱ6放置在反应器Ⅱ8内,粘度处理器12、水位控制器15均设置在箱体Ⅱ2顶壁,粘度处理器12的粘度探测杆14插入到反应器Ⅱ8内,水位控制器15的探测杆插入到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内,烘箱3设置在箱体Ⅱ2一侧,电子天平19设置在烘箱3内,烘干皿18设置在电子天平19的托盘上,反应器Ⅱ8的底部通过单向连通管与烘干皿18连通,处理器17设置在烘箱3的顶端,LCD触摸屏13设置在处理器18顶端,烘箱3、电磁搅拌机4、ph值测试仪10、粘度处理器12、水位控制器15、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电子天平19、LCD触摸屏13、计量模块均与处理器17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单向连通管上依次设置有泵机、单向阀门;进一步地,所述粘度处理器12、处理器17为ARM处理器;更进一步地,所述粘度探测杆14内部设置有力矩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为应变力矩传感器,采用桥式结构,电压输出,经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将信号送入粘度处理器12;进一步地,所述烘箱3为红外加热箱,与处理器17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置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不仅能准确的控制酸碱度、粘度,更可保证反应的均匀性和准确性;(2)本技术使用特定的大面积烘干皿,不仅可以避免样品相互污染并且效率高;(3)采用本技术的设备可以能在相同环境下大批量制备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4)采用本技术的设备其自动化程度高,可节约人力与生产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箱体Ⅰ、2-箱体Ⅱ、3-烘箱、4-电磁搅拌机、5-转子Ⅰ、6-转子Ⅱ、7-反应器Ⅰ、8-反应器Ⅱ、9-硝酸注入管、10-ph值测试仪、11-氨水注入管、12-粘度处理器、13-LCD触摸屏、14-粘度探测杆、15-水位控制器、16-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7-处理器、18-烘干皿、19-电子天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箱体Ⅰ1、箱体Ⅱ2、烘箱3、电磁搅拌机4、转子Ⅰ5、转子Ⅱ6、反应器Ⅰ7、反应器Ⅱ8、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粘度处理器12、LCD触摸屏13、水位控制器15、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处理器17、烘干皿18、电子天平19,箱体Ⅰ1、箱体Ⅱ2的前部均设置有可开式箱门,箱体Ⅱ2设置在箱体Ⅰ1一侧,电磁搅拌机4设置在箱体Ⅰ1内,反应器Ⅰ7设置在电磁搅拌机4顶端,转子Ⅰ5放置在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均设置在箱体Ⅰ1顶壁上且底端均插入到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氨水注入管11上均设置有计量模块,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设置在箱体Ⅱ2内,反应器Ⅱ8设置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内,反应器Ⅰ7的底部通过单向连通管与反应器Ⅱ8的底部连通,转子Ⅱ6放置在反应器Ⅱ8内,粘度处理器12、水位控制器15均设置在箱体Ⅱ2顶壁,粘度处理器12的粘度探测杆14插入到反应器Ⅱ8内,水位控制器15的探测杆插入到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内,烘箱3设置在箱体Ⅱ2一侧,电子天平19设置在烘箱3内,烘干皿18设置在电子天平19的托盘上,反应器Ⅱ8的底部通过单向连通管与烘干皿18连通,处理器17设置在烘箱3的顶端,LCD触摸屏13设置在处理器18顶端,烘箱3、电磁搅拌机4、ph值测试仪10、粘度处理器12、水位控制器15、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电子天平19、LCD触摸屏13、计量模块均与处理器17连接。单向连通管上依次设置有泵机、单向阀门。粘度处理器12、处理器17为ARM处理器。粘度探测杆14内部设置有力矩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为应变力矩传感器,采用桥式结构,电压输出,经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将信号送入粘度处理器12。烘箱3为红外加热箱,与处理器17电连接。将实验液放入反应器Ⅰ内,通过处理器控制电磁搅拌机启动,根据ph值测试仪的反馈,处理器控制硝酸注入管或氨水注入管加入硝酸或者氨水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Ⅰ(1)、箱体Ⅱ(2)、烘箱(3)、电磁搅拌机(4)、转子Ⅰ(5)、转子Ⅱ(6)、反应器Ⅰ(7)、反应器Ⅱ(8)、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粘度处理器(12)、LCD触摸屏(13)、水位控制器(15)、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处理器(17)、烘干皿(18)、电子天平(19),箱体Ⅰ(1)、箱体Ⅱ(2)的前部均设置有可开式箱门,箱体Ⅱ(2)设置在箱体Ⅰ(1)一侧,电磁搅拌机(4)设置在箱体Ⅰ(1)内,反应器Ⅰ(7)设置在电磁搅拌机(4)顶端,转子Ⅰ(5)放置在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均设置在箱体Ⅰ(1)顶壁上且底端均插入到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氨水注入管(11)上均设置有计量模块,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设置在箱体Ⅱ(2)内,反应器Ⅱ(8)设置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内,反应器Ⅰ(7)的底部通过单向连通管与反应器Ⅱ(8)的底部连通,转子Ⅱ(6)放置在反应器Ⅱ(8)内,粘度处理器(12)、水位控制器(15)均设置在箱体Ⅱ(2)顶壁,粘度处理器(12)的粘度探测杆(14)插入到反应器Ⅱ(8)内,水位控制器(15)的探测杆插入到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内,烘箱(3)设置在箱体Ⅱ(2)一侧,电子天平(19)设置在烘箱(3)内,烘干皿(18)设置在电子天平(19)的托盘上,反应器Ⅱ(8)的底部通过单向连通管与烘干皿(18)连通,处理器(17)设置在烘箱(3)的顶端,LCD触摸屏(13)设置在处理器(17)顶端,烘箱(3)、电磁搅拌机(4)、ph值测试仪(10)、粘度处理器(12)、水位控制器(15)、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电子天平(19)、LCD触摸屏(13)、计量模块均与处理器(17)连接;所述粘度处理器(12)、处理器(17)为ARM处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Ⅰ(1)、箱体Ⅱ(2)、烘箱(3)、电磁搅拌机(4)、转子Ⅰ(5)、转子Ⅱ(6)、反应器Ⅰ(7)、反应器Ⅱ(8)、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粘度处理器(12)、LCD触摸屏(13)、水位控制器(15)、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处理器(17)、烘干皿(18)、电子天平(19),箱体Ⅰ(1)、箱体Ⅱ(2)的前部均设置有可开式箱门,箱体Ⅱ(2)设置在箱体Ⅰ(1)一侧,电磁搅拌机(4)设置在箱体Ⅰ(1)内,反应器Ⅰ(7)设置在电磁搅拌机(4)顶端,转子Ⅰ(5)放置在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ph值测试仪(10)、氨水注入管(11)均设置在箱体Ⅰ(1)顶壁上且底端均插入到反应器Ⅰ(7)内,硝酸注入管(9)、氨水注入管(11)上均设置有计量模块,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设置在箱体Ⅱ(2)内,反应器Ⅱ(8)设置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16)内,反应器Ⅰ(7)的底部通过单向连通管与反应器Ⅱ(8)的底部连通,转子Ⅱ(6)放置在反应器Ⅱ(8)内,粘度处理器(12)、水位控制器(15)均设置在箱体Ⅱ(2)顶壁,粘度处理器(12)的粘度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李兵兵陈清明杨盛安孙鹏李陵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