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杂交提高少花龙葵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70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杂交提高少花龙葵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中的一种作为父本,另一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所述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铅锌矿区的少花龙葵;所述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农田中的少花龙葵。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的提高了少花龙葵对于硒的吸收富集能力,且由于利用的是同种作物不同生态型进行杂交,可以最大化的保留原作物的主要特性,提升了少花龙葵的食药用价值,为少花龙葵的产业化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Method for improving selenium accumulation ability of Solanum nigrum by hybridiz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nrichment of selenium by crossblot,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one of the ecotype less flower Solanum of the mine and the ecotype of the ananthus nigrum as the parent and the other as the mother; the ore mountain ecotype little flower Solanum is grown in the lead and zinc. Small black flowers of Solanum nigrum in the mining area; the ecotype of the farmland is small flower Solanum nigrum which is grown in the farmland.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absorption and enrichment ability of Solanum nigrum for selenium, and can maximiz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crop because of the use of the different ecotypes of the same crop. It can improve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value of the ananthus nigrum, and provide a certain basis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ananthus nig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杂交提高少花龙葵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杂交提高少花龙葵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少花龙葵又名乌点规,白花菜(学名:SolanumphoteinocarpumNakamuraetodashima),是纤弱草本,茎无毛或近于无毛,其叶可供蔬食,有清凉散热之功,并可兼治喉痛。硒对于人体的酸碱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的左右,当缺硒时,会造成全身无力、疲乏、心跳减弱、头昏眼花,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麻痹死亡。目前,对于如何提升作物中硒含量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施用硒肥方面,如申请号为201510372442.3的中国专利“一种富硒梨的种植方法”、申请号为201510695420.0的中国专利“富硒葡萄栽培方法”和申请号为201710492306.7的中国专利“一种油茶富含硒的种植方法”。上述方法依赖于肥料的选择,不能从本质上提高作物对于硒的吸收富集,不利于实际的推广使用。在杂交技术如何影响硒含量方面,现有技术鲜有研究。特别的,在选用何种作物、利用何种杂交方法可以提高作物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方面,仍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杂交提高少花龙葵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中的一种作为父本,另一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所述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铅锌矿区的少花龙葵;所述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农田中的少花龙葵。目前,在是否可以利用杂交的手段提高作物对硒的富集能力方面还鲜有报道。偶有利用不同作物杂交,获得了富含硒的杂交后代的报道,如申请号为201110315243.0的中国专利“一种水稻与竹子的杂交育种方法”,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提高作物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仅仅是利用了不同作物本身富含硒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长期的实验摸索发现,当利用生长在铅锌矿区的少花龙葵和生长在农田中的少花龙葵进行杂交后,可以显著的提高杂交后代对于硒的吸收富集能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专利技术利用同种作物不同生态型进行杂交,最大化保留了原有作物的主要特征,由于显著提高了杂交后代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因此,提升了少花龙葵的食药用价值。一般而言,进行所述杂交时,可采用的方法为:用镊子将处于蕾期的母本中花苞的雄蕊尽数除去,并保证柱头不受损伤,然后套上纸袋,在去雄的1~3天内用授粉器沾取少量父本花粉轻擦去雄柱头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花苞为花冠微露、色泽绿中泛黄的花苞。一般而言,进行杂交后,花瓣开始凋谢、幼果渐渐长大时除去纸袋。一般而言,杂交后,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8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显著的提高了少花龙葵对于硒的吸收富集能力,且由于利用的是同种作物不同生态型进行杂交,可以最大化的保留原作物的主要特性,提升了少花龙葵的食药用价值,为少花龙葵的产业化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试验方法1.1试验材料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唐家山铅锌矿(矿山生态型)和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农场(农田生态型)各收集一株具有成熟果实的少花龙葵,分别采集两种生态型的少花龙葵种子,风干,保存。唐家山铅锌矿(北纬29°24′,东经102°38′)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唐家乡,平均海拔890m,属北温带与季风带之间的山地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9℃,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1.8mm,多年平均日照1475.8h,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48.2mm。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农场(北纬30°23′,东经103°48′)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平均海拔620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6.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43.3mm,多年平均日照1035h,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11.2mm。1.2杂交将收集的种子直接播种于21cm×20cm(直径×高)的塑料盆,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种植用土取自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农场,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种植用土取自四川省汉源县唐家山铅锌矿区,待苗成熟进入蕾期后开始杂交,处理方式如下:正交F1代少花龙葵亲本(父矿母农):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父本,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母本。反交F1代少花龙葵亲本(父农母矿):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母本,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父本。从处于蕾期的母本少花龙葵中选择花冠微露、色泽绿中泛黄的花苞,用镊子将花苞中花药(雄蕊)尽数除去,注意不要损伤柱头,然后套上纸袋,在去雄的1-3天内用授粉器沾取少量父本少花龙葵花粉轻擦去雄柱头即可;杂交后一周左右,花瓣开始凋谢、幼果渐渐长大时就可以除去纸袋,同时要防止风、病虫等的危害,在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后及时采收保存种子,同时收集两个亲本的种子。1.2试验方法将取自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附近农田的潮土(土壤全硒含量0.35mg/kg)风干,过5mm筛,分别称取3.0kg装于15cm×18cm(高×直径)的塑料盆内。将Na2SeO3溶液加入土壤中,使土壤硒(Ⅳ)含量为10mg/kg,保持土壤湿润,放置60d,不定期翻土混合,使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将农CK、矿CK、父矿母农和父农母矿进行育苗,待少花龙葵幼苗4片真叶展开后分别移植于盆中,每盆4株每个处理重复5次,盆之间保持10cm的间距。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80%,待少花龙葵进入盛花期后,对植物整株收获,用自来水将根系、茎秆和叶片清洗干净,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于110℃杀青15min,75℃烘干至衡重,称重,粉碎,过100目筛。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少花龙葵各部分硒含量。1.4计算公式根冠比=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转运系数(TF)=植物地上部分硒含量/根系硒含量。(二)结果与表1正反杂交的少花龙葵生物量表2正反杂交的少花龙葵硒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利用杂交提高少花龙葵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中的一种作为父本,另一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所述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铅锌矿区的少花龙葵;所述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农田中的少花龙葵。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杂交提高少花龙葵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中的一种作为父本,另一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所述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铅锌矿区的少花龙葵;所述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农田中的少花龙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杂交时,采用的方法为:用镊子将处于蕾期的母本中花苞的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艳刘飘钟莉莎李欣欣夏丹林立金廖明安王进吕秀兰邓群仙唐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