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子与履带混合式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659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0:50
一种移动机构,包括可操作地相互连接和同步地运动的优选用于在平坦型工作面上作用的第一转轮单元和优选用于在包括具有不同斜度的楼梯、崎岖路面及全地形地面的变化型工作面上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协同作用的第二履带单元。

Wheel and track hybrid mobile mechanism

A mobile mechanism, including a first wheel unit that is operably interconnected and synchronously moving for action on a flat surface, and preferably a second track on a changing working face including a staircase with a different slope, a rugged road, and a fully topographic surface with the first wheel uni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子与履带混合式移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机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子与履带混合式移动机构,其具有平衡系统,于平路上以两个轮子和凭着乘客之身体平衡来操纵行走方向,使行走机构能轻松于平路上滑行,而且体积小巧和灵活非常;当遇到崎岖路、障碍物或楼梯时,行走机构会将轮子与履带混合使用,从而能够轻松行走于崎岖的山野道路、跨越普通路面的障碍物及安全地连续攀爬多级和角度不一的楼梯。
技术介绍
大部分的机械组合行走机构,主要都是供给人类使用,而当中亦不乏用于残疾人士,所以行走机构的舒适度是首要的关注事项。而其次的是,由于残疾人士们具有身体上的缺陷,使他们更加期望能与常人无异。例如,当他们行走于街道上时,他们并不希望占用比常人更多的空间,于是现时的轮椅设计者,大都倾向将轮椅的体积缩小,改善他们于生活上的不便。可惜的是,当轮椅越小,其功能亦越少,尤其是当遇到崎岖路、障碍物和楼梯时,体积细小的轮椅都无法通过,令本来希望能与常人无异的他们,反而经常要常人来协助他们。于是,能够攀爬楼梯和跨越障碍的轮椅便应运而生。然而,要安全地跨越障碍和攀爬楼梯,其体积亦必须较为庞大。而且,残疾人士们亦有一个愿望,就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子与履带混合式移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机构,包括可操作地相互连接和同步地运动/驱动的优选用于在平坦型工作面上作用的且位置固定的作为主动单元的第一转轮单元和优选用于在包括具有不同斜度的楼梯、崎岖路面及全地形地面的变化型工作面上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协同作用的和可活动地连接的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而位置可变的作为从动单元的第二履带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机构配置成在适于平坦工作面上移动的转轮驱动模式和适于变化工作面上移动的转轮及履带组合驱动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转轮驱动模式时,所述移动机构配置成优选通过体感控制系统来操作以及所述第二履带单元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在长度或行走方向上相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设置;以及在所述转轮及履带组合驱动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02 HK 16109224.1;2017.03.24 HK 17103074.41.一种移动机构,包括可操作地相互连接和同步地运动/驱动的优选用于在平坦型工作面上作用的且位置固定的作为主动单元的第一转轮单元和优选用于在包括具有不同斜度的楼梯、崎岖路面及全地形地面的变化型工作面上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协同作用的和可活动地连接的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而位置可变的作为从动单元的第二履带单元,其中:所述移动机构配置成在适于平坦工作面上移动的转轮驱动模式和适于变化工作面上移动的转轮及履带组合驱动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转轮驱动模式时,所述移动机构配置成优选通过体感控制系统来操作以及所述第二履带单元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在长度或行走方向上相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设置;以及在所述转轮及履带组合驱动模式时,所述移动机构配置成优选通过手动控制系统来操作以及所述第二履带单元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相交和优选形成具有大致「︿」入的形状的与工作面相接触的接触/作用底面部分或底部轮廓,以适应和紧贴不同的变化型工作面或可在变化型工作面上任意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履带单元可切换地和/或可转动地在备用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履带单元朝向所述工作面的方向延伸和优选地向下绕轴转动直至其前端与所述工作面相抵和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共同形成具有「︿」的形状的接触/作用底面部分或底部轮廓,并从而使所述移动机构由转轮式驱动结构切换成转轮及履带组合式驱动结构;而在所述备用位置时,所述第二履带单元朝向远离所述工作面的方向回缩和优选地向上绕轴转动直至与所述工作面分离和整体处于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及在其之上的位置,并从而使所述移动机构由转轮及履带组合式驱动结构切换成转轮式驱动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和所述第二履带单元配置成通过使两者变速比率变成相同和/或使两者运转速度一致的齿轮变速组件来可操作地相互连接和同步地运动,所述齿轮变速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的大齿轮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履带单元的小齿轮以及优选的设置于两者之间使两者同步地运动的优选为链条的连接或传动构件;其中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的旋转半径比或外径比和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第二履带单元的旋转半径比或外径比相等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纳移动机构操作单元和/或操作人员的乘座或支承单元和与之可操作地连接的用于测控所述移动机构的平衡和行走状态的且优选为分立的交替使用的分别用于所述转轮驱动模式的第一平衡和驱动单元和用于所述转轮及履带组合驱动模式的第二平衡和驱动单元;在所述转轮驱动模式时,所述第一平衡和驱动单元启动以相应于所述移动机构的平衡状态来维持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麟陈丽冰
申请(专利权)人:必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