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和稀土氧化物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34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TiB和稀土氧化物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方法具体为:(1)称取海绵钛、氧化硼、稀土和合金化元素,其中氧化硼与稀土元素的摩尔比值为1∶2,氧化硼含量为0~6%,稀土含量为0~28%;(2)将海绵钛、反应物和合金化元素混料,自耗电弧熔炼先压成电级,放入非自耗电弧炉或自耗电弧炉中;(3)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1×10↑[-2]Pa~1×10↑[-3]Pa之间,加电压调整电流熔炼,熔炼次数大于或等于三次;(4)经凝固,制得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不改变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情况下简洁、低成本制备高性能的钛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调整增强体含量及基体合金成分制备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属于材料科学领域。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加工方法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外加法和原位合成法,外加法是将TiC等增强颗粒通过预制件浸渗等技术人为地加入到钛合金中,这使得它们在基体合金中的均匀分布成为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不均匀的增强体分布显著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而且在钛合金中人为加入颗粒增强体,需要采用特殊的设备和复合工艺,又因钛合金的熔点高,传统的外加法在制备钛合金复合材料时尤其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增强体的均匀分布、增强体与基体完整结合等许多难题,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经文献检索发现,S.Ranganath在《J.Mater.Sci.》(《材料科学》),1997,32(1)P1-16撰文“Areview on particulate-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综述)”,该文献提出,近来原位合成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制备钛基复合材料,所谓原位合成工艺即在作为原料的钛合金中加入某些反应物,使之在熔炼时与钛合金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合金中原位生成需要的增强体。增强体的原位合成避免了外加增强体的污染和增强体与基体反应问题,也避免了熔铸过程中存在的陶瓷颗粒与基体合金的润湿性问题,反应生成的增强体在合金中的分布非常均匀,与外加法制备复合材料比较,原位合成的复合材料性能较好,并且原位自生复合技术具有高效、一定的自动化、精密的成分和组织控制,以及降低能耗和节约资源等特点,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但是,先前的原位合成工艺是经过机械合金化、反应粉末冶金、燃烧辅助合成工艺等制备的,虽然可以合成所需的钛基复合材料,但是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设备,不仅提高了成本,使加工工艺复杂,并且利用上述工艺很难实现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和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添加任何特殊的工艺设备,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复合材料的高成本问题,可以简捷、低成本制备出新型钛合金复合材料,并且该方法适宜大批量的工业生产,从而满足对高性能钛材料的迫切需求。本专利技术方法具体如下(1)称取海绵钛、反应物(氧化硼、稀土)和合金化元素,其中氧化硼与稀土元素的摩尔比值为1∶2,氧化硼含量为0~6%,稀土含量为0~28%;(2)将海绵钛、反应物和合金化元素混料,压成电级(对于自耗电弧熔炼),放入非自耗电弧炉或自耗电弧炉中;(3)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1×10-2Pa~1×10-3Pa之间,加电压调整电流熔炼,为保持成分的均匀性,熔炼次数大于或等于三次;(4)经凝固,制得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体积分数<30%,合金元素的含量根据所需的性能要求调整合金化元素成分及合金化元素的配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不改变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情况下简洁、低成本制备高性能的钛基复合材料,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增强体含量及基体合金成分制备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以满足不同需求,同时该复合材料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我国富有的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提供以下三个实施例实施例1制取1%(TiB+Nd2O3)/Ti复合材料。按照配比称取海绵钛、氧化硼(0.2%)、稀土钕(0.82%),混合,将原料放入非自耗电弧炉中,对非自耗电弧炉抽真空,真空度为1×10-3Pa,然后利用非自耗电弧炉熔炼,样品熔炼三次,经凝固后就获得所要求的复合材料。实施例2制取15%(TiB+Y2O3)/Ti复合材料。按照配比称取海绵钛、氧化硼(3.1%)、稀土铱(7.9%),混合,将原料放入非自耗电弧炉中,对非自耗电弧炉抽真空,真空度为1×10-2Pa,然后利用非自耗电弧炉熔炼,样品熔炼四次,经凝固后就获得所要求的复合材料。实施例3制取29%(TiB+Y2O3)/Ti-8%Al复合材料。按照配比称取海绵钛、合金化元素铝(8%)、氧化硼(5.95%)、稀土铱(15.2%),混合,将原料放入非自耗电弧炉中,对非自耗电弧炉抽真空,真空度为5×10-3Pa,然后利用非自耗电弧炉熔炼,样品熔炼三次,经凝固后就获得所要求的复合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方法具体如下(1)称取海绵钛、氧化硼、稀土和合金化元素,其中氧化硼与稀土元素的摩尔比值为1∶2,氧化硼含量为0~6%,稀土含量为0~28%;(2)将海绵钛、反应物和合金化元素混料,自耗电弧熔炼先压成电级,放入非自耗电弧炉或自耗电弧炉中;(3)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1×10-2Pa~1×10-3Pa之间,加电压调整电流熔炼,熔炼次数大于或等于三次;(4)经凝固,制得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全文摘要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方法具体为:(1)称取海绵钛、氧化硼、稀土和合金化元素,其中氧化硼与稀土元素的摩尔比值为1∶2,氧化硼含量为0~6%,稀土含量为0~28%;(2)将海绵钛、反应物和合金化元素混料,自耗电弧熔炼先压成电级,放入非自耗电弧炉或自耗电弧炉中;(3)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1×10文档编号C22C32/00GK1386874SQ0211157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吕维洁, 张荻, 耿珂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iB和稀土氧化物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具体如下: (1)称取海绵钛、氧化硼、稀土和合金化元素,其中氧化硼与稀土元素的摩尔比值为1∶2,氧化硼含量为0~6%,稀土含量为0~28%; (2)将海绵钛、反应物和合金化元素混料,自耗电弧熔炼先压成电级,放入非自耗电弧炉或自耗电弧炉中; (3)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1×10↑[-2]Pa~1×10↑[-3]Pa之间,加电压调整电流熔炼,熔炼次数大于或等于三次; (4)经凝固,制得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维洁张荻耿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