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3631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下端设有放置底板,所述连接支杆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的内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轴,且连接转轴的内腔设有调节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传输杆,所述传输杆的一端设有卡接支杆,所述卡接支杆两两之间设有联动轴,且联动轴的一端设有保护卡板,所述传输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连接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很好的布料传送效果,在使用过程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使用便利,能够增加装置的使用效果,避免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很好的使用环境。

A cloth conveyer on a circular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on a circular machine, including a connecting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plate, and one end of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extended to an inner cavity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rod, and one end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connecting shaft. An inn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shaf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 transmission rod through a connecting piece.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a linkage shaft is provided between 22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one end of the linkag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on card. A connection end plate is provid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material transfer effect, and can be used conveniently in the use process, can increase the use effect of the device, avoid many unnecessary troubles to the user, and have a good us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圆机
,尤其涉及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或成圈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普通单面针织大圆机就是成圈路数多(通常是针筒直径的3~4倍,即3路/25.4mm~4路/25.4mm),如30″的单面机具有90F~120F,34″的单面机具有102~126F路等,转速高,产量高。在我国部分针织企业称为多三角机(主要以Z241型兴起的)。普通单面针织大圆机具有单针道(一个跑道)、两针道(两个跑道)、三针道(三个跑道)、四针道以及六针道机型,现有在针织企业中大多使用的是四针道单面大圆机。它是利用织针和三角的有机排列组合来编织各种新型面料的。然而现有的圆机在使用过程存在以下缺点:(1)没有很好的布料传送效果,导致在使用过程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使用便利,不能够增加装置的使用效果,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很好的使用环境;(2)没有很好的使用便利,不便于使用者进行安生产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不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使用便利,浪费了使用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带来不便;(3)没有很好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使用效果,带来不便,同时在使用过程不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使用效率,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下端设有放置底板,所述连接支杆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的内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轴,且连接转轴的内腔设有调节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传输杆,所述传输杆的一端设有卡接支杆,所述卡接支杆两两之间设有联动轴,且联动轴的一端设有保护卡板,所述传输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连接端板,且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放置底板,所述传输管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延伸支杆,且延伸支杆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杆的外端,所述延伸支杆两两之间设有固定卡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杆的内腔设有调节电机,且调节电机通过调节轴与传输杆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放置底板的下端呈矩阵排列设有放置支脚,且放置支脚的外端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端设有安装螺纹,且安装螺纹的内壁设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杆的外端设有安装卡槽,且安装卡槽的内壁设有防滑凸点。优选的,所述传输杆的外端设有压轴,且压轴的外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卡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有很好的布料传送效果,在使用过程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使用便利,能够增加装置的使用效果,避免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很好的使用环境;(2)有很好的使用便利,便于使用者进行安生产和使用,在使用过程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使用便利,节约了使用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带来便利;(3)有很好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使用效果,带来便利,同时在使用过程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使用效率,带来不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支杆1,连接支杆1的下端设有放置底板13,连接支杆1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1的内腔,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轴3,且连接转轴3的内腔设有调节轴4,连接转轴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安装有传输杆6,传输杆6的一端设有卡接支杆7,卡接支杆7两两之间设有联动轴8,且联动轴8的一端设有保护卡板,传输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上端设有连接端板9,且支撑杆10的另一端设有放置底板13,传输管6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延伸支杆11,且延伸支杆11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杆10的外端,延伸支杆11两两之间设有固定卡板12,连接支杆1的内腔设有调节电机,且调节电机通过调节轴与传输杆6传动连接,放置底板13的下端呈矩阵排列设有放置支脚,且放置支脚的外端设有防滑纹,支撑杆10的外端设有安装螺纹,且安装螺纹的内壁设有密封垫,连接支杆1的外端设有安装卡槽,且安装卡槽的内壁设有防滑凸点,传输杆6的外端设有压轴,且压轴的外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卡柱。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杆(1)的下端设有放置底板(13),所述连接支杆(1)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1)的内腔,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轴(3),且连接转轴(3)的内腔设有调节轴(4),所述连接转轴(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安装有传输杆(6),所述传输杆(6)的一端设有卡接支杆(7),所述卡接支杆(7)两两之间设有联动轴(8),且联动轴(8)的一端设有保护卡板,所述传输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端设有连接端板(9),且支撑杆(10)的另一端设有放置底板(13),所述传输杆(6)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延伸支杆(11),且延伸支杆(11)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杆(10)的外端,所述延伸支杆(11)两两之间设有固定卡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圆机上的布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杆(1)的下端设有放置底板(13),所述连接支杆(1)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1)的内腔,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轴(3),且连接转轴(3)的内腔设有调节轴(4),所述连接转轴(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安装有传输杆(6),所述传输杆(6)的一端设有卡接支杆(7),所述卡接支杆(7)两两之间设有联动轴(8),且联动轴(8)的一端设有保护卡板,所述传输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端设有连接端板(9),且支撑杆(10)的另一端设有放置底板(13),所述传输杆(6)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延伸支杆(11),且延伸支杆(11)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杆(10)的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广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聚诚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