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8735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00: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属于针织技术领域。包括扩布架、上卷布辊、下卷布辊和磨毛辊,扩布架、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所述的磨毛辊位于上卷布辊与下卷布辊之间,其表面设置锯齿;针织布织好后经扩布架到达上卷布辊处,被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拉直的坯布经磨毛辊的摩擦作用,坯布完成起绒并达到磨毛效果,磨毛的轻重程度可通过调节磨毛辊上锯齿的深浅、疏密控制。将本申请用于织物加工,可实现同一批布不同磨毛程度的并存。

Large round machine rewinding device with abrasive function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large round machine rolling device with a grinding func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knitting technical field. It includes the expansion frame, the roll roll, the coiling roll and the grinding roller, and the spreading and coiling roll and the roll down roll are set up and dow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grinding roll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oiling roll and the coiling roll, and its surface is set with sawtooth; the knitted fabric is knitted through the spread rack to the upper roll, and is pulled by the roll and the roll. Through the friction of the straight grey cloth through the grinding roller, the grey fabric can finish the wool and reach the grinding effect. The degree of the grinding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shades and the density of the sawtooth on the grinding rolle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pplication to fabric processing can achieve the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batches of the same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属于针织

技术介绍
近来针织磨毛布越来越流行,然而对于磨毛针织布,其工艺流程为:坯布-染色-烘干加软-磨毛-成定,传统的后整磨毛工艺只能整布面磨毛,织造完毕后,经染色、烘干后,还需要额外加软、磨毛,工序长,成本高;也有采用拼接方式形成磨毛不匀的织物,但同样存在工序长、成本高的缺陷。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磨毛织物加工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实现织造与起绒一次成型的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包括扩布架、上卷布辊、下卷布辊和磨毛辊,扩布架、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所述的磨毛辊位于上卷布辊与下卷布辊之间,其表面设置锯齿;针织布织好后经扩布架到达上卷布辊处,被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拉直的坯布经磨毛辊的摩擦作用,坯布完成起绒并达到磨毛效果,磨毛的轻重程度可通过调节磨毛辊上锯齿的深浅、疏密控制。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磨毛辊位于坯布背面或正面,或者正面与背面各设置一个。磨毛辊设置在背面或正面,可分别对坯布的背面或正面进行磨毛;正面和背面各设置一个时,背面的称为磨毛辊一,正面的称为磨毛辊二,可实现坯布的正反面同时或分别磨毛。所述的下卷布辊下方也设置有磨毛辊,位于上卷布辊与下卷布辊之间的称为磨毛辊一,其位于坯布正面或背面,位于下卷布辊下方的称为磨毛辊二,对坯布进行分别背面磨毛、正面磨毛。所述的磨毛辊上,锯齿齿密度为5-30齿/cm,每厘米的片颚上表面上分布约5-30齿的锯齿,确保了起绒的充分进行。更优选的,所述的锯齿齿密度为5-10齿/cm时为轻度起绒;锯齿齿密度为10-20齿/cm时为中度起绒;锯齿齿密度为20-30齿/cm时为重度起绒。根据加工的需要,锯齿齿密度在卷布辊表面上均匀分布,也可按照不同的密度分区分布,以实现同一织物不同起绒程度的加工。所述的磨毛辊上,锯齿齿深H为0.2-0.5mm。更优选的,所述的锯齿齿深H为0.2-0.3mm时为轻度起绒;锯齿齿深H为0.3-0.4mm时为中度起绒;锯齿齿深H为0.4-0.5mm时为重度起绒。根据加工的需要,锯齿齿深在卷布辊上均匀分布,也可按照不同的齿深分区分布,以实现同一织物不同起绒程度的加工。本申请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针织布在织造时就完成磨毛、起绒,减少工序,节约能源,节约成本,而且锯齿越深越密,磨毛/起绒越长,本申请不均匀磨毛布可以通过磨毛辊设置在不同部位,进而实现不同磨毛花型的不均匀磨毛布加工。本申请的上述设置,通过织造时就完成磨毛,不仅可以减少工序和生产时间,还能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同时,此工艺所得不均匀磨毛布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计不同条形花纹以及不同部位磨毛区域的成型。通过磨毛辊设置在坯布正面、背面、上卷布辊与下卷布辊之间、下卷布辊下方等位置,即可实现不同磨毛花型的不均匀磨毛布;磨毛布面的起绒程度则可以通过磨毛辊上锯齿的大小、疏密和倾斜角度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加工所得不均匀磨毛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磨毛工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磨毛工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磨毛工艺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中磨毛工艺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中磨毛工艺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中磨毛工艺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标号:8.起绒区;81.绒区一;82.绒区二;83.绒区三;84.绒区四;9.不绒区;10.上卷布辊;11.下卷布辊;12.磨毛辊一;13.磨毛辊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针织布在圆机上织好后,经扩布架开幅后送至上卷布辊10处,上卷布辊10与下卷布辊11之间设置磨毛辊,磨毛辊表面设置锯齿,被上卷布辊10和下卷布辊11拉直的坯布经磨毛辊的摩擦作用,坯布完成起绒并达到磨毛效果,磨毛的轻重程度可通过调节磨毛齿的深浅控制,具体参见图1所示,不均匀磨毛布包括起绒区8和不绒区9,起绒区8包括绒区一81、绒区二82、绒区三83以及绒区四84,根据设计的需要,绒区一81、绒区二82、绒区三83以及绒区四84可如图2所示,由不绒区9分割为宽度不同的独立绒区,也可以形成连接为一体的整体绒区;起绒区8的起绒宽度可以由磨毛辊的分布位置以及磨毛辊上锯齿的分布状况控制,而起绒程度(如图1中,绒区一81、绒区二82、绒区三83相互起绒程度均不同,绒区二82则可以与绒区四84起绒程度相同)可以通过磨毛辊上锯齿的大小、疏密和倾斜角度控制。为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进一步的设置如下:磨毛辊可以设置磨毛辊一12,该磨毛辊一12可以如图2所示,设置于上卷布辊10与下卷布辊11之间,对拉直状态的坯布背面磨毛;也可以如图3所示,设置在下卷布辊11下方,对拉伸过的坯布背面进行磨毛。磨毛辊可以设置磨毛辊二13,该磨毛辊二13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于上卷布辊10与下卷布辊11之间,对拉直状态的坯布正面磨毛;也可以如图5所示,设置在下卷布辊11下方,对拉伸过的坯布正面进行磨毛。磨毛辊可以设置磨毛辊一12和磨毛辊二13,其中,如图6所示,磨毛辊一12可以设置在上卷布辊10与下卷布辊11之间,并对拉直状态的坯布背面磨毛,而磨毛辊二13设置在下卷布辊11下方,对拉伸过的坯布正面进行磨毛;还可以将磨毛辊一12设置在上卷布辊10与下卷布辊11之间的坯布正面、磨毛辊二13设置在下卷布辊11下方坯布背面,分别对坯布正面、背面进行处理;或者,如图7所示,磨毛辊一12、磨毛辊二13均设置在上卷布辊10与下卷布辊11之间,磨毛辊一12位于坯布背面,磨毛辊二13位于坯布正面,分别对拉直状态的坯布背面和正面进行磨毛;或者,磨毛辊一12、磨毛辊二13均设置在下卷布辊11下方,磨毛辊一12位于坯布背面,磨毛辊二13位于坯布正面,分别对坯布背面和正面进行磨毛。为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进一步的设置如下:磨毛辊(磨毛辊一12和/或磨毛辊二13)上的锯齿可按照如下方式设置:锯齿齿密度为5-30齿/cm,每厘米的片颚上表面上分布约5-30齿的锯齿,确保了起绒的充分进行。更优选的,所述的锯齿齿密度为5-10齿/cm时为轻度起绒(如图1中的绒区一81);锯齿齿密度为10-20齿/cm时为中度起绒;锯齿齿密度为20-30齿/cm时为重度起绒(如图1中的绒区二82、绒区三83、绒区四84)。根据加工的需要,锯齿齿密度在磨毛辊表面上均匀分布,也可按照不同的密度分区分布,形成如图1所示同一织物同时具有不同起绒程度起绒区8的加工。为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进一步的设置如下:磨毛辊(磨毛辊一12和/或磨毛辊二13)上的锯齿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结合图8,锯齿齿深H为0.2-0.5mm。更优选的,所述的锯齿齿深H为0.2-0.3mm时为轻度起绒;锯齿齿深H为0.3-0.4mm时为中度起绒;锯齿齿深H为0.4-0.5mm时为重度起绒。根据加工的需要,锯齿齿深在卷布辊上均匀分布,也可按照不同的齿深分区分布,以实现同一织物不同起绒程度的加工。以上内容是结合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

【技术保护点】
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布架、上卷布辊、下卷布辊和磨毛辊,扩布架、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所述的磨毛辊位于上卷布辊与下卷布辊之间,其表面设置锯齿;针织布织好后经扩布架到达上卷布辊处,被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拉直的坯布经磨毛辊的摩擦作用,坯布完成起绒并达到磨毛效果,磨毛的轻重程度可通过调节磨毛辊上锯齿的深浅、疏密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布架、上卷布辊、下卷布辊和磨毛辊,扩布架、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所述的磨毛辊位于上卷布辊与下卷布辊之间,其表面设置锯齿;针织布织好后经扩布架到达上卷布辊处,被上卷布辊和下卷布辊拉直的坯布经磨毛辊的摩擦作用,坯布完成起绒并达到磨毛效果,磨毛的轻重程度可通过调节磨毛辊上锯齿的深浅、疏密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毛辊位于坯布背面或正面,或者正面与背面各设置一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磨毛功能的大圆机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卷布辊下方也设置有磨毛辊。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春来曹婵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