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113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4:18
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表层、中间层与下表层,所述上表层、中间层、下表层都为纤网结构;所述中间层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斜纤网层,该斜纤网层依次首尾相连,相邻的斜纤网层之间夹有层间夹角,该层间夹角为锐角,斜纤网层在水平方向的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且在中间层内设置有植物中草药。本设计不仅能使中草药分布均匀、保健效果较好,而且舒适度较佳、使用寿命较长。

A natural plant herb filling body

A natural plant herb filling body, including the upper layer, the middle lay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which are connecte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upper layer, the middle lay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are fiber net structures, and the middle lay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ber network layers stacked horizontally in a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fiber network layer is first connected and adjacent to the fiber network layer. There is an interlayer angle between the layers,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layers is a sharp angle, and the inclined fiber network layer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a back and forth Z, and a plan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set in the middle layer. This design not only can mak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istribute evenly, and has better health care effect, but also has better comfort and longer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填充体,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具体适用于提高中草药分布的均匀度,增强保健效果,提高舒适度。
技术介绍
服装、床垫、被褥用的填充材料是一种常用的保暖材料。填充材料的种类很多,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合的材料。常用的天然纤维有棉纤维、羊毛、蚕丝、羽绒、驼绒等,化学纤维有中空纤维、超细纤维、远红外纤维等,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合的材料有羊毛与超细纤维混合、蚕丝与中空纤维混合、羽绒与中空纤维混合等。这些填充材料都以传统纺织纤维为原料制备而成,比较注重保暖、质轻、柔软、舒适等方面的性能,但不具有保健性能。中草药很早就得到应用,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人们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应用,中草药不仅有治病的作用,还对身体有保健作用。由于中草药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是百利而无一害,没有副作用的,所以,人们一直尝试将中草药应用到日常纺织品之中。目前主要方法有浸渍法、喷涂法与堆积法,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将中草药与纺织品结合,但在纺织品的使用范围、舒适性、保健效果方面都受到限制,比如:浸渍法与喷涂法,纺织品中的中草药含量不高,制备的纺织品保健效果时间不长;堆积法虽然中草药的含量高,保健效果持续的时间长,但是中草药容易堆积分布不均匀,且制备的纺织品大多是坐垫等,使用范围及舒适性受到限制,此外,采用手工作业比较多,不容易进行规模化生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保健用纺织品越来越受到欢迎,故,开发新型的保健填充材料具有非常意义。公开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草药分布不均匀、保健效果较差、舒适度不佳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中草药分布均匀、保健效果较好、舒适度较佳的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包括中间层、上表层与下表层,所述上表层与中间层的顶面相连接,中间层的底面与下表层相连接;所述上表层、中间层、下表层都为纤网结构;所述中间层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斜纤网层,该斜纤网层依次首尾相连,相邻的斜纤网层之间夹有层间夹角,该层间夹角为锐角,且斜纤网层在水平方向的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所述层间夹角的大小范围是5度―15度。所述斜纤网层由化工纤维、植物中草药纤维纺织而成。所述中间层的面密度为80―1000g/m2。所述上表层、下表层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多张单层纤网,相邻的单层纤网相互交叉铺叠。所述单层纤网的制作工艺为梳理成网。所述上表层、下表层的面密度均为10―20g/m2。所述上表层与中间层之间,以及下表层与中间层之间各设置有一个夹层,该夹层内设置有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列的贯通腔,该贯通腔的两端分别为大直径口、小直径口,大直径口与中间层相通,小直径口与上表层或下表层相通。所述层间夹角的上方设置有网漏面,该网漏面与其所对应的层间夹角,以及形成该层间夹角的相邻的斜纤网层一同围成一个搁物腔,该搁物腔内设置有植物中草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中,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表层、中间层、下表层,且都为纤网结构,使用时,中间层的内部或者中间层的纺织材料里包括有植物中草药,比如说在中间层纺织成网前的不同的阶段,分别混入叶状植物中草药、块状植物中草药,该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不仅确保成品中含有植物中草药,能在使用时,使药物在人的体表热作用下,经人体皮肤渗透、嗅觉吸入、经络传导而吸收,起到保健作用;其次,植物中草药作为中间层的纺织材料,使得在纺织阶段,就引入了植物中草药,便于其在中间层内的均匀分布;再次,上表层、下表层既能防止植物中草药细小粹末在使用过程中露出,又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因此,本技术不仅能使中草药分布均匀、保健效果较好,而且舒适度较佳。2、本技术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中,中间层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斜纤网层,斜纤网层依次首尾相连,相邻的斜纤网层之间夹有层间夹角,且斜纤网层在水平方向的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使用时,该设计既利于植物中草药纤维在中间层中的均匀分布,又能避免植物中草药纤维在使用中被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的保健效果较好,使用寿命较长。3、本技术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中,中间层的顶面、底面分别包覆有上表层、下表层,而上表层、下表层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多张单层纤网,相邻的单层纤网相互交叉铺叠,该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能降低上表层、下表层的孔隙率,避免植物中草药细小粹末在使用过程中露出,降低保健效果;其次,能够提高上表层、下表层的强力,避免尖锐或较硬质的中草药穿刺纤网而出,降低保健效果与使用舒适度;再次,使得中间层被具备一定厚度、柔软度的上表层、下表层包覆,避免人体直接感受较硬质的中草药,舒适性得到提高。因此,本技术不仅能提高保健效果,而且能增加使用中的舒适性。4、本技术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中,上表层与中间层之间,以及下表层与中间层之间各设置有一个夹层,该夹层内设置有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列的贯通腔,该贯通腔的两端分别为大直径口、小直径口,大直径口与中间层相通,小直径口与上表层或下表层相通,使用时,大直径口能够容纳更多的由中间层散发出的中草药,同时,再将其通过小直径口向上表层或下表层输出时,由于直径变小,则速度加快,利于将中草药输送至上表层或下表层的表面,从而提高保健效果。因此,本技术的保健效果较强。5、本技术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中,层间夹角的上方设置有网漏面,该网漏面与其所对应的层间夹角,以及形成该层间夹角的相邻的斜纤网层一同围成一个搁物腔,该搁物腔内设置有植物中草药,使用时,该设计既利于将中草药设置在中间层的内部,使其具备保健效果,同时,还能避免中草药使用过程中的漏出,毕竟,网漏面只处于搁物腔的一面,而且网漏面的孔隙率较小,能避免植物中草药大量的漏出,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不仅具备保健功能,而且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表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斜纤网层4、层间夹角41、网漏面42、搁物腔43、单层纤网5、夹层6、贯通腔61、大直径口62、小直径口6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与图2,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包括中间层2、上表层1与下表层3,所述上表层1与中间层2的顶面相连接,中间层2的底面与下表层3相连接;所述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都为纤网结构;所述中间层2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斜纤网层4,该斜纤网层4依次首尾相连,相邻的斜纤网层4之间夹有层间夹角41,该层间夹角41为锐角,且斜纤网层4在水平方向的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所述层间夹角41的大小范围是5度―15度。所述斜纤网层4由化工纤维、植物中草药纤维纺织而成。所述中间层2的面密度为80―1000g/m2。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结构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包括中间层(2)、上表层(1)与下表层(3),所述上表层(1)与中间层(2)的顶面相连接,中间层(2)的底面与下表层(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都为纤网结构;所述中间层(2)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斜纤网层(4),该斜纤网层(4)依次首尾相连,相邻的斜纤网层(4)之间夹有层间夹角(41),该层间夹角(41)为锐角,且斜纤网层(4)在水平方向的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所述斜纤网层(4)由化工纤维、植物中草药纤维纺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包括中间层(2)、上表层(1)与下表层(3),所述上表层(1)与中间层(2)的顶面相连接,中间层(2)的底面与下表层(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都为纤网结构;所述中间层(2)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斜纤网层(4),该斜纤网层(4)依次首尾相连,相邻的斜纤网层(4)之间夹有层间夹角(41),该层间夹角(41)为锐角,且斜纤网层(4)在水平方向的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所述斜纤网层(4)由化工纤维、植物中草药纤维纺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夹角(41)的大小范围是5度―1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的面密度为80―1000g/m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天然植物中草药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多张单层纤网(5),相邻的单层纤网(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