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09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指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属于挤压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两者合模后的模腔为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的进料端设有进料头,所述进料头上设有三个注料口,所述主流道与进料头之间设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分流块Ⅰ和分流块Ⅱ,所述分流块Ⅰ与下模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Ⅰ,分流块Ⅰ和分流块Ⅱ之间形成分流道Ⅱ,分流块Ⅱ与上模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Ⅲ,所述分流道Ⅰ,分流道Ⅱ和分流道Ⅲ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注料口连通,另一端汇聚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分流道Ⅰ、分流道Ⅱ和分流道Ⅲ的两侧均设有加热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板材成型的工艺流程,能够直接将配色熔合到板材内,而且分布均匀,不易掉色。

A molding head of a PA shee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fers to a molding head of a PA shee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extrusion molding, including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The die cavity after the two dies is the mainstream channel. The feeding end of the main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head, and the feed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three injection ports, and the main flow channel and the feed head are provided with two structural phases. The shunt block I and the shunt block II, the shunt block I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die form a distributary channel I, the shunt block I and the shunt block II form a distributary channel II, the shunt block II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die form a distributary channel III, and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 I, the diverting channel II and the diversion channel III are connected to the three injection ports respectively, and the other end respectively. A heating bar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stream channel, the diversion channel I, the diffuser channel II and the shunt road III. The utility model simplifie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forming the sheet metal, and can directly fuse the color matching into the board, and has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is not easy to f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
本技术属于挤压成型模具
,特指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
技术介绍
PA塑料是一种树脂,现在被作为眼镜的镜框被广泛使用,在生产树脂镜框的时候,需要先将PA塑料制作成板材,然后再加工成镜框。目前市场上的镜框颜色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是通过后期在镜框的表面用其他塑料做出来一层颜色,这种常规的制作方式,效率很低,耗能高,镜框表面的颜色容易分布不均匀,而且容易掉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能够生产出三层颜色或三种不同波形颜色的板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包括上模和下模,两者合模后的模腔为主流道,主流道的宽度与上模和下模的宽度相同,并通过盖板封住两侧,其中,所述主流道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头,所述进料头上设置有三个注料口,分布在进料头的上、中、下三个部分,所述主流道与进料头之间设置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分流块Ⅰ和分流块Ⅱ,所述分流块Ⅰ的两端面和分流块Ⅱ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分流块Ⅰ与所述下模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Ⅰ,分流块Ⅰ和分流块Ⅱ之间形成分流道Ⅱ,分流块Ⅱ与上模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Ⅲ,所述分流道Ⅰ,分流道Ⅱ和分流道Ⅲ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注料口连通,另一端汇聚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所述主流道连通,不同原料分别从三个注料口加入,然后分别流经分流道Ⅰ,分流道Ⅱ和分流道Ⅲ,最后汇入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分流道Ⅰ、分流道Ⅱ和分流道Ⅲ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模的端面设置有阻流棒,所述阻流棒的前端设置有阻流块,所述阻流块位于所述主流道内,阻流块能够控制原料的流速和流量。进一步优化:所述分流道Ⅰ、分流道Ⅱ和分流道Ⅲ均呈T型,前段为管状结构,后段为向两侧平展的腔体,可以对原料进行预热,并为进入主流道前,做横向拉伸的准备,使进入主流道的原料分布均匀,利于成型。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模的模口和下模的模口上均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位于主流道的出料口的两侧,油腔内为高温油,可以将热量传导至主流道的出料口,保持出料口的温度与主流道的温度一致,方便挤料。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均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位于主流道的出料口的两侧,可以调节出料口的间隙,控制板材成型的厚度。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简化了板材成型的工艺流程,能够直接将配色熔合到板材内,可以生产出三层不同的颜色,也可以生产出三层波纹搅花颜色,而且分布均匀,不易掉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分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上模,11-下模,12-主流道,13-进料头,14-注料口,15-分流块Ⅰ,16-分流块Ⅱ,17-分流道Ⅰ,18-分流道Ⅱ,19-分流道Ⅲ,20-加热棒,21-阻流棒,22-阻流块,23-油腔,24-调节杆,2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包括上模10和下模11,两者合模后的模腔为主流道12,主流道12的宽度与上模10和下模11的宽度相同,并通过盖板封住两侧,其中,所述主流道12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头13,所述进料头13上设置有三个注料口14,分布在进料头13的上、中、下三个部分,所述主流道12与进料头13之间设置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分流块Ⅰ15和分流块Ⅱ16,所述分流块Ⅰ15的两端面和分流块Ⅱ16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凹槽25,所述分流块Ⅰ15与所述下模11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Ⅰ17,分流块Ⅰ15和分流块Ⅱ16之间形成分流道Ⅱ18,分流块Ⅱ16与上模10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Ⅲ19,所述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注料口14连通,另一端汇聚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所述主流道12连通,所述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均呈T型,前段为管状结构,后段为向两侧平展的腔体,可以对原料进行预热,并为进入主流道12前,做横向拉伸的准备,使进入主流道12的原料分布均匀,利于成型,不同原料分别从三个注料口14加入,然后分别流经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最后汇入主流道12,所述主流道12、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20。主流道12设计的偏长,两侧的加热棒20能够对主流道内的温度进行分区控制,而且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中的温度需求也不相同,所以各分流道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20,进行分区控制。所述上模10的端面设置有阻流棒21,所述阻流棒21的前端设置有阻流块22,所述阻流块22位于所述主流道12内,通过控制阻流块22移动,改变该区域的厚度,达到控制原料的流速和流量的目的。而且为了保证成型方便,在主流道12的出料口的两侧设置有油腔23,油腔23内为高温油,可以将热量传导至主流道12的出料口,保持出料口的温度与主流道12的温度一致,板材能够顺利快速的挤出。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主流道12出料口两侧的调节杆24,调节出料口的间隙,控制板材成型的厚度。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包括上模(10)和下模(11),两者合模后的模腔为主流道(12),主流道(12)的宽度与上模(10)和下模(11)的宽度相同,并通过盖板封住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2)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头(13),所述进料头(13)上设置有三个注料口(14),所述主流道(12)与进料头(13)之间设置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分流块Ⅰ(15)和分流块Ⅱ(16),所述分流块Ⅰ(15)的两端面和分流块Ⅱ(16)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凹槽(25),所述分流块Ⅰ(15)与所述下模(11)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Ⅰ(17),分流块Ⅰ(15)和分流块Ⅱ(16)之间形成分流道Ⅱ(18),分流块Ⅱ(16)与上模(10)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Ⅲ(19),所述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注料口(14)连通,另一端汇聚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所述主流道(12)连通,所述主流道(12)、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A片板材的成型模头,包括上模(10)和下模(11),两者合模后的模腔为主流道(12),主流道(12)的宽度与上模(10)和下模(11)的宽度相同,并通过盖板封住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2)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头(13),所述进料头(13)上设置有三个注料口(14),所述主流道(12)与进料头(13)之间设置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分流块Ⅰ(15)和分流块Ⅱ(16),所述分流块Ⅰ(15)的两端面和分流块Ⅱ(16)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凹槽(25),所述分流块Ⅰ(15)与所述下模(11)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Ⅰ(17),分流块Ⅰ(15)和分流块Ⅱ(16)之间形成分流道Ⅱ(18),分流块Ⅱ(16)与上模(10)的内壁形成分流道Ⅲ(19),所述分流道Ⅰ(17),分流道Ⅱ(18)和分流道Ⅲ(19)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注料口(14)连通,另一端汇聚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所述主流道(1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晶威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