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乳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58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乳化机,涉及乳化装置领域,主要搅拌桶内竖直设有若干阻流板,阻流板均布设置在转动组件的外圆周,阻流板的上端部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阻流板的下端部与顶板的上端面固定,在阻流板的外圆周均布有若干扰流板,扰流板的上下分别设有转轴,扰流板下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底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顶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贯穿搅拌桶的顶板,在搅拌桶顶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分别同轴固定在扰流板上端的转轴,在搅拌桶的顶板上端面的中部转动设有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分别与行星齿轮啮合,以实现对转动组件产生的离心力进行干扰,避免出现凹陷漩涡的功能。

Double decker emuls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decker emulsifier,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he emulsification device. The main mixing bucke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main mixing bucket, the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rotating component, the upper end part of the baffle plate is fixed to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top plate, the lower end part of the baffle plate is fixed to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outer circle of the baffle plate. Zhou Junbu has a disturbing flow plate, and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poilers.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poiler is rota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tirring bucket.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poiler is rotated to the top plate of the stirring bucket.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poiler runs through the top plate of the mixing bucket. The planetary gear is fix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poiler, and the sun gear is rot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end of the mixing bucket. The sun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planetary gear, so as to interfere with the centrifugal force produced by the rotating component and avoid the function of the depre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乳化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乳化机,主要涉及乳化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乳化机是一种纺织、化工、涂料、制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常用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搅拌桶和剪切组件,剪切组件包括转子和定子,工作的时候转子高速旋转,湿性介质在转子和定子之间剪切力的作用下得到细微化、均匀化和乳化,制得所需要的粒子精细、湿性介质均匀的成品。由于转子在搅拌桶内高速转动,湿性介质在搅拌内的连通一起高速旋转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湿性介质将被甩到搅拌桶的周边,因此在转子上方的湿性介质将向下出现凹陷,转子上方的的湿性介质将变得稀薄,进而出现转子将空气搅拌进入到湿性介质内部。倘若湿性介质中出现气泡将对其质量造成极大的破坏。在申请号为200710131376.6的专利中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乳化机,该方案是在转子上方搅拌桶内设置阻流横梁,阻流横梁对转动的湿性介质进行干扰,避免出现专利上方的湿性介质变得很稀薄进而出现气泡。该方案虽然在移动程度上能够对湿性介质进行干扰,但是实际上转子上方出现凹陷并不只是湿性介质离心产生的,转子工作过程中,湿性介质的流动不但会旋转,同时在转子周边会出现滚动,因为湿性介质是从转子的上方进入,然后在被剪切过程中向四周喷出,在搅拌桶内就相当于在底部出现了一个排液口,湿性介质不停的通过中间进入转子,然后向四周排出,排向四周的湿性介质向上又重新流动到转子的上方,一次不停的滚动,进而在中心出现漩涡,因此单纯通过阻流横梁干扰湿性介质的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克服湿性介质在转子外圆周上下滚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层乳化机,可以对转动组件产生的离心力进行干扰,避免出现凹陷漩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搅拌桶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在搅拌桶的底板上,在定子内转动配合有转子,该转子由搅拌桶下方的电机带动,搅拌桶的顶板设有进料孔,搅拌桶的底板设有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搅拌桶内竖直设有若干阻流板,阻流板均布设置在转动组件的外圆周,阻流板的上端部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阻流板的下端部与顶板的上端面固定,在阻流板的外圆周均布有若干扰流板,扰流板竖直设置,扰流板的上下分别设有转轴,扰流板下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底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顶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贯穿搅拌桶的顶板,在搅拌桶顶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分别同轴固定在扰流板上端的转轴,在搅拌桶的顶板上端面的中部转动设有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分别与行星齿轮啮合,该太阳齿轮由电机带动。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转动组件带动的湿性介质流动方向是自转动组件上方向下流动,接着向四周喷射,流向转动组件的四周后,湿性介质向上流动到转动组件上方,以此进行滚动流动。本方案设置了阻流板相当于将搅拌桶分割成了内外两层空间,内空间湿性介质向下流动,外层空间湿性介质向上流动,因此阻流板间隔分布的设置将对湿性介质的内外交流造成干扰,同时又不会完全隔断内外湿性介质的流动。由于阻流板的存在,湿性介质的外圆周流动被切割,湿性介质的外圆周也同样会受到干扰。因此可以同时对实行介质的圆周流动和内外滚动进行干扰。由于内层空间有转动组件,外层空间没有转动组件,因此相对来说外层空间湿性介质流动速度会慢一些,因此设置扰流板在外层空间,进而将外层空间的实行介质进行扰动,进而加强湿性介质的流动,同时其扰动能够加强湿性介质的混合,对转动组件产生的离心力进行干扰,进一步破坏产生凹陷漩涡的条件。进一步,阻流板上设有若干泄流孔,便于内外湿性介质的流动,同时将流动过程的湿性介质打散。进一步,泄流孔自上向下孔径逐渐变小,使得下侧的湿性介质相对上侧的湿性介质更难向另一侧流动,保证转动组件上方能够有湿性介质快速到位,避免产生凹陷漩涡。进一步,在转动组件外圆周的底板上固定有加强底板,阻流板的下端固定在加强底板上,扰流板的下端与加强底板转动配合,由于下方转动组件的存在,将有更大的流动冲击力,加强底板能够提高下方的整体强度。进一步,阻流板和扰流板的数量相同,阻流板与扰流板所在圆弧错位分布,错位分布可以便于扰流板对通过阻流板间隙流动的湿性介质进行扰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扰流板与行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搅拌桶,2-扰流板,3-阻流板,4-转子,5-定子,6-加强底板,7-电机,8-太阳齿轮,9-行星齿轮,10-泄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搅拌桶1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定子5和转子4,定子5固定在搅拌桶1的底板上,定子5与搅拌桶1的底板相对固定不动。在定子5内转动配合有转子4,该转子4由搅拌桶1下方的电机7带动,转子4在定子5内侧转动,进而形成剪切力,将湿性介质变得细微化和乳状化。搅拌桶1的顶板设有进料孔,搅拌桶1的底板设有出料孔,需要进行乳化的湿性介质从进料孔进入搅拌桶1内,然后从出料孔排出。以上皆为现有技术。故不作详述。结合图2所示,搅拌桶1内竖直设有若干阻流板3,如图4所示,阻流板3上设有若干泄流孔10,泄流孔10自上向下孔径逐渐变小,阻流板3均布设置在转动组件的外圆周,阻流板3的上端部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阻流板3的下端部与顶板的上端面固定,即阻流板3间隔形成了一个圆环,该圆环将搅拌桶1分割呈了内外空间,在阻流板3的外圆周均布有若干扰流板2,扰流板2竖直设置,由于阻流板3的存在,外层空间的湿性介质流动速度将会降低,因此采用扰流板2可以让外层空间的湿性介质一起快速流动。阻流板3和扰流板2的数量相同,阻流板3与扰流板2所在圆弧错位分布,可以使得每一个阻流板3的间隙都有扰流板2对应扰动。扰流板2的上下分别设有转轴,扰流板2下端的转轴与搅拌桶1的底板转动配合,扰流板2上端的转轴与搅拌桶1的顶板转动配合,扰流板2上端的转轴贯穿搅拌桶1的顶板,扰流板2可以在进行转动,一方面可以加快外层空间的湿性介质的流动,另一方面可以对转动组件产生的离心力进行干扰防止出现凹陷漩涡。如图3所示,在搅拌桶1顶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行星齿轮9,该行星齿轮9分别同轴固定在扰流板2上端的转轴,在搅拌桶1的顶板上端面的中部转动设有太阳齿轮8,该太阳齿轮8分别与行星齿轮9啮合,该太阳齿轮8由电机7带动,通过电机7带动太阳齿轮8,太阳齿轮8与所有行星齿轮9都有捏合,因此太阳齿轮8可以通过行星齿轮9带动扰流板2转动,扰流板2一方面可以不断转动进行扰流,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方向进行导流,进而干扰湿性介质的流动。在转动组件外圆周的底板上固定有加强底板6,阻流板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层乳化机

【技术保护点】
双层乳化机,包括搅拌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搅拌桶的底板上,在定子内转动配合有转子,该转子由搅拌桶下方的电机带动,搅拌桶的顶板设有进料孔,搅拌桶的底板设有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内竖直设有若干阻流板,所述阻流板均布设置在转动组件的外圆周,阻流板的上端部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阻流板的下端部与顶板的上端面固定,在阻流板的外圆周均布有若干扰流板,扰流板竖直设置,扰流板的上下分别设有转轴,扰流板下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底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顶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贯穿搅拌桶的顶板,在搅拌桶顶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分别同轴固定在扰流板上端的转轴,在搅拌桶的顶板上端面的中部转动设有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分别与行星齿轮啮合,该太阳齿轮由电机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乳化机,包括搅拌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搅拌桶的底板上,在定子内转动配合有转子,该转子由搅拌桶下方的电机带动,搅拌桶的顶板设有进料孔,搅拌桶的底板设有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内竖直设有若干阻流板,所述阻流板均布设置在转动组件的外圆周,阻流板的上端部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阻流板的下端部与顶板的上端面固定,在阻流板的外圆周均布有若干扰流板,扰流板竖直设置,扰流板的上下分别设有转轴,扰流板下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底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与搅拌桶的顶板转动配合,扰流板上端的转轴贯穿搅拌桶的顶板,在搅拌桶顶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林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鸣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