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晶合金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铈基非晶态金属塑料。
技术介绍
非晶态聚合物具有强的玻璃形成能力、较低的玻璃转变温度(Tg),及具有比通常的金属玻璃更宽的过冷液相区(ΔTx),因而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可将其热塑性特性应用于模制和压制方式的生产中。事实上,自上世纪40年代化学家专利技术了热塑性塑料以来,塑料成为第二次材料工业革命的基础,尽管它的强度只有钢的五十分之一,但工厂用一个模子就能生产出许多个同样的部件,这使得塑料产品以绝对的价格优势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人类的生活方方面面,塑料无所不在。上世纪60年代初,人类专利技术了非晶态的合金,也称之为金属玻璃。金属玻璃具有许多聚合物类玻璃所没有的力学、电学和磁学、化学等性能。对于已经形成的非晶合金,被重新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时,非晶合金在晶化前存在一个不发生晶化的温度区,称为过冷液相区。一般来说,过冷液相区越宽,非晶合金的超塑性加工能力越强。对于具有良好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人们期望在时间-温度-转变(TTT)图上的晶化曲线向右,即向更长的时间方向移动。非晶合金抗晶化的能力与合金从熔态冷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铈基非晶态金属塑料,是以铈为主要成分,其组成可用如下公式表示:Ce↓[a]Al↓[b]M↓[c]其中55≤a≤75,5≤b≤25,10≤c≤25,且满足a+b+c=100;所述的M可以是Co、Cu和Ni三种元素中 的任何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赵德乾,潘明祥,汪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