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及空调能耗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782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空调能耗、室内外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室内外相对湿度和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据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计算围护结构能耗;据建筑空调能耗、围护结构能耗计算新风内扰总能耗;据新风内扰总能耗、室内外干球温度、室内外相对湿度、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计算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的人均新风量、人员数和照明及设备使用系数;据人均新风量、人员数和照明及设备使用系数,确定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还包括利用将建立的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进行预测的既有建筑空调能耗预测方法。用本模型预测得到的空调负荷更接近建筑物的实际空调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及空调能耗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更具体地,涉及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及空调能耗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研究,在建筑空调能耗预测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方法:一类是根据假设的建筑本体热物理模型创建建筑空调用能的模型;进一步假设包括气象参数、房间内扰的照明及设备运行、人员活动以及新风状况等室内外环境参数等获得能耗数据。但无论是在建筑本体、气象参数,还是在房间内扰的照明及设备运行、人员活动以及新风状况等都是基于假设的理论数据、设计工况,这些数据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离,从而造成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空调能耗有较大的偏离。还有一类是基于实际数据,通过数学的方法,识别得到一个能够较好与实际空调能耗数据一致的计算模型,但该方法属于“黑盒模型”,在应用中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体现建筑的基本热过程,也难以说明各部分能耗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及既有建筑空调能耗预测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及空调能耗预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建筑空调能耗、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和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根据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和第一预设关系,计算围护结构能耗;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和围护结构能耗的关系;根据所述建筑空调能耗、围护结构能耗和第二预设关系,计算新风内扰总能耗;所述第二预设关系为建筑空调能耗、围护结构能耗和新风内扰总能耗的关系;根据所述新风内扰总能耗、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第三预设关系,计算既有建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建筑空调能耗、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和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根据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和第一预设关系,计算围护结构能耗;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和围护结构能耗的关系;根据所述建筑空调能耗、围护结构能耗和第二预设关系,计算新风内扰总能耗;所述第二预设关系为建筑空调能耗、围护结构能耗和新风内扰总能耗的关系;根据所述新风内扰总能耗、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第三预设关系,计算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的人均新风量、人员数和照明及设备使用系数;所述第三预设关系为新风内扰总能耗与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的关系;根据所述人均新风量、人员数和照明及设备使用系数,确定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和第一预设关系,计算围护结构能耗,包括:根据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太阳辐射量和第一预设关系,通过公式(一)计算围护结构能耗u=(Q围护结构T室外干球温度Q太阳辐射)T其中,C为常数矩阵,反映多个节点在单位温度变化下的蓄热能力,所述多个节点包括对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空间离散形成的室内节点和各个墙面单元节点;T为多个节点的温度组成的矩阵,室内节点的温度为室内干球温度;A为常数矩阵,表示各相邻节点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热流流动关系;为所述多个节点的温度对时间微分组成的矩阵;B为常数矩阵,反映热扰与每个节点的温度作用情况的关系;Q围护结构为围护结构能耗;T室外干球温度为室外干球温度;Q太阳辐射为太阳辐射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建筑空调能耗、围护结构能耗和第二预设关系,计算新风内扰总能耗,包括:根据所述建筑空调能耗、围护结构能耗和第二预设关系,通过公式(二)计算新风内扰总能耗Q建=Q围护结构+Q新风内扰(二)其中,Q建为建筑空调能耗,Q围护结构为围护结构能耗,Q新风内扰为新风内扰总能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新风内扰总能耗、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第三预设关系,计算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的人均新风量、人员数和照明及设备使用系数,包括:根据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计算单位体积新风能耗;根据所述建筑内各个发热设备的额定功率,计算建筑照明及发热设备显热可形成的最大能耗;根据所述新风内扰总能耗、单位体积新风能耗和建筑照明及发热设备显热可形成的最大能耗,计算既有建筑空调用能模型的人均新风量、人员数和照明及设备使用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室内干球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计算单位体积新风能耗,包括:根据所述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胡泽宽林惠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