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65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面板,所述面板上镶嵌多个按钮,所述面板的内侧设置弹性卡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单元和蜂鸣器,所述电路板通过线束与防水插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安装与拆卸方便的优点,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或纯电动车的市场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换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挡位控制器为换挡杆式的挡位控制器,在手动变速箱中,挡位控制器挡位多,换挡复杂。在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机构中,换挡杆式挡位控制器比较普遍。采取的多为多个挡位换挡杆式结构。此类换挡杆式结构的换挡器在从布置空间上来看占用空间较大。在从生产上来看,换挡杆式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安装不方便。从使用便利性上来看,传统的换挡器使用复杂,驾驶员操作易疲劳。在自动挡与新能源车中,容易将前进挡与倒车挡挂错,造成交通事故。在控制方式上来看,挡位控制器主要为机械传动控制信号输出给整车,用线控制输出不同的高低压电平的方式,把挡位信息发送给整车。但是这两种方式结构较复杂。在纯电动车市场上,由于纯电车多采用直驱系统,机构简单,所以,需要一款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成本低的挡位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更加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或纯电动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面板,所述面板上镶嵌多个按钮,所述面板的内侧设置弹性卡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单元和蜂鸣器,所述电路板通过线束与防水插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包括电源线、地线、CANH线、CANL线、屏蔽线。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线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置防反接保护电路。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为ABS工程塑料,表面覆有皮纹。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插件通过汽车总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按钮为透光的薄壳结构,所述按钮的中心设置油墨丝印的字母标识,所述按钮的内部设置状态指示灯。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逻辑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置弹性卡扣,只需要在副仪表台开孔就可以安装,从而方便安装与拆卸,提高生产效率,利于售后维修。2、本专利技术仅设置电源线、地线、CANH线、CANL线、屏蔽线,减少多余的线束,与整车控制器的针脚配合,保证了控制信号传输的安全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设置防反接保护电路,以保证不会因为线束接错而导致挡位控制器烧坏。4、本专利技术简化了操作,结构更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尽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面板2,所述面板上镶嵌四个按钮3,所述面板的内侧设置至少两个弹性卡扣4,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单元和蜂鸣器,所述电路板通过线束5与防水插件6连接。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四个按钮3为透光的薄壳结构,所述按钮的内部设置状态指示灯。所述四个按钮的中心设置油墨丝印的字母标识7,分别为D(绿色)、N(红色)、R(蓝色)、L(黄色),用于透过状态指示灯的光线,所述字母标识的高度为9毫米。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2采用黑色ABS工程塑料,表面覆有皮纹。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2的内侧设置弹性卡扣4,只需要在副仪表台开孔就可以安装,从而方便安装与拆卸,提高生产效率。从售后方面来看,挡位控制器易拆卸,方便售后维修。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线束5的输出端连接防水插件6,置于挡位控制器的后部,所述防水插件通过汽车总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线束包括电源线、地线、CANH线、CANL线、屏蔽线,减少了多余的线束,与整车控制器的针脚配合,保证了控制信号传输的安全稳定性。工作电压:额定DC24V,能在DC6V~32V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所述电源线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置防反接保护电路,以保证不会因为线束接错而导致挡位控制器烧坏。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D挡、N挡、R挡、L挡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尺寸一样。挡位控制器内部有电路板、处理单元和蜂鸣器,将驾驶员操作按钮信息经处理转化为报文后通过汽车总线发送给整车控制器,同时点亮挡位按钮状态指示灯。如果按错,处理单元发出指令,传输电信号给蜂鸣器,蜂鸣器报警同时状态指示灯闪烁。在本实施例中,挡位控制方式为汽车总线控类型,通过汽车总线把按钮信号发出给整车控制器,汽车总线协议中定义了id地址与传输信息(符合J1939通讯协议标准),将挡位控制器面板中的挡位信息与故障信息传输给整车控制器。以保证挡位控制器的运行,通过汽车总线传递挡位信息的方式,大大简化了挡位控制器的操作与减少了结构空间。在产品按钮功能中,按钮采用凹凸设计提高驾驶员按键辨识度。同时,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逻辑控制电路。设计了如下逻辑,以保证避免驾驶员错按挡位导致交通事故发生。1:N挡有效时,D挡或R挡或L挡可触发有效;D挡有效时,N挡或L挡可触发有效,R挡无效;3.R挡有效时,N挡可触发有效,D挡与L挡无效;L挡有效时,N挡与D挡可触发有效,R挡无效。如果出现误操作,会有声光提醒。例如按完D挡后再按R挡,则背光闪烁三次并且蜂鸣三声,表示不允许此操作。通电后默认为N挡有效,同时N挡背光点亮。在控制逻辑中L挡位为低速挡,低速挡位整车扭矩增大,适用于爬坡等复杂工况,在D挡的模式下,整车为经济模式。在此挡位控制器控制下,整车的模式转化轻松便捷。从外观上与用户使用感受上来看,按键式的挡位控制器比较有未来感,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定位。逻辑控制电路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范畴,此处不做详细描述。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换,与实施例一相同的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照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应作为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四个按钮按竖直方向排列。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而非限制,虽然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相关范围,其均落入本专利技术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面板,所述面板上镶嵌多个按钮,所述面板的内侧设置弹性卡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单元和蜂鸣器,所述电路板通过线束与防水插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面板,所述面板上镶嵌多个按钮,所述面板的内侧设置弹性卡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单元和蜂鸣器,所述电路板通过线束与防水插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电源线、地线、CANH线、CANL线、屏蔽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挡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置防反接保护电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宇杰易文武李金河黄秋香张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宜春客车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