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047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包括依次用管道连接的脱水处理器、预热器、电磁反应釜、气相反应塔、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和净化器,还包括固定底座、加热分配器和智能温控装置;电磁反应釜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电磁反应釜外部设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反应釜外部和电磁感应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棉,电磁反应釜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温控装置电联接,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加热分配器电联接,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还设有排渣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没有‘三废’产生,安全性好,生产的油品可以达到深层次的脱硫、脱胶质、除杂质和脱臭味异味,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炼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快速的增长,企业工业化生产的机械设备和机动车辆数量大量增加,每年产生大量的废机油,处理不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生态环境;以前遍及全国的小炼油因技术工艺落后,造成在实际生产中严重环境污染,易于引起火灾和爆炸,简单的热裂解工艺技术导致成品油品质差,生产过程排放污染严重,次品油混入市场市场导致车辆损坏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对废机油、废柴油等进行处理并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系统和工艺。专利CN203518194U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油再生生产线的套管内螺旋电磁加热器,该专利于它由空心导向螺杆(1)、桶体外管(2)和电磁感应加热器(3)组成,桶体外管(2)上设有进口(2-1)和出口(2-2),空心导向螺杆(1)安装在桶体外管(2)内,空心导向螺杆(1)与桶体外管(2)之间形成螺旋流道,电磁感应加热器(3)的感应线圈安装在桶体外管(2)上。该技术优点是:本技术占地小、无污染,节电30%以上能耗底,投资小,操作简单,控制精度高。但是该专利不能实现“三无”排放,对于环境保护还达不到要求,特别需要一种能够实现“三无”排放的新型设备和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包括依次用管道连接的脱水处理器、预热器、电磁反应釜、气相反应塔、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和净化器,还包括固定底座、加热分配器和智能温控装置;所述电磁反应釜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电磁反应釜外部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反应釜外部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棉,所述电磁反应釜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温控装置电联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加热分配器电联接。优选地,所述电磁反应釜内底部设有液相催化剂,所述液相催化剂用陶瓷载体的形式固定在所述电磁反应釜内底部。优选地,所述气相反应塔内设有气相催化剂。优选地,所述的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还设有排渣系统,所述排渣系统包括抽吸阀门、抽吸泵和二次回炼反应釜,所述抽吸阀门安装在所述电磁反应釜底部,所述抽吸阀门、抽吸泵和二次回炼反应釜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还设有废水处理器,所述废水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脱水处理器和油水分离器管道连接。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自动化电磁加热技术处理废机油、废柴油,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能源,生产能耗低,转化率高,实现无“三废”排放,即无废气、无废水和无废渣排放;(2)智能自动控制温度上升和实时监控温度变化,实现精确控制,精准稳定加热,在有效提高炼油品质的同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3)通过高温、多级催化反应吸收,生产出来的油品内部达到深层次脱硫、脱胶、除杂质和脱臭味异味;(4)提高炼油的品质和产出率(出油率在90%以上)同时节约用电,节能率达40%,最高达60%;(5)自动化生产,无需多余的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脱水处理器10;预热器20;电磁反应釜30;电磁感应线圈31;液相催化剂32;固定底座33;温度传感器34;加热分配器35;智能温控装置36;气相反应塔40;气相催化剂41;冷凝器50;油水分离器60;净化器70;二次回炼反应釜80;抽吸泵81;抽吸阀门82;废水处理器9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的示意图,包括依次用管道连接的脱水处理器10、预热器20、电磁反应釜30、气相反应塔40、冷凝器50、油水分离器60和净化器70,还包括固定底座33、加热分配器35和智能温控装置36;通过预热器20将废机油除杂脱水后,再进入电磁反应釜30;废机油经催化、汽化成柴油后,进入气相反应塔40进一步催化,后经油水分离器60分离水分,再通过净化器70净化,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基础油;加料采用自动化设备,操作容易。进一步的,电磁反应釜30安装在固定底座33上,电磁反应釜30外部设有电磁感应线圈31,电磁反应釜30外部和电磁感应线圈31之间设有绝缘棉(未图示),电磁反应釜30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34,温度传感器34与智能温控装置36电联接,电磁感应线圈31与加热分配器35电联接;本技术的电磁反应釜30外设有电磁感应线圈31中间加入绝缘棉(未图示),可以隔热保温,电磁反应釜30内形成高能量的中频磁场,在磁场中形成涡流,促使金属的电磁反应釜30的温度迅速上升,很快达到所需的反应温度,从而加速物料快速融化,而且加热无死角;本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结合先进的变频技术,在工作运转时不释放任何有害气体,完全无火、无烟、无噪声、无燃料废渣排放;采用扫频式软启动,启动成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电磁感应线圈31中间加入绝缘棉(未图示),系统本身向外部热辐射温度接近环保温度,只有60-70℃以下,周围温度低,作业环境好,人体完全可以触摸,明显降低车间的温度和能耗。本技术还设有智能温控装置36和加热分配器35,通过智能控制进行逻辑运算,合理分配加热分区,精准设计加热温度,实时监控电磁反应釜30内的加热温度,对加热最高温进行控制,保证安全生产。进一步地,电磁反应釜30内底部设有液相催化剂32,液相催化剂32用陶瓷载体的形式固定在电磁反应釜30内底部。进一步地,气相反应塔40内设有气相催化剂41。通过高温、多级催化工艺,使油品内部深层次的脱硫、脱胶质、除杂质和脱臭味异味,较好地解决了普通炼油技术中直馏热裂解催化不彻底、含硫高、易氧化、杂质多、胶质多、油色重、臭味异味浓等炼油的关键问题,使炼出的油品一次性达到色浅清澈透亮、无异味。进一步地,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还设有排渣系统,排渣系统包括二次回炼反应釜80、抽吸泵81和抽吸阀门82,抽吸阀门82安装在电磁反应釜30底部,抽吸阀门82、抽吸泵81和二次回炼反应釜80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排渣系统自动排渣;将电磁反应釜30产生的废渣抽出进行二次回炼反应处理,最后生成炭黑(可重新回收利用)。进一步地,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还设有废水处理器90,废水处理器90分别与脱水处理器10和油水分离器60管道连接,将脱水处理和油水分离出来的废水经过废水处理器90二次处理达标后排放。整个提炼工艺流程过程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真正达到了没有“三废”产生,即无废气、无废水、无废渣,达到清洁、环保、绿色生产。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生产的成品经过检测有如表1的检测指标:表1:成品油检测指标(以上的检测结果是调柴油较理想的原料油,简称为柴油)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的进步:(1)自动化电磁加热技术处理废机油、废柴油,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能源,生产能耗低,转化率高,实现无“三废”排放,即无废气、无废水和无废渣排放;(2)智能自动控制温度上升和实时监控温度变化,实现精确控制,精准稳定加热,在有效提高炼油品质的同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3)通过高温、多级催化反应吸收,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用管道连接的脱水处理器、预热器、电磁反应釜、气相反应塔、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和净化器,还包括固定底座、加热分配器和智能温控装置;所述电磁反应釜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电磁反应釜外部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反应釜外部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棉,所述电磁反应釜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温控装置电联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加热分配器电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用管道连接的脱水处理器、预热器、电磁反应釜、气相反应塔、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和净化器,还包括固定底座、加热分配器和智能温控装置;所述电磁反应釜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电磁反应釜外部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反应釜外部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棉,所述电磁反应釜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温控装置电联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加热分配器电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处理废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反应釜内底部设有液相催化剂,所述液相催化剂用陶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明李光栋詹毅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巨澜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