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46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模块四、第一梯形板肋、第二梯形板肋、第一梯形凹槽、第二梯形凹槽、陶粒混凝土墙体、预埋方形钢板、钢板螺栓孔、弧形螺栓孔、矩形槽和弧形螺栓,梯形板肋与梯形凹槽相互嵌合,横墙与纵墙弧形螺栓孔相对应,可配合弧形螺栓插入,插入后用螺帽拧紧,安装完成后,连接缝隙处用建筑防水胶或水泥砂浆密封,凹槽处用水泥砂浆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材料轻质,缩短工时,降低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各种用来做内隔墙的预制板材,其中以点焊冷拔钢丝网片做为抗拉材料,以水泥珍珠岩废渣灰浆作为表层,以陶粒作为骨料,再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做胶结材,并辅以少量珍珠岩炉渣粉做填充料制作的隔墙板,是一种新型材料板材,其强度高,隔声好,而且在板面上可安装吊柜等物体,安装可靠,但是原有的板材在板材安装上存在一定缺点,影响了应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及其安装方法,主要为了开发一种整体性好、传力明确、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和施工方便的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能够有效的解决安装复杂、运输困难、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材料浪费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包括模块一(1)、模块二(2)、模块三(3)、模块四(4)、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矩形槽(13)和弧形螺栓(14);模块一(1)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二(2)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模块三(3)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四(4)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第一梯形板肋(5)与第一梯形凹槽(7)配合嵌入连接,也可与两个相邻的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第二梯形板肋(6)与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连接,横墙与纵墙的弧形螺栓孔(12)相对应,可配合弧形螺栓(14)插入。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梯形凹槽(7)和第二梯形凹槽(8)的尺寸分别与第一梯形板肋(5)和第二梯形板肋(6)的尺寸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钢板螺栓孔(11)位于预埋方形钢板中央,孔径大小根据实际要求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螺栓孔(12)两端与钢板螺栓孔(11)相对应,半径为80mm,弧形螺栓孔(12)近似为1/4圆。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墙与纵墙弧形螺栓孔(12)相对应,组合为近似半圆的螺栓孔,可配合弧形螺栓(14)插入,插入后用螺帽拧紧。进一步地,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模块一(1)置于前侧内隔墙的四角处,长为300mm,高为200mm,厚为80mm,与后侧内隔墙模块四(4)搭接面积为模块一(1)的一半;B.将模块二(2)置于前侧内隔墙上下边处,长为600mm,高为200mm,厚为80mm,与后侧内隔墙模块四(4)搭接面积为模块二(2)的一半;C.将模块三(3)置于前侧内隔墙左右边处,长为300mm,高为400mm,厚为80mm,与后侧内隔墙模块四(4)搭接面积为模块三(3)的一半;D.将模块四(4)置于前侧内隔墙中间与整片后侧内隔墙,长为600mm,高为400mm,厚为80mm,前侧内隔墙模块四(4)与后侧内隔墙模块四(4)搭接面积为模块四(4)的1/4;E.第一梯形板肋(5)为等腰梯形,长边长120mm,短边长80mm,垂线长80mm;F.第二梯形板肋(6)为直角梯形,长边长60mm,短边长40mm,垂线长80mm;G.模块一(1)和模块三(3)在各自横纵方向的两个截面的陶粒混凝土墙体(9)上分别预留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竖向中线与模块边最短垂直距离为80mm,高度与模块高一致,宽为40mm,深为20mm;H.预埋方形钢板(10)位于矩形凹槽(13)正面上,长宽均为40mm,在模块一(1)的两个矩形凹槽(13)中,各沿模块高度方向居中布置一块预埋方形钢板(10),在模块三(3)的两个矩形凹槽(13)中,各沿模块高度方向在两个三分点处布置两块预埋方形钢板(10),即每个三分点处各布置一块预埋方形钢板(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材料轻质,缩短工时,降低造价;整体性好、传力明确、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能够有效的解决安装复杂、运输困难、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材料浪费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连接立面示意图。图2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各模块俯视图示意图。图3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各模块立面示意图。图4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后侧内隔墙模块四与前侧内隔墙模块一搭接立面示意图。图5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后侧内隔墙模块四与前侧内隔墙模块二搭接立面示意图。图6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后侧内隔墙模块四与前侧内隔墙模块三搭接立面示意图。图7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后侧内隔墙模块四与前侧内隔墙模块四搭接立面示意图。图8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俯视图示意图。图9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连接俯视图示意图。图中,1为模块一;2为模块二;3为模块三;4为模块四;5为第一梯形板肋;6为第二梯形板肋;7为第一梯形凹槽;8为第二梯形凹槽;9为陶粒混凝土墙体;10为预埋方形钢板;11为钢板螺栓孔;12为弧形螺栓孔;13为矩形槽;14为弧形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模块一(1)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二(2)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模块三(3)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四(4)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第一梯形板肋(5)与第一梯形凹槽(7)配合嵌入连接,也可与两个相邻的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第二梯形板肋(6)与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连接,横墙与纵墙的弧形螺栓孔(12)相对应,可配合弧形螺栓(14)插入;所述的第一梯形凹槽(7)和第二梯形凹槽(8)的尺寸分别与第一梯形板肋(5)和第二梯形板肋(6)的尺寸相同;所述的钢板螺栓孔(11)位于预埋方形钢板中央,孔径大小根据实际要求而设置;所述的弧形螺栓孔(12)两端与钢板螺栓孔(11)相对应,半径为80mm,弧形螺栓孔(12)近似为1/4圆。如图9所示,所述的横墙与纵墙弧形螺栓孔(12)相对应,组合为近似半圆的螺栓孔,可配合弧形螺栓(14)插入,插入后用螺帽拧紧。如图3~8所示,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模块一(1)置于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包括模块一(1)、模块二(2)、模块三(3)、模块四(4)、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矩形槽(13)和弧形螺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一(1)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二(2)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模块三(3)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四(4)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第一梯形板肋(5)与第一梯形凹槽(7)配合嵌入连接,也可与两个相邻的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第二梯形板肋(6)与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连接,横墙与纵墙的弧形螺栓孔(12)相对应,可配合弧形螺栓(14)插入。...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包括模块一(1)、模块二(2)、模块三(3)、模块四(4)、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矩形槽(13)和弧形螺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一(1)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二(2)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模块三(3)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二梯形板肋(6)、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陶粒混凝土墙体(9)、预埋方形钢板(10)、钢板螺栓孔(11)、弧形螺栓孔(12)和矩形槽(13);所述的模块四(4)包括第一梯形板肋(5)、第一梯形凹槽(7)、第二梯形凹槽(8)和陶粒混凝土墙体(9);所述的第一梯形板肋(5)与第一梯形凹槽(7)配合嵌入连接,也可与两个相邻的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第二梯形板肋(6)与第二梯形凹槽(8)配合嵌入连接,横墙与纵墙的弧形螺栓孔(12)相对应,可配合弧形螺栓(14)插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梯形凹槽(7)和第二梯形凹槽(8)的尺寸分别与第一梯形板肋(5)和第二梯形板肋(6)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螺栓孔(11)位于预埋方形钢板中央,孔径大小根据实际要求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螺栓孔(12)两端与钢板螺栓孔(11)相对应,半径为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献田瑶张延年回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